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
寫作文要注意用詞準確、句式流暢、表達簡潔明了,同時要注意語法和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希望對大家寫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有所幫助。
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篇1
清明小長假到了,媽媽說帶我去燕子磯玩玩,一路上百花齊放,爭奇斗艷,樹木也都發芽了。我們中途看見情侶園里的景色不錯,于是就想進去逛了逛。
一進門就看見一片花海,由于剛下過雨,所以空氣格外清新,就像進入了一個天然的氧吧。我們沿著路往前走老遠就看見前面教堂的門口有一片五顏六色的花,走進一看原來是郁金香,聽媽媽說郁金香是荷蘭的國花,象征著美麗,莊嚴,華貴。我們繼續向前走,當我們來到“牡丹島”時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我們迎著香氣向前尋找,只見大朵大朵的牡丹花正競相開放著,怪不得人們用“國色天香”來形容牡丹的美麗。在情侶園轉了一圈后,該去燕子磯了。
經過幾分鐘的車程后,終于到了我們的目的地——燕子磯。剛下車一看,這里的人還真不少,大家有的在放風箏,有的在健身,有的在拍照——我沿著江邊忘前走,總會看見幾個人在打水漂,感覺很有意思也找了幾塊石頭玩了起來,雖然石頭在水面上跳的次數不多但我玩的很開心,就這樣不知不覺時間就不早了,我們要回去了。
玩了一天雖然累,但是卻非常開心,春天真是一個美麗的季節。
昨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少華山踏青,同行的還有爸爸的幾個同事,他們也帶了孩子,這樣我就有了兩個哥哥,一個姐姐,我們四個人成為一隊,隊長當然是最大的乖乖哥哥,他領導的很好,我們跟著他有節奏的走著,大家有說有笑,也就不覺得累了。一路上的風景很美,我們走到有水的地方就停下來看看,快到一個大瀑布的時候,下起了小雨,大人們還是決定繼續上山,我們就跟在后面,雨越下愈大,雖然我的身上都淋濕了,但是我們幾個還是玩得很開心,我突然想起了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還真是有媽媽講的那種感覺。后來我們就快步下山,爸爸又帶著我們到潼關的黃河邊去吃黃河大魚,很好吃。
昨天我玩的很開心!
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篇2
難得的清明節假期,我們一家人去公園踏青。
終于等到出發的時間了,我們背好吃的,排成整齊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向我們的目的地?缽池山公園進發。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路上的行人不時向我們微笑,溫暖的陽光灑在我們的身上,漸漸地我們的鼻尖上冒出了細細的汗珠,個個小臉都變得紅撲撲的,像是一個個紅蘋果。走了好遠一段路后,大家都感到有點累了,但是這次的春游活動就是來磨練我們堅強的意志的,所以大家都毫不氣餒,堅持著向目的地前進。
經過長途跋涉,我們終于來到了盼望已久的缽池山公園。“yeah!”全班同學大聲歡呼起來,大家仿佛忘記了身上的疲倦,一起沖進了公園。
一進公園,我就被美麗的景色吸引住了。瞧,路邊那一棵棵筆直高大的楊樹披著一身綠色的軍裝,多像一個個守衛邊疆的戰士啊!楊樹下,那一叢叢金燦燦的小花,多像一個個披著金色衣服的小姑娘,張著小嘴傾吐芳香,讓人心醉。那邊碧綠的草地,碧綠的高塔……看到這么美的景色,我們情不自禁地把美景深深地記在了自己的心里。
最好玩的莫過于金沙灘了。那是一個人造沙灘,與正常的沙灘沒什么兩樣,就是從一個模子里出來的嘛!脫下鞋子,走在暖暖的沙灘上,仿佛在柔軟的海綿上,舒服極了!都說“春江水暖鴨先知”我看還是我們先知道啊!而且,我還與同學們共同做了一個好看的沙雕呢!可惜這兒沒有那些可愛的小生靈,像小螃蟹、小蝦,不然會更有趣的!
我們在這次春游踏青中,也發現了美中不足:在大湖里有一堆令人作嘔的垃圾,在垃圾旁有兩條可憐的死魚,無可奈何地翻著兩只大眼睛,漂在水面上,任憑蒼蠅叮咬。在這里,我向大家呼吁:“趕快保護環境吧!不然,最后受到懲罰的,是人類自己!”
