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普法欄目劇觀后感5篇(2)
學生普法欄目劇觀后感篇4:通用
剛才看了法制頻道普法欄目劇的一個節目,名為普法欄目劇,其實都是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劇情的大概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個男人小剛,從小就膽小怕事,長大之后在一家公司當保安。一天晚上,幾個盜賊進入公司行竊,小剛竟然自己先被嚇暈了,結果公司的保險柜被盜賊盜走了,失職的小剛丟了工作回到家里。回家后他的老母親拿出一生的積蓄給買了輛面包車,這個膽小的男人就干起了非法營運。倒霉的是,這人竟然又遇上了曾在他當保安時行竊的盜賊,賊頭還是他小時候的伙伴。盜賊看準了小剛懦弱的性格,卑鄙地逼迫他協同作案。這個男人雖然很窩囊,但是卻有一個體貼的女人死心塌地地跟著他,還為他生了個兒子。盜賊為了脅迫他繼續犯罪,打傷了他,還綁架傷害過他的妻子和兒子,小剛因為害怕盜賊報復和法律的制裁竟然沒有報案。后來這伙盜賊全部落網,而小剛則在外面躲了八年,之后在老母親的一再懇求下才去自首,結果被判了三年有期徒刑。
看完這個節目,我的心中如波濤涌動,久久不能平靜。心想,故事的主人公小剛還是有很多機會可以擺脫犯罪分子的,但由于他的懦弱而一次又一次地錯失良機,最終給他和他的家人造成了很大的傷害。當盜賊打傷他的時候,應該報案他沒有報案;當盜賊綁架他妻兒的時候,應該報案他沒有報案;當盜賊落網的時候,應該自首他沒有自首。當受到欺凌迫害的時候,這個男人選擇了逆來順受、忍氣吞聲,他不敢反抗;當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時候,這個男人選擇了逃避,一走了之,結果白白浪費了八年的時間。試想,這八年的逃亡生涯和坐牢有什么兩樣,擔驚受怕、寢食難安,連跟親人見面都不敢。
仔細一想,問題的根源就在于這個男人的懦弱,而懦弱的原因是沒有血性。什么叫血性?血性就是流血的個性。一個男人,該流血的時候就得流血,該拼命的時候就得拼命,真要逼到那份上了有什么舍不得的?這話好像說得有點極端,但人有時候還真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想想,大街上那么多人,盜賊為什么不選擇別人而單單選擇了他?就是因為他的懦弱,如果他要是敢打敢拼,盜賊能拿得住他嗎?
這個節目,讓我再一次認識到了男人血性的重要性。一個男人沒有金錢、沒有地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血性。一個老百姓沒有血性會很窩囊,一個戰士沒有血性會當叛徒。沒有錢可以去掙,沒有地位可以去奮斗,沒有血性該怎么辦呢?一個男人的血性,又叫“獸性”,“獸性”并不是要殺人放火、坑人害人,“獸性”就像一頭雄獅受到攻擊時的奮力抗爭一樣。當一頭雄獅受到攻擊的時候,它決不會丟下自己的妻兒不戰而逃,它會咆哮著、以雷霆萬鈞之勢英勇迎敵,即使在戰斗中被撕咬得遍體鱗傷也絲毫不會退縮。男人就應當這樣,這就是男人的血性,就像電視劇《亮劍》中說的一樣,要敢于亮劍,哪怕被砍得血肉橫飛。
其實,這個故事中最悲慘的還不是小剛,而是他的母親和妻子。母親生了個無用的兒子,妻子嫁了個窩囊的丈夫。這個男人的懦弱和糊涂組合在一起,就造就了一個詞語--窩囊,而窩囊害了這一家人。人是應當善良,但善良也不是好壞不分的。當受到不法侵害的時候,就應當奮起抗爭,而不是逆來順受、忍氣吞聲。
學生普法欄目劇觀后感篇5:《蓮花鬧海棠》
蓮花白,海棠香;楊柳湖畔燕成雙; 杜家短,李家長;兩家恩怨代代傷; 家里鬧,村中忙;愁壞壯志孝二郎; 天地合,連理作;仇家游出俏鴛鴦; 百年恩怨一朝解;美名蓮花鬧海棠。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南方的村莊——楊柳村,村子里有著李杜兩家人,這李杜兩家人過去都是大戶人家。據說這個杜家更是跟皇上攀上了親戚,皇上一高興,就賜封給杜家人一座節孝牌坊。可是當這牌坊建起來之后,李家人很嫉妒,非常不高興,就找理由說你這牌坊建起來后擋住了自家的風水。李杜兩家人從此結怨,而且這個仇一結就是幾代人。如今,雖說這兩家已不再是什么大戶人家,但是兩家之間的爭斗卻并未停止。 李家的家長是早年喪夫的李老奶奶,她有兩個兒子,一個叫李世杰,一個叫李世軍。而李世杰有個兒子叫李海龍。杜家的家長是杜海蓮,外號胖嬸,她的丈夫叫杜其貴。他們有兩個女兒——杜燕和杜小蓮。故事從主人公李海龍回村開始講起,當李海龍回到楊柳村的時候,看見了已經長的亭亭玉立的杜小蓮,這是的李海龍并不知道自己已經愛上了杜小蓮,更不知道李杜兩家百年的恩怨會隨著他們兩人而就此化解。 這部十八集的普法欄目劇《蓮花鬧海棠》不僅具有很好的看點,吸引著觀眾層層深入,去探索故事中的恩怨情仇,去了解故事中所發的生的有關法律方面的知識。讓觀眾身臨其境的同時獲得了法律的熏陶。 故事中的一段段顛蕩起伏的情節我就不在這一一敘述,只從其中挑選出一些有關法律的片段來跟大家分享。
其中說到那個節孝牌坊的歸屬,杜家人很肯定的說是他們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但這個由皇上賜予的說法只是一個傳說。早在幾年前楊柳村就上報縣里的文物部門對這座牌坊進行了認定。文物部門將這座牌坊認定為了楊柳村的文物,但不是杜家的。而且根據文物保護法規定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的轉讓抵押或者改變用途應當根據級別到縣里的文物部門進行備案,對不可移動的文物進行修繕、保養、遷移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 故事中有一個叫熊二娃的人在公開場合討論他人隱私,雖然沒有他沒有指名道姓的說是誰,但村里人都知道他說的是誰。所以他的行為對當事人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侵犯了杜小蓮、胖嬸、杜其貴的名譽權。我們國家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到法律的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當受到別人的侵害時,公民及法人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時胖嬸并未報警以及提出訴訟,但搶劫罪有個追訴時效期是十年,情節嚴重的是十五年。
