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變化征文
我的家鄉那么美,我愛我的家鄉!本文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家鄉的變化征文,歡迎參閱。
家鄉的變化征文1
金風送爽,五谷豐登,我們迎來了金秋十月,同時迎來了祖國母親62歲的生日。時光倒轉,在1949年的10月1日,毛澤東主席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從那一刻起,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祖國不再是以前那被當成獵物瓜分的弱者,不再是引起多方勢力斗爭的那片土地,不再是一個封建社會。62年了,一個看似簡單的數字,凝聚了多少人的付出,才使得祖國有了現在的繁榮昌盛,才有了我們這樣美好的生活!
我的家鄉在一個并不起眼的小城鎮上——諸城。但是,新中國的成立,讓她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人們的著裝有了巨大的變化。以前,人們不論春夏秋冬,不論嚴寒酷暑,只有一套衣服可以穿。冷了只能挨著,熱了只能忍著,而且全身上下都打滿了補丁,顏色多是些灰暗的顏色。現在,人們四季都有很多衣服,而且講究時尚、潮流、絢麗的色彩,每天都要大方得體。
人們的飲食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人們很少有吃飽的時候,而且只能吃一些蔬菜粗糧,吃肉根本就是奢望,只有在過年過節時才可以見到一點肉,營養也不均衡。現在不同了,我們的飲食多種多樣,有新鮮的蔬菜,精心制作的面食,肉食更是繁多,而且蔬菜追求綠色、無公害,肉食追求新鮮,還有許許多多以前人們想都不敢想的山珍海味。有些人還有自己的營養師,一天食肉不宜過多,食鹽不能過量等等,減少了人們因為飲食而患病的幾率。
人們的生活環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前,人們都是住一些破舊的小平房,而且下雨時,也經常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還只能一大家子人擠一張床。現在就不一樣了,人們都住上了寬敞舒適的樓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空間,而且經常看到有老奶奶在社區里跳舞,老爺爺在下棋,還有很多的健身器材。人們有了電視、電腦,生活不再枯燥無味,一家家超市使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
我們的出行也更加便利了。以前的人們,出行大多都是靠步行,自行車也很稀少,極其不便利。現在變化可大了,大街上車水馬龍,幾乎家家都有汽車。而且有公共汽車,地鐵等公共設施,出行特別便利。
農村的變化也是不可小瞧的。看,以前那些破舊的茅草屋都不見了,變成了現在寬敞明亮的磚瓦房。以前的泥濘小路也不見了,變成了一條條四通八達的柏油馬路。以前的人們上學,都要到很遠的地方,現在,每個村莊都有幼兒園和學校,解決了孩子的讀書問題。變化最大的是人們種植農作物都用上了機械化,有播種機、收割機、脫粒機等,人們還學會了綠色溫室大棚,節能灌溉、無土栽培等新技術,使人們又省時又省力。
當我們處在衣食無憂的生活中時,一定不要忘記,有許許多多的人為了今天,獻出了青春,獻出了他們的生命。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知識,長大后建設祖國,讓祖國有更美好的明天。
家鄉的變化征文2
社會在進步,歷史在發展。在祖國和黨的領導下,我的家鄉也在日新月異的變化著。
在我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們班上的同學喜歡在穿著上攀比。每個人都像被感染似的,我也不例外,深受其“毒害”。同學們有的衣服上印著“米老鼠”,有的印著“白雪公主”。我為了在同學面前炫耀,回家后就哭鬧著要媽媽幫我買新衣服。我穿的衣服實在是太舊了,顏色灰灰的,肩膀上還破了一處。誰知道媽媽十分生氣。她氣憤的訓斥我:你怎么這么不懂事?我們家哪有錢給你買衣服。舊衣服怎么了,舊衣服就不能穿了嗎?你也太不知好歹了。學習才是最重要的。你只要學習好,別人就不會怎么說你的。”
學習才是最重要的。我牢記這句話。一晃就是好幾年。如今我穿的依然是樸素的衣服。有一天,媽媽突然對我說要幫我買一身新衣服。我說:“媽,我不有一件衣服了嗎?”媽媽笑著對我說:“你那件都舊了。以前我們家沒有錢,而現在生活條件變好了。”我家生活變好了,媽媽花錢也大方了。這也許就是變化。
幾年前,我印象中的家鄉人是小氣的,吝嗇的。
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去親戚家玩。到了親戚家時,分明看見他家的人把吃的東西藏了起來,唯恐我把它吃了。進了他家,還說家里沒有什么零食可給孩子還吃的。我真是又可氣又可笑。還有一次,我想同學借點錢,可他死活不肯借。說怕我不還他的。也太不信任了吧。
汶川地震發生后,我改變了對家鄉人的看法。在災區人民需要幫助的時候,家鄉人表現出來的是慷慨大方的精神。人們紛紛捐錢給災區。有的人捐出了1000多元。當然,重要的是愛心,不是錢。有的人經濟條件不好,就去獻血。總之,人們都想為社會做出貢獻。這令我吃驚。家鄉人變化的真快!
