作文春節800字
一篇成功的作文需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和目的,所有內容都應該圍繞這個主題和目的展開,從而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表達。寫好作文春節800字不是那么簡單,下面給大家分享作文春節800字,供大家參考。
作文春節800字篇1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也有許多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等,其中我最喜歡過春節了!
春節也叫過年。傳說每年除夕夜里,有個叫“年”的怪獸常常出沒害人 。我們的祖先曾和“年”斗爭多年,知道“年”怕三樣東西:紅色、火光、響聲。在冬天的夜里,人們在門上貼春聯,在門口燒火堆、竹子,終于趕走了“年”。于是,現在人便有了貼春聯、放鞭炮、守歲、發紅包等習俗。
在春節的前十天(包括除夕),爸爸媽媽就開始買年貨了。更重要的是:家里還要大掃除!爸爸把舊春聯撕下來,貼上新春聯。媽媽忙著掃地、拖地,我則整理東西。一天天過去了,除夕到了。在這天夜里,我們一直沒有睡覺。爸爸出去了,我問媽媽爸爸去干什么,媽媽微笑著說:“爸爸出去放鞭炮嚇‘年’怪獸啊。”“哦。”十二點到了,外面“劈里啪啦”響成一片,“春晚”也快要結束了。我又問媽媽為什么不睡覺,媽媽說這叫“守歲”。
第二天,人們互相道喜我對父母說:“爸爸媽媽新年好!”“好!”爸爸媽媽邊說邊給我發紅包。然后,我們收拾了一下,便向小姨家出發了。
哇,好多人!“小姨新年好!”“外公新年好!”……。“你們出去玩吧!”小姨說。我和表哥一下子就沖了出去。“你的衣服好漂亮!”“當然,這是新的!”我說。過了一會兒,表哥說:“喂,好像要發紅包了!”我倆又趕緊往家跑。果然,我們都得到了紅包。
到了晚上,大家坐在一起吃團年飯,飯桌上擺滿了美味佳肴:有金黃的炸肉圓,有翠綠的青菜,有新鮮的筍芽……,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條鱖魚,它代表“年年有余”。但在大家還未吃時,樓下突然傳來了鞭炮聲,大家一聽到鞭炮聲,就立刻吃起飯來……。
飯吃完了,我們又出去放煙花。不知是誰點的火,天空中出現了朵朵美麗的“大花”。有的像一朵怒放的菊花,有的像一只飛翔的小鳥……。把朦朧的夜空裝扮得更加奇妙了!
春節的夜空,奇特的習俗與傳說,都讓人感到親切。在春節,每個人都喜氣洋洋,我真希望每天都像過春節一樣快快樂樂!
作文春節800字篇2
爆竹聲聲辭舊歲,瑞雪紛紛迎新年。度過了寒冷的嚴冬,我們又迎來了陽光明媚的陽春三月。今年的大年三十,新年之際,讓我感受到了春的氣息,感受到了春的溫暖。
快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在忙忙碌碌的打掃衛生,籌備年貨,我們家也不例外。在過春節前,我和媽媽在家里認認真真的打掃衛生,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一塵不染;把家里打扮得既漂亮,又干凈。
快過新年了,家家戶戶貼對聯,貼年畫,貼窗花,這都是寄托人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今天,我也饒有興趣地將春聯貼在窗戶的旁邊。
除夕到了,夜幕來臨了,家家戶戶喜氣洋洋。我們的家鄉有一個習俗,吃年夜飯后,都要燃放煙花爆竹。
吃完年夜飯,天已經黑了。但大街小巷、馬路上卻燈火通明,道路兩旁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紅燈籠,時時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夜空中,不時傳來零零散散的煙花聲。大人、小孩在空曠的曠野上,興致勃勃的燃放著煙花,我也情不自禁的加入了他們的行列,沉浸在節日的快樂之中。
去年的除夕之夜,深藍的天空綴滿了閃爍的群星。然而,陽春三月的寒意依然濃濃,寒風不時地吹拂著我的臉龐。此時,我的心又飛向了一年一度的春節晚會。回到家,和親人們盡情的欣賞晚會帶來的歡樂,時時被精彩的節目所吸引,不時地激起陣陣的掌聲。
當新年的鐘聲響起,家家戶戶再次燃放起爆竹。五彩繽紛的焰火此起彼伏,在夜空中爭奇斗艷,好似仙女散花,把夜空點綴得五彩斑斕,格外妖嬈。震耳欲聾、持久不衰地爆竹祝福著新年的到來,在除夕之夜人們共享節日的歡樂。
是啊!在熱鬧的爆竹聲中,我們送走了難忘的舊歲。在溫馨快樂的今天,滿面笑容的人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年。窗外,是不變的星空,歲月卻悄然流逝,不知不覺我又長大了一歲。
