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清明節感思的作文
又是一年清明時,今年也同往年一樣,依然下著蒙蒙細雨。我和父母也同以往一樣,來到了故鄉。
故鄉還是故鄉,一點也沒變,還是那么美麗。不過我們今年來的目的微微有些不同。
以往的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只是來祭祖、吃清明餅的不過今年,我們多了一個目的,那就是去踏青。
清晨,我和父母便頂著薄薄的霧開始了踏青之行。剛到田野邊,我們就不禁為這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所驚嘆。我看到它們正隨風婀娜多姿的搖擺,如一位位美麗的舞者般盡情舞蹈,卻因霧而時隱時現,平添了幾分神秘。走近了看,不同的油菜花有它不同的風韻。瞧,這一朵如一個羞澀的小姑娘,含苞待放;而這一朵,已然盛放,傲立在百花之中,如一位風華正茂的貴婦人。我們爬到了山頂,鳥瞰山下,一田田的油菜花層次分明,如一個黃金的千層蛋糕,勾動著我心里的饞蟲。
接下來,自然是例行公事——去祭祖。今年的掃墓也有些細微的改變。往年我們總是要點香燭,給祖先燒紙錢,或是放鞭炮。但今年,我們為了響應國家文明清明的口號,避免森林火災,只是來給祖先掃掃墓,獻上鮮花,來寄托我們的思念,緬懷逝去的親人,并沒有留下火種,我想祖先也會理解我們吧。
這一天得真有意義,清明讓我對祖先前輩們增添了幾分敬意。
寫清明節感思的作文2
上課時老師講到中國傳統節日時,我不經想到清明節。
清明節,家家戶戶都要祭拜祖先。我們也不例外,回到家鄉。去年的清明節天氣很不好,下著大雨。但祭拜照舊,于是,爺爺和我們帶著祭拜的物品。祭拜的地方有幾座山,我們的祖先全在一座大山上,毛毛細雨打在山路上,地上全是泥,灑在我們的白鞋上。
到了爬山,這是我們最擔心也是我最害怕的事。因為上去的路全是泥路,萬一一不小心,就有掉下去的危險。所以我們只好扶著旁邊的石頭小心翼翼的向上走。
經過了提心吊膽的時刻,就是歡樂的時光了。到了山頂,大人們忙著把祭拜的東西放好,之后就是燒紙了,火一燒起來,那場景可壯觀了。可是只要有雨,就變得無趣了。不過沒關系,下了雨,我們便學電視中的人雨中散步,似乎呆在夢境一般,還可以試試居高臨下的感覺,從山頂向山下大喊或一覽眾山。可不止這些呢,每當拜完一個地方,那些祭拜的東西就可以吃了。
到所有都祭拜好后,該回家了。每當走之前,我總要回頭望望,看著雨,不由得想起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
寫清明節感思的作文3
記憶總是斷斷續續的,如同一臺破舊不堪的放映機似的,斷斷續續地放映著電影,沒有緩沖;而關于清明,這放映機似乎更不堪了,不僅斷斷續續的,而且還模糊不清。
——題記
從我出生起放映著,在我生命中的前七年,對我來說,清明節似乎沒有什么事情要做。全家人聚在一起,像中秋節一般熱鬧,一大家子的人都圍坐在桌子上。那時的我們,最歡喜的莫過于品嘗好吃的東西了。不論什么樣的,都要放在嘴里先嘗一嘗。如果不能吃的話,就會馬其吐掉,然后再吃另一樣東西。這樣的清明倒也快樂,少了份“欲斷魂”的悲楚,多了些“牧童”的天真。
繼續放映著,那是我七歲時的片段。剛開始放的時候,是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見。慢慢地,顯現出了一些人影,全部是穿著素衣。緊接著,放映機有了聲音,哭哭啼啼的聲音,撕天裂地的聲音,嘈雜的聲音。那一年的清明,著實讓人傷楚,也才使我嘗到了斷魂的感覺。家中爺爺去世,似乎是我人生中一個重大的打擊,這生離死別的一痛,至今讓我難以忘懷。爺爺對我的愛,是一種隔代的愛,因此也更讓人難以忘懷。那年,畫面中是一幅清明雨上的中國畫,雨水夾雜著淚水,一同留在了那一方黃土上,那是爺爺最后的歸宿。