過去幾年,我們村的環境并不好:隨處可見的垃圾袋,遍地的廢紙,河水污濁不堪,河面上都是死魚爛菜,泛著白沫。到了夏天,就成
了一條名副其實的臭水溝。即使是這樣,也沒有人管理。人們的環保意識實在是太差了,隨意破壞環境。
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道德觀念也加強了。人們在村長的領導下,齊心協力治理環境問題:撈取垃圾,疏通河道;清理街道,植樹種花。家鄉的環境終于有所好轉。這也是家鄉的變化吧!
從貧窮到富裕,從吝嗇到大方,從無知到有知,這些就是家鄉的變化!
在黨的領導下,家鄉必將越變越好,祖國必將越變越好!
家鄉的變化征文3
我的家鄉在贛州,它是古老而美麗的城市。
說它古老,它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保留了很多名勝古跡!有宋朝的古城墻,有美麗的八境公園,有通天巖,有文廟,有郁孤臺……
說它美麗,那可真是名副其實啊!
先看看那寬寬的街道吧!街道兩旁種著高大的樹木,樹木下一年四季都開著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鮮花,到了晚上,五光十色的路燈、景觀燈把街道照的明亮而美麗,街道就成了一個美麗的大公園!
再看看那一座座高大的樓房吧!一座比一座高,一座比一座更美,有的高樓都有30多層,站在樓頂好像都可以摘到星星。走進小區,有假山、有流水、還有漂亮的花兒,一個個小區就像一個個大花園。
再和我一起去看看黃金廣場吧!黃金廣場很大很大。在黃金廣場中央有一個很大很大的音樂噴泉,每到周末和節日,就有很多人去黃金廣場觀看。黃金廣場還有一個科技館,科技館里面有很多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增長知識的科學用品,每到周末和節假日,就有很多小朋友去那邊玩,大家玩的很開心!
我的家鄉那么美,我愛我的家鄉!
家鄉的變化征文4
我生在獨山,長在獨山,是個地地道道的獨山人。
記得,外婆曾經對我說過,幾十年前的獨山是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只有大會場那邊有一些平房和樓房。
后來通過上級拿錢來修建,在經過勞動人民們的辛勤勞動之后,獨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變成了如今的高樓大廈,泥濘的小道變成了如今的柏油公路。
原來的中南廣場是一排破爛的平房,如今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大廣場,廣場內安有許多的設備,一到過年。過節中南廣場的噴水池,噴出水花,水花在五光十色燈光的照耀下就像繽紛十色的水球,中南廣場真美啊!
還有原來的汽車站是一排排的瓦房,現在的汽車站也變得廣闊起來了。
一幢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
公路兩旁裝有一棵棵路燈,每臨近傍晚的時候,公路兩旁的路燈亮了起來。一棵棵路燈就像一位位英勇的戰士在保衛著我們美麗的家鄉。
兩旁的路燈,燈光閃爍,光芒四射,獨山成了“不夜城。”
家鄉變了,家鄉全變了,改革的春風使家鄉的面貌一新,使人們的面貌一新。外婆講的過去家鄉的景色我一定不會在看到了吧!
我想家鄉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家鄉的變化征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