在春節期間,大人小孩都盡情的享受著節日的快樂。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相互問候,相互祝福。
閃爍的星空,不時地放出燦爛的禮花,繽紛的夢想環繞著我們的祝福。真是難忘今宵,無論天涯海角,神州萬里同懷抱,共祝祖國美好的今天。
作文春節800字篇3
時間似流水匆匆而逝,轉眼,又是美好的一年接近尾聲。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在清脆的爆竹聲中,在大街小巷的一片沸騰聲中,春節來到了人間。
早晨,一陣陣此起彼伏的爆竹聲,把我從夢中驚醒,我以極快的速度洗漱完畢來到飯廳,桌子的一幕讓我大吃一驚,擺滿了琳瑯滿目的點心。過春節,就連早餐都這樣豐富!吃過早餐,我們一家人來到哥哥家拜年,我走進屋,一句“恭喜發財”得到了百元大鈔,一句話收獲了壓歲錢與祝福的話語,真是一舉兩得,我心里也樂得美滋滋的。
傍晚,我們去逛街,街上煥然一新,到處張燈結彩,路燈上面也掛滿了紅火的燈籠,街道兩旁的樹上吊著火紅的中國結,每個人都是笑臉盈盈,喜氣洋洋。春節的街道是這么漂亮!一進商店,我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爸爸給我買了鞭炮。一回到家,我就便同哥哥興匆匆來到樓頂上,我拿著香,不知從何下手,想去點,心里又害怕,不去點,又非常想玩,最終,抵擋不住煙花、爆竹對我的誘惑,我嘗試著為自己壯著膽,小心謹慎的拿著正在燃燒的鞭炮,不知朝哪里扔,眼看引線馬上要燃到盡頭,一慌神,閉著重眼睛使勁扔下了樓,這時,正巧一位叔叔從哪經過,我嚇壞了,把頭扭到一邊,用手緊緊蒙住眼睛,不敢朝下看,不想眼睜睜地看著悲劇的發生,可是過了許久都沒有動靜,咦!這是怎么回事呀!哥哥拍拍我的肩膀笑呵呵地說:“小鬼,睜開眼睛,并沒有什么發生。”我慢慢的睜眼一看下面,奇怪在地問:“那位叔叔的情況”“沒事,你剛才點的那個炮是壞的”哥哥講道,害我虛驚一場,用手直拍胸脯:嚇死我了,嚇死我了……“哧——噗”一聲巨響,一串煙花劃破了漆黑的夜空,五彩繽紛的煙花在空中綻放,炫目的焰火把天空照得絢麗多彩,夜幕上點綴著顆顆繁星再配上煙花做配飾,看上去真是美麗極了。
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在清脆的爆竹聲中,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人們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在夜空中放飛著來年美好的希望,五彩的煙花也映著孩子們的張張笑臉,多么幸福、多么迷人、多么難忘的春節啊!
作文春節800字篇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門框邊貼上一副春聯,迎吉避邪,辭舊迎新。所以,貼春聯也是逢年過節的一件特別有趣的事兒。
往年春節時,都是大人們來貼春聯的。今年的我,看著外婆早已買好的春聯,心中總是癢癢的。好不容易等到外婆要貼春聯的時候了。我一個箭步沖到外婆面前,對外婆說:“外婆,你的年紀大了,不適合爬上爬下。我已經長大了,讓我來貼春聯吧!”外婆用疑惑的眼神打量著我,問了一句:“你能行嗎?”我雖然沒有“實戰”經驗,但是這幾年我早把貼春聯的過程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了。所以我是胸有成竹,拍著胸脯說沒問題。
開始貼春聯了。我先用雙面膠在上聯的兩條長邊和兩條短邊分別粘好,下聯和橫批也是如此;第二步,將雙面膠的皮撕下來,注意這個細節:一定要輕輕的撕,不能太過用力,否則會被撕壞;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將春聯貼上墻。
在貼上墻之前要先找好位置,不然的話,會將春聯貼歪或貼錯位置。貼上去了!耶!成功啦!接下來最后一個步驟:貼“福”字,貼“福”字和春聯的方法差不多;只是要將“福”字倒過來貼。
你們知道嗎?這其中還有個傳說呢!傳說皇上朱元璋下令,過年全城都要在自家門上貼上“福”字,否則滿門抄斬。但是有位農民不識字,竟把“福”字給貼倒了。皇上大怒,剛要下令斬首,馬皇后說農民是在祝福皇上,希望皇上“福”到家了。皇上聽后大喜馬上下令放人,農民才幸免一死。從此,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故意把“福”字給貼倒了。一是為了吉利,二是為了紀念馬皇后。
我得意地看著我的杰作,上聯:一帆風順年年好,下聯:萬事如意步步高;橫批:福星高照,大門中間的大紅“福”到家了。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樣甜滋滋的。外婆還夸我貼得好極了!
