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5篇
《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改編自斯蒂芬·金《不同的季節》(Different Seasons)中收錄的《麗塔海華絲及蕭山克監獄的救贖》。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給大家作為參考,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篇1:
肖申克的救贖講述了年輕的銀行家安迪誤認為是殺害其妻子與情人的兇手,而被冤入獄,最終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功越獄,獲得自由之身的故事。
安迪入獄后,結識了黑人瑞德,瑞德告訴安迪: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的你習慣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體制化。瑞德的這段話無疑是告訴安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可是安迪卻并不這樣認為,希望從來不會破滅,他們可以關住人身自由,而內心的自由與希望是他們所觸摸不到的。
在獄中,因他學過金融管理,最終謀得一份圖書管理員的工作,為了讓身邊的獄友們能喝到冰啤,為獄卒逃稅,最后為獄警洗黑錢。直到后面又送進一批犯人,其中一個犯人告訴他謀殺他妻子與情人是另一個人,當他把這件事告訴獄警,換來的是告知之人的死訊和他被關二個月的禁閉。獄警為了他能繼續洗黑錢而選擇把他永遠的留在牢中,最終安迪明白真正的救贖只有靠自己,他用十九年時間用小鐵槌鑿開了美女圖后的墻壁,爬過了500米的臭水溝,在那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晚上,看著安迪擁抱自由的神情,我深深為他尋求自由希望所震撼。
記得前面老布獲得假釋后,因習慣不了監獄之外的生活,而選擇了自殺,無疑讓我們看到在心靈受到束縛后而軀體回到生活中卻習慣不了自由,精神與希望破滅后,人將走到盡頭。
還有在瑞德獲得假釋前,獄警們問他的一句話:你是否改過了。他的回答是:我沒有一天不后悔,但并非受到懲罰才后悔,我回首前塵往事,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談談,我試圖講道理,讓他明白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但是我辦不到,那個少年早就不見了,只剩下垂老之軀。
影片最終告訴我們,體制無疑是可怕的,當我們依靠習慣與體制生活時,我們最終失去自我,而故事的主人公恰恰給我們上了一課,在任何挫折面前,人都不應該放棄追求自由與希望的路,它將是我們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影片落下帷幕,讓我想起了我的表哥,那個在16歲時因刺殺他人身亡而入獄的笨蛋,不知今天是否也在鐵窗前懺悔,在他而暮之年回到社會看到白發蒼蒼的父母該是怎樣一種心境,曾經的路早已面目瘡痍,未來的路也將走得如履薄冰。可是我們是否也應該給他一個鼓勵,因為一個錯誤我們不應該去否認他的人生,也許任何人可以否認,但惟獨自己不可以放棄自己,因為有愛,所以無所畏懼。
《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篇2:
當你走進肖申克,你不知道在你身邊將會發生什么,你不知道你的過去和將來,你將忘記你曾經的夢想,你只知道悔恨。生命也許就在這里一天天衰退,夢想在這里一天天流失。這就是肖申克帶給人的感覺。生命仿佛在這里停止,時間仿佛消失掉。你會忘記你什么時候走進來的,你也會忘記曾經美麗的夢。漫長的人生,絢麗的夢想,一瞬間不復存在。
沒有任何辯駁的自由,巧舌如簧的檢察長把安迪的生命交給了肖申克漫長的歲月。被冤枉的銀行家不會甘于命運,然而肖申克并非福地,第一天晚上就有人被活活打死了。"把信仰交給上帝,把身體交給我。"監獄長的訓詞非常露骨,他的意思無非是"在這里,你們沒有自由,必須無條件地做任何事,不要有什么不切實際的幻想,那是屬于上帝的",于是,一場關于尊嚴和人性的斗爭就此開場,不過在這場斗爭中,救贖主不是上帝。
不管是誰,劇中的老布也好,瑞德也罷,包括安迪在內。再走近肖申克的那一刻,都不會把自己和這座無情的監獄扯上關系,也許想過有一天會從這兒出去,不知道明天怎樣,但知道自己該怎么生活。可是,一年,兩年,三年……在不知不覺中,“肖申克”磨去了人的棱角,也磨滅了曾經的夢想,“肖申克”不再可怕,在這兒的人生不再那么厭倦。“肖申克”開始慢慢變的熟悉,慢慢地對它產生依賴。用瑞德的話說:“起先你也許厭惡他,后來也許會喜歡他,在后來你也許會離不開他,這就叫體制化。”聽著有一種心酸,也有一種無奈。更有一種說不出的悲傷。那時老布已經不在,這句話雖說的是老布,但又像說我們每個人。悲涼嗎?又有一種悲哀。不知不覺中“肖申克”總在改變著什么。寫到這里,突然懷念那不知天高地后的日子,無所畏懼,我所畏懼,因為不知道而不怕著,因為不懂得而愛著溫暖著感動著。世界是遼闊的,舞臺是屬于自己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為了夢想而構筑的。一年,兩年,三年……在不知不覺中,時間磨去了身上的棱角,也一天天磨盡了那不屈的精神。也許剛開始的時候會討厭這樣的自己,沒有追求,不知上進,也許會厭惡這樣的生活,寂寥而沒有活力。但隨著時間的流失,你會適應這種生活,也習慣這樣的自己。也許真的有一天,回到生命的最初,那種久違的陌生會讓人無所適從。突然會懷念曾經憎惡的日子,突然想回歸那種生活。就像老布不愿離開“肖申克”,就像老布離開后懷念“肖申克”一樣,因為無措而選擇上帝一樣。悲哀嗎?只有每個故事的主人公知道。
