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與精神的追求作文
充饑的面包是物質的,而有品味的去欣賞生活則是精神的。
人生的境界離不開物質與精神。古人講:倉廩實而知禮節。“倉廩”就是物質的,“禮節”就是精神的。光追求吃喝、財富、物質的享受,生活是貧瘠的;而在物質的情況下,追求精神的、思想的、哲學的境界,才是豐富的高境界的生活。
正如材料中所說的“又能充饑又能品味”的生活,才是最高層次的生活,也就是物質與精神高度和諧與統一的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一個富家子弟,一個洋學生,物質可謂豐富也;一個金陵大學畢業,一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資格可謂出類拔萃也。但他——陶行知卻在農村曉莊辦起了學校,為平民的前途、未來、希望著想。他捧著一顆赤誠的心,把物質與財富貢獻出來,把身心貢獻出來,把思想貢獻出來,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的主張。人們看到了陶行知的偉大之所在——“人生為一件大事”而來。
為什么他沒有躺在物質的枷鎖下?為什么他沒有僅僅享受物質的奢華?因為境界,因為他理解人生的意義,因為精神可以超出生命的所在。
“面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前者是物質的,后者就是精神的。于是人們的生活就有了希望,有了寄托。
當我們看到世界級著名演員李連杰帶著上千萬元,自己租用飛機,走在了汶川地震的路上;當我們看到他不但帶來了壹基金的資助,還帶來了大量的帳篷、食品與棉被;當我們看到他脫掉名牌的服裝,一起奔走在救災的現場,作為一個普通的志愿者,去扎帳篷,去卸救災的物資,也與災民一起吃方便面。現在想想,還是他說的一句話對:“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是為富不仁。”
在這里,物質與精神有機的統一了起來。人們記住了李連杰,記住了他為災區忙碌的身影,這身影逐漸、逐漸高大起來了。
為精神而追求的實業家何其多也。幾乎每一所著名大學都有曾憲梓捐資興建的圖書館,幾乎每一次大災大難面前都有李嘉誠的捐獻,幾乎全國各地的每一個蔬菜大棚,都有山東壽光王樂義創造的技術。那集美大學,那希望小學,那北京的水立方,無不滲透著物質與精神的棲居。“大家的日子好了,才是我的夢”,這是物質的夢,也是精神的夢。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在寫作了一部長篇小說之后,總是在心里說:明天的面包已經有了,精神也有了。是啊,僅僅為物質的生活是低層次的,只有為精神的追求而物質的境界,才是高層次的境界。
物質與精神的追求作文2:精神+物質=?
現實中精神往往被物質牽制著,但其本質卻始終高于物質。
而當我們把精神中一些玄妙的東西提煉而以物質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時候,我們和我們的靈魂就脫節了。(這就是為什么往往把靈感記錄和描述出來之后,將作品對比靈感的初始狀態,會始終得不到滿足感,始終覺得缺少些神)
我曾說:追求物質享受的目的是為了維持對精神享受的追求。如果這樣,基本上就可以說物質就是為精神服務的。而精神世界里面要不要包含一些追求物質享受的策略?比如偉大的經濟學就是研究如何賺錢?通常都是要的吧。那不就成了精神為物質服務了?而這也是為了維持對精神享受的追求。也就是說我們的精神自力更生?
所以目前還只能說到這里:現實中精神和物質往往是互相牽制的,而大多數情況下是前者受后者牽制。從根本的、道義的角度講,精神卻始終高于物質。而通常它又不愿受物質的牽制。所以追求超凡脫俗的境界,所以陶潛要歸隱田園。這就叫做高風亮節。——即至少在表面上讓精神不受物質牽制。但最后的最后,實質上,精神還是要受物質的牽制。因為活在這個世上,因為精神一直也必須寄寓于一個實體。這就注定了永久的牽制,一生的悲哀……
物質與精神的追求作文3:物質與精神
今天是科學理性統領一切的時代,為什么在方興未艾的現代主義藝術作品中,我們卻可以毫不含糊的捕捉到心靈趨于瓦解,破壞沖動抬頭的傾向。這些作品或多或少表現出非理性或關注非理性
的特征,同時也蔑視傳統,破壞一切,而一標新立異和歇斯底里代之。
18世紀中葉后,科學的發展不斷加速,社會進步的進程也在加速。但是人類精神世界卻不像物質世界那樣可以加速發展。精神世界的發展是緩慢的,是以突破瓶頸的形式向前發展的。當前社會的種種現象折射出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的嚴重錯位,二者的嚴重不協調。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物質世界對精神世界的推動作用。人的精神世界是對物質世界的反映。生產力決定了生產關系,決定了社會形態,決定了人類對自然的改造程度。而精神時間則是對物質世界進行分析而形成的。精神世界以物質世界為藍本,人類社會的進步在改變一切,包括我們的精神世界。
其次,精神世界又對物質世界有反作用。精神世界決定了人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這一切又將表現在人們對自然界的改造和人與人的關系中。精神世界古代了人們的所謂模式,也就相對的古代了物質世界。要使物質世界超出精神世界控制范圍而進行太大改變是不可能的。
物質世界必須與精神世界同步發展。若精神世界過于超前,物質世界就會將超前的部分磨去;若精神世界過于滯后,那么物質世界將失去指引。
在技術日漸發揮主宰作用的今天,傳統人文相對衰落了。當代人性的扭曲顯示了精神世界的滯后,我們或許該做些什么。
但是,有水會愿意停下實實在在的物質世界前進的腳步來等待虛無縹緲的精神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