貼春聯不僅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也讓我感受到了新聯換舊符的快樂!
作文春節800字篇5
我家的春節差不多就是從臘月三十開始的,這一天家家都是最忙的時候,非常少有人閑著無事。姐姐忙著洗衣服,換床單,我幫媽媽一起忙著擦玻璃,拖地板打掃衛生,以便在新的一年中顯示出新的氣象。當然了,對聯、窗花、日歷是必不可少的,打掃完衛生,家里一下子變的干凈整潔還漂亮。
三十這天,重要性僅次于洗衣服的應該算是做年夜飯了,大人在一邊忙活著洗菜切菜,包餃子,給我們做一桌豐盛的年夜飯而忙碌著,而我們卻蹦蹦跳跳,想盡辦法幫個忙,卻總插不上手,只有干著急罷了。我們的年夜飯和往年一樣依舊是雞鴨魚肉之類,但我白天中無事時吃盡了甜品,往往吃不了多少這些珍奇,只好隨便選幾樣來一品好壞,往往留下一大堆剩菜,讓勞動一番的爸爸媽媽目瞪口呆。可爸爸媽媽是不會說我的,因為剩菜剩飯此時此刻便成了年年有余的象征。
從四面八方趕回家來的一家人合合美美地吃完年夜飯,隨后便是我們的自由時間了,桌上擺好糖果、水果和各類糕點,想吃就吃。全家人喜氣洋洋,其中當屬我最歡喜,因為可以靠幾句甜言蜜語換得鼓鼓囊囊一大包壓歲錢。如果你問我們明天的愿望,應該就是多來點拜年的了。
除夕對于我來說應該是快樂的,但是守歲卻不是我能接受的,看完春節晚會,聽完倒計時的鐘聲,剛想閉上眼睛睡個好覺,窗外就“劈里啪啦”地響起了禮花聲,弄得人睡意全無,卻又筋疲力盡。
正月初一我睡到太陽升的老高才起床,匆匆吃完了早飯,找出我們新年的衣服,打扮整齊,和一家人一起去拜年。
湯圓一上市春節便接盡了尾聲。春節迎著人們的忙碌緩緩來臨,卻在無聲無息中遠去,留給人們的是深深的眷戀。無論春節那些日子是怎么度過的,每當想起它,我仍不禁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而感到驚嘆,驕傲和自豪,祝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祝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作文春節800字篇6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飯要葷素一起上。有冷葷、大件和清口菜。冷葷有冷燉豬、羊肉、冷燉雞、鴨。大件有:紅燒肉、扣肉、米粉肉、紅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羅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葷素睡覺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餃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還總是把餃子包成元寶形,在餃子中放進糖、銅錢、花生、棗、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著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銅錢意味著有錢花;吃到花生意味著長壽,因花生又名長生果,吃到棗和栗子的意味著早立子……
北京春節的習俗真有趣!
我的家鄉是九江,在過年的時候,可有很多特別的習俗呢!