在“肖申克”中也存在著成功與失敗,在這里最優秀的莫過于安迪,他讓犯人開始了一種新的健康的生活。安迪是注定要和的暴力制度對抗的,他帶來了希望。這種希望,在于對惡勢力(三姐妹)堅決的反抗,在于不失生活情趣的雕刻,在于不畏兇險為大家贏得那坐牢以來唯一一次由海利請客的啤酒,在于他當著監獄長的面播放大家從未聽過的美妙音樂,在于他執著地帶領大家修建全英格蘭州最好的監獄圖書室,在于他二十年來孜孜不倦地挖地洞逃生。通過他個人的努力,我們可以看到方方面面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變化來自于瑞德。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安迪和他的約定,瑞德是否會和老布一樣,因為被長期地制度化了而無法適應社會,最終只能在長期的壓迫之后在自由社會"到此一游",緣于這個約定,瑞德堅持了下來,找到了他堅持"希望"的終點。
安迪給瑞德的信中說;“希望是件好東西,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好東西是不會流失的。”我不知道瑞德看到這句話時是什么感受。我只知道對我影響很深,它給我一種生命的沖力,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受。仿佛在黑暗中透過來的一束光,又仿佛在茫茫的海上遇到了知音。那種感覺,我想只有陷入黑暗的人可以理解,那種感情,只有久違陽光的人可以理解。希望,有時只是一種微妙的東西,虛無而真實的存在,微弱但卻溫暖,也許照亮不了前面的路,但卻能溫暖人的一段路程。有溫暖已經足夠,至少它給我們向前的勇氣。給了我們夢的幻想,像一個影子,也像啟明星。
希望這東西很難說,有時選擇也一樣。安迪的苦難,也是每個人的苦難,安迪只是我們的一個縮影。跨過去就是幸福,跨不過去就是痛苦。安迪跨過去了,他獲得了幸福,老布沒跨過去,最終在痛苦中選擇了上帝。生活中也一樣,很多時候都被成長路上的石頭絆倒,都被路旁的荊棘刺傷,勇敢者向前,怯弱者退縮。勇敢的人最終獲得了成功,怯弱者躲在失敗里嘆息。成功和失敗有時只是一步之差。一步一切都將改寫。我想也許每個人都不能像安迪一樣成功,但至少應該向他學習。想起食指的詩,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生命短暫,也許千年的等待,才換來今生的一次綻放,我們都要好好的生活,像安迪學習,生命不屈,救贖靈魂,讓生命好好的綻放。
《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篇3:
“這些墻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 這是瑞德在老布獲得假釋卻故意犯罪后說的話,一段被高墻禁錮幾十年的囚徒的客觀發言。有感慨、有厭倦、有無奈,但更多的是一種淡然,對牢獄生活趨于平定的不可思議的木訥。
正如瑞德的預料,老布在痛苦掙扎后選擇了離開,離開這個不屬于他的世界。在監獄里置身50年的老布已經把自己深深融進了肖申克,卻被冷酷的獄官放了出來,如此高齡的人像新生兒來到外面的世界,處境是極其艱難的。他已經沒有精力沒有能力再將靈魂從肖申克監獄抽出,融入這個新世界了,所以他選擇自殺。囚徒們早已習慣了沒有自由沒有希望的監獄生活以及那里的一切,不再奢望有所改變,甚至害怕改變,害怕被拋入那個曾經無比向往的外界。
當然,也有例外,安迪·杜弗蘭。“有一種鳥是永遠關不住的,因為他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用那“600年也挖不出隧道”的石斧日日不懈掘出逃生隧道,雷電聲中用石塊砸破下水管道,邊嘔吐邊匍匐爬過500碼長的惡臭下水道……這只心懷希望并為之不懈地努力的鳥,最終實現了翱翔于廣闊藍天的夢想。他是那樣一個睿智和堅毅的人,是自由與希望的化身。
而老布和瑞德等人,早就被暗黑的監獄生活所體制化,認為希望是痛苦的深淵。“希望是很危險的,它會讓你發瘋,在這種地方,千萬不要有這種念頭。”假若沒有安迪,恐怕瑞德也會步老布的后塵。
現實社會,人們也都生活在無形的高墻之中。最初的堅如巖石、艷如玫瑰的年輕人,帶著獨有的個性和理想,走進社會集中營。經過幾年的洗禮,被模式化、體制化。無法適應者,開始上網搜索相關的處事哲學、職場規則等經典語錄惡補,以實現在江湖中行走自如。其實,融入的同時也就失去了自由和自我,成了大多數人的復制品,身處高墻而不自知。與監獄生活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抗拒——習慣——依賴。
越長大,就越向世俗靠近,社會的萬有引力,將我們一點點自由落體。 從兒時的初生牛犢不怕虎到少年的大大書包小小煩惱,再由青年的闖一闖到中年的趨于保守,最后老年時已不再敢有奢求,一心一意地把余下的日子平平淡淡地過完,每一天都是無比平常的油鹽醬醋。年少的志氣一點點被生活的枯燥消磨殆盡,那顆渴望自由充滿希望的赤子之心漸漸被潛藏于陰暗角落。
我們是不是該慨嘆一句:“老了!確實老了!”
“人生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不是忙著活,就是忙著死。”仔細想想,為什么我們不能真正活一次,而不是麻木絕望地走向死亡。怎么過都是一生,怎么偷懶也總忙碌著,到不如把封鎖的熱情釋放出來,我們還都年輕,何必表現的如此適應這個社會的游戲規則。橫沖直撞的馬里奧,未必不會吃到代表勝利的超級蘑菇。
瑞德最后在安迪的鼓勵下重新面對世界,擺脫了對監獄體制的依賴,在一望無際的蔚藍大海面前與安迪深情相擁。蕓蕓眾生中的你啊,看到那樣明亮的藍色,是不是再次點燃了希望之燈,展翅欲翱翔于自由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