當我們受到法律侵害時,應該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而不能放任罪犯逍遙法外。 當然我們要想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首先我們需要對法律有著很深了解,才能很好的運用法律,是我們不受侵害。 故事中李世軍夫婦一再針對杜燕進行人格侮辱,根據我國婦女保障法第三十九條有明確規定:婦女的名譽權和人格尊嚴權受到法律的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宣揚隱私等等方式損害婦女的名譽權和人格權。 李世軍夫婦大鬧杜家,李世軍拿起磚頭打架結果卻把村主任童興明的頭給砸傷了,李世軍的行為已經涉嫌了故意傷害罪。刑法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受害人童興明如果要是報了案,李世軍就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李家二兒子李世軍和媳婦楊惠芬因為李老奶奶不讓他們將土地轉為魚塘養魚,他們眼看著村里的其他人家家靠養魚賺了錢,心里頓時想出了歪主意。他們將年邁的老母親一個人扔在山上,這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根據我國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三條規定:禁止歧視、侮辱、虐待、遺棄老年人。第七十七條規定: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或者對老年人負有贍養義務、扶養義務而拒絕贍養、撫養的有關組織進行批評教育,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予以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再將李奶奶扔上山之前李世軍的妻子楊惠芬給李奶奶吃安眠藥,從而將李奶奶仍上山,實施報復。這些都屬于情節較為惡劣的行為,如果訴諸法律都會受到嚴懲。他們這種不僅不主動承擔贍養李婆婆的義務,而且還借口不盡贍養義務,將臥病在床的李婆婆抬到荒山野嶺過夜,讓大雨淋著,最終身體承受不了,離開人世,讓人們對李世軍和楊惠芬夫婦非常失望和痛心。 為人兒女應盡到兒女的責任和義務,贍養老人,讓他們能安度晚年。 李奶奶辛苦了一輩子,晚年為兒孫操碎了心,在臨死之前還不放心,但人的生命就是如此脆弱,人生總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遺憾。最后的李奶奶帶著很多的遺憾,帶著許多未了的心愿撒手人寰。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一個“孝”字,李世軍夫婦不僅在李奶奶在世時不盡到作為一個兒女的責任,贍養李奶奶,甚至將李奶奶扔到山上,雖然他們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但他們逃避不了道德的譴責,良心的質問。俗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李奶奶在受到兒子李世軍的傷害時沒有選擇報警,而將這件事永藏心間,正應了這句話。李奶奶對她的兒子有著濃濃的愛意,她不希望兒子受到法律的制裁,讓我們不禁熱淚盈眶。回想自己對待爸爸媽媽時候的態度,我們是否也在不經意間傷害了在這世界上最最愛我們的爸爸媽媽呢?
當看完了這部普法欄目劇后,我感慨萬千,不僅感慨愛情偉大,而且感慨生命的脆弱。希望在我們有限的生命里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 法律在我們的身邊,在方方面面都有著它的影子。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作為一名金院的學子,我們應當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加強自我保護能力,還要學會怎么樣抵制不良影響和不良誘惑的能力。我們要了解與掌握與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基本知識,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還要自覺守法,動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各種違法犯罪作斗爭。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幾時休。 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后頭。
看過"學生普法欄目劇觀后感"的人還關注了:
1.看普法欄目劇寫觀后感3篇
2.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500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