過年前夕,家家戶戶掛滿了臘肉、臘魚和臘腸,像是在為人們提前宣告了新年的來臨,又像是在爭斗誰更有喜氣。在我家中,人人都在忙上忙下,有的忙去訂年貨,有的還在打掃衛生,還有的正在分配紅包,雖然累得滿頭大汗,但我們臉上的喜悅卻是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除夕來臨,街道上空無一人,家家燈火通明,鞭炮聲絡繹不絕,我家也不例外。家中,大人小孩正團聚在一起,手烘著溫暖的火,正愜意地吃著由“廚師”婆婆親自現做的可口飯菜。可為什么大家并沒有“大飽口福”呢?嘿!這你都不知道?當然是為了大吃幾碗“壓軸菜”——八寶飯啦!八寶飯俗稱我國的年夜飯,是由甜糯米和幾種干果拌成的飯,據說吃了這一年就萬事如意,一家子和和美美的。
飯后,便到了最令人激動的環節了,那就是——發紅包!我和弟弟妹妹忙去向大人獻殷勤,逗得爸爸媽媽直樂,大人們才給了我們“小費”,可“小費”也不是白拿的,還要幫大人們在門上貼上紅紅的對聯,這對聯也是我國過年時的著名傳統習俗之一,紅運來臨的象征。
初一初二的景象與除夕截然不同。街道上人來人往,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有句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咱們九江人也同樣好拜年這口。不管是刮風還是下雨,都要去別人家拜個年,說上幾句祝福,以示祝別人在新的一年里家道興旺。
作文春節800字篇7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中國最盛大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到了,家家戶戶辭舊迎新:大掃除、辦年貨、做年飯,大人們忙得不亦樂乎,提燈籠、穿新衣、領紅包,孩子樂得合不攏嘴,大街小巷都洋溢著濃濃的年味。
一大清早,我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告別美夢,懶洋洋地拖著還未蘇醒的身體向門外走去,門口的大紅燈籠喜氣洋洋地高高掛起,我馬上清醒了過來,開心得又蹦又跳;“過年嘍!過年嘍!”“然然,快幫爸爸遞一下漿糊!”只見爸爸踩在板凳上,分別把紅對聯貼在了門的兩側,最后還在門的正中間倒貼了一個“福”字,我歪著腦袋,覺得特別別扭:“爸爸,為什么福字要倒著貼呢?”爸爸一把抱起了我,在我的小臉蛋上親了一口說:“寶貝,因為福到了呀!”
貼好對聯,一陣油炸丸子的香味刺激著我的味蕾,我和爸爸徑直來到廚房,媽媽迎面擋住了我們:“surprise!”她的身后果真暗藏玄機,我迫不及待地拿起肉丸子便往嘴里送,媽媽興致勃勃地給我和爸爸介紹起來:“這道菜是紅燒鯉魚,代表年年有余;這道菜是金丸粉湯,代表團團圓圓;這道菜是麻辣龍蝦,代表鴻運當頭……”媽媽說得喜笑顏開,看著這一廚房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我的口水早就“飛流直下三千尺”了。
看春晚是我家春節的傳統,一家人圍坐在沙發上,有說有笑。終于等到我最喜歡的節目了,TFBOYS組合唱著青春洋溢的歌曲,跳著活力四射的舞蹈出場了,我和弟弟也有模有樣地站在電視機前又唱又跳,滑稽可笑的動作逗得爸爸媽媽捧腹大笑。不知不覺,隨著主持人的倒計時,新年的鐘聲準時敲響,黑暗的夜空瞬間五彩斑斕,煙花一簇簇地騰空而起,有的像滿天流星,有的像火花四濺,還有的像金花四撒……燦爛的煙花映襯著一家人喜悅的笑臉,依偎在爸爸媽媽身邊,我和弟弟感到幸福無比。
我家的春節是喜慶的、熱鬧的、幸福的……
作文春節800字篇8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每家每戶都會慶祝一番。有些民族還會搞一些活動來歡度新春佳節,比如舞龍舞獅、說書唱戲、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一到年關,大人小孩都忙乎開了,備年貨、掃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也樂乎!
貼春聯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或自己動手或請人代勞,把一年的收獲和來年的希望都寫進這小小的春聯里。同學們,說起春聯,還有一個故事呢!春聯,起源于桃符,它最早出現在周代,是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門板。據說,桃木有鎮鬼、驅邪的功能。因為世上的惡鬼都畏懼“神荼”、“郁壘”二神,所以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驅鬼辟邪。后來,人們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兩位神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驅惡。這種桃板就稱為“桃符”。在五代十國時期,開始有人在桃符上寫字。一次,蜀國的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學士在桃符板上寫字,因看不清學士們所寫的內容,孟昶索性自己書寫“年年約余慶,嘉年號長春”。由此產生了中國第一副春聯。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遠的游子也要趕回家跟家人團聚,吃上父母精心準備的年夜飯。舊時,人們把這叫做除夕守歲、熬年。這一頓飯要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看著春節聯歡晚會的精彩節目,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聽著窗外陣陣的爆竹聲,一家人享受著天倫之樂。這時候,小孩子最開心的是長輩會發壓歲錢。據說,在魏晉時期就有這個做法。壓歲錢也叫“押歲錢”、“壓祟錢”因為歲與祟是諧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使小孩們平平安安過年。過年了,少不了走親訪友。親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著豐盛的酒菜,互贈祝福,共謀發展大計。這一活動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后。
春節,不僅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樂,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我們國家的一種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種親情,一種對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