之后,就有一段時間沒有任何的圖像和聲音,熒幕上只有深邃的黑色。漸漸的,在畫面中有了光亮,明亮亮的。結群的親人,數也數不清,這估計是家里人最全的一次了,這些人簇擁著花圈,去祭奠爺爺。這個時候,距爺爺去世已經過去了十年;這個時候,應經沒有了傷痛,只有時光如梭,物是人非的滄桑;這個時候,父輩們的頭上已有了青絲;這個時候,我們孫輩都已長大了;這個時候,奶奶還在。奶奶同我們一起去了,她的悲痛實在難以掩飾,淚水如洪水沖破堤壩一般,直流而下,流在了這十年未見的黃土之上。十年!十年!十年到底有多長?只怕是轉眼即逝的一瞬吧!自從爺爺去世以后,奶奶從來沒有到過這里,原因就是家里人不讓,因此這次相見,意味著又是很久不見。奶奶的淚水,難以流盡,似乎正如她這十年里的委屈和苦楚,難以訴盡。那委屈,是孤獨;那苦楚,是寂寞。然而,這一切爺爺是難以知曉的,能夠知道的只有我們這些兒孫,而這無疑又加深了我們的愧疚。這一切,無人可以改變!我們有自己的事情,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陪她。那一刻,我終于明白奶奶最缺什么了,是團聚,一大家子團聚在一起。可是,我無法做到。
末了,路上稀稀疏疏的幾個人,拿著一些祭祀的東西,路上一句話也不說,只是自己走著自己的路,似乎沒有盡頭。這一年的清明異常冷清,物是人非,祭祀的人越來越少了。看世事浮沉,卻無可奈何,只有低頭慚愧。只好想爺爺說一聲:孫子來了!
那日,從校歸來,正好奶奶不在而四叔又回來了。于是,順理成章,我和四叔將奶奶從她的姊妹家接了回來。奶奶一見到我們,就急切地想要回家,似乎有什么大事一樣,任憑她們怎么挽留,都無可奈何。臨走時,老姨對我說了一句:“可得保護好這個嘞啊!”
——尾記
寫清明節感思的作文4
四月四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在這個節日里沒有絢麗的煙花,沒有香甜的美食,更沒有人們的歡聲笑語。在這個節日里有的只是對已故親人的濃濃的思念,這思念讓空氣變得愈發渾濁,讓春雨變得更加粘稠。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學校組織我們去陳鏡湖烈士陵園掃墓。
我們來到了一個一個小山坡上,這就是烈士的陵園,這就是埋葬中華優秀兒女的地方,這里埋葬著我們舍己為人,為中國,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祖輩們。
首先,由同學為革命先烈獻花籃,然后由領導講話。他們多么偉大啊!他們為新中國,為人民,為解放,他們無私的奉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貢獻出自己寶貴的青春,他們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
然后由少先隊員代表誦讀贊美烈士的詩歌,我們的校外輔導員劉爺爺給我們講陳鏡湖烈士的光榮事跡。
最后我們參觀烈士陵園。除了陳鏡湖烈士,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無名烈士長眠于此,他們也令我深深敬佩。松樹筆直地站在陵園里,像衛兵一樣默默地守護著革命烈士們。迎春花開滿了山野,金黃金黃的,燦爛無比。金色的花朵如同革命的號角,領導我們順著先烈的足跡,為中國做貢獻
我們要珍惜這金色的童年,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如果烈士們看見了,會欣慰的說:“我的努力沒有白費!”當我們離開會場,走在高低不平的山路上,回頭一看,還是那碧綠的松柏,還是金燦燦的迎春花,它們仿佛一個個活躍的文字,告訴我們這里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向先烈一樣,在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要毫不猶豫,要義無反顧,現在我們要努力學習,為祖國做貢獻,奉獻自己的青春,奉獻自己的才華,甚至生命,要讓中國成為強國,永遠不被其他國家欺負,讓歷史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