春游踏青真好玩,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各種大自然的美景,還讓我們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
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篇3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今日,我們一家為了避開清明節的高峰期,來到安昌古鎮祭祖掃墓。這一日天氣晴好,艷陽高懸于天際,令人心情格外明媚。
太奶奶的墳墓在一座山上,山中綠意盎然,樹木的枝丫交錯著,陽光從枝丫的縫隙中撒下斑斑駁駁的一片陰影。上山的路我已經十分熟悉,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每年清明,大人們便會帶著我和表弟來安昌祭祖。
不一會兒,我們便走到了山頂。我循著記憶,走到了太奶奶墳前。爺爺奶奶拿出裝在保溫盒里的飯菜,擺在碑前,飯菜飄散的香味令我不自覺咽了咽口水,深深吸了一口氣。長輩們點起兩根小小的火燭,火光在陽光中搖曳。我們按著長幼尊卑的順序,依次拜過了祖先,默默然,在心中許下了自己的愿望。
由于年代的久遠,墓碑上的漆略有些脫落。爺爺接過墳親遞過來的朱紅色油漆,仔細地把顏色重新描好,細細地端詳了片刻,神情莊重而肅穆,仿佛在完成一件大事。我心中不禁有輕輕淺淺的感動浮動,不禁也變得虔誠。
待墳前的火燭漸漸燃盡,我們才開始吃起飯菜來。表弟一臉得意地告訴我:“把吃完的青瓜梗扔到泥土里,會長出青瓜來哦!”我不禁“噗嗤”一聲,自己小時候也說過同樣的話呢。
忽而感嘆,歲月真的會帶走很多東西,稚童時期的天真,少年時期的叛逆,以及長大以后,青年時期的銳氣,成年時期的激情,直至一個人生命的終止,只能活在后代的回憶中,直到被遺忘。
其實,死亡如出生、生病、老去一般是一件十分平凡的事情,每個人都需要經歷,我們大可不必避諱
在有限的生命里,程度的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清明節是一個寄托哀思的日子,也是一種儀式,祭奠死去的親人,來表達自己的懷念的哀慟。清明人心自愁思,愿我們不要把親人遺忘,因為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篇4
以往,清明節總是平淡的度過,而在今年,我卻度過了一個令人難忘得清明節……
今年的清明節前兩天,我們學校六年級全體同學將榮幸的去為楊虎城烈士掃墓。一到陵園前,我們就嚴肅起來,佩戴上小白花,懷著無比敬重肅穆之情開始等待掃墓的開始……
在楊虎城墓下,我們莊嚴的宣誓完畢后,走上樓梯,在烈士墓下為革命先輩默哀,隨后依次走到墓后,輕輕的摘下胸前的白花撒向墓上。小白花不斷從后面涌來,蓋在烈士身上…
緬懷楊虎城烈士得活動結束了,老師告訴我們,可以到前面的一個“建秦園林”休息一會。我們高興的上了汽車,向園林飛奔而去,路邊的小牛犢,狗,花……都讓我們無比興奮。
不一會,就到了園林,園林一望無際!在一間亭子里后面,就有一洼池塘,里面有鴨子和家鵝,向左望去,又有一塊田地,里面土生土長著野菜。
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篇5
清明時節,我把作業、學習統統扔掉,去郊外的大山里享受了挖竹筍的樂趣,還感受大山上了星星點點的春意。
清明一大早,我們先去仰義山上挖竹筍。在路上,我不停地運轉大腦,在想:挖竹筍到底是什么感覺呢?一下車,我便緊緊跟在爸爸后面鉆進了竹林里,低頭尋找可愛的竹筍們。
哎,怎么沒有?只見地里茫茫一片的土,一點綠色沒有。我著急了,探頭探腦找得更仔細了,終于在幾片葉子的下面,發現了一個孤單的竹筍。它矮矮的,小小的,有點兒營養不良。我氣壞了:這還怎么吃竹筍啊?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呀!
這時,傳來了媽媽的聲音:“這兒的竹筍多!”我連忙跑過去,低頭一看,哇!這么多竹筍在底下“埋伏”著呢。它們一個個翠色 欲流,三兩成群地在“綠葉傘”下美美地睡著覺呢。我連忙挖出幾個最大的竹筍,直到袋子裝不下為止,才心滿意足地上了車。
接著,我們又奔赴山上的森林公園,開始了游山玩水。
“累死我了!”盤山公路剛開始爬,我就發出了這樣的哀嚎。我的頭暈暈乎乎的,像是塞了一團泥漿,走的步子也是慢吞吞地,恐怕烏龜來了,也比我爬得快呀!
在路邊經過一陣養精蓄銳之后,我又活力四射了。步伐一點點加快。終于,我帶著疲倦到了山腰。
一片清澈的湖水映入眼簾,湖水平靜如鏡,宛如仙女照鏡子時掉下的一片玻璃。湖水不知被誰抹上了一片濃濃的藍綠色。我在湖邊悠閑地打著水漂。隨著一個個水漂散開,我的勞累也煙消云散。在這里,在這個青山環抱的地方,我感覺仿佛在做夢,身子似乎飄在了天上……
最后,歷經了“千辛萬苦”,群山之巔終于踩在了我們腳下。風在耳邊呼嘯,我的心也飄了起來,望著遠處的山,遠處的湖,我心曠神怡,一次次放開喉嚨對著遠山大聲地呼喊。
初春的山山水水,喚醒了我冬眠的心靈,我要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在春天里茁壯成長。
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篇6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去踏青。”清明時節同時也是個生機勃發的時日,人們告別蟄伏的戶居生活,迎著春天的明媚陽光,呼吸著青青綠草的氣息,腳踩著松軟的土地,徜徉在姹紫嫣紅、鶯歌燕舞的原野上,那時的心情該是多么輕快愉悅!
說起踏青游樂,可以一直上溯到孔子那里。《論語》記載,孔子有一次與他的弟子們在一起討論人生志向,其他弟子慷慨陳述其治國安邦的宏偉藍圖時,孔子并未搭腔。輪到曾皙說:“暮春時節,穿著剛剛做好的春服,與五六個朋友,六七個小孩,到沂水去沐浴,并隨風起舞,洗完后哼著民間小調,踏上歸途。”孔子聽了,微笑著點頭說:“我贊同你的理想。”孔子與曾皙的對話表明,遠在春秋時期,人們便有了在暮春時節野浴并踏青的活動。
宋代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生動地描繪了北宋汴京附近、以汴河為中心的清明時節社會各群體的生活景象。該畫涉及人物眾多,各具形態,作者畫中的人物,無論是乘車坐轎的,還是騎驢徒步的,無論是街頭表演的,還是市場行商的,都看不出絲毫哀傷的表情,整幅畫烘托出的,完全是一種歡樂祥和的過節氣氛。看來,清明節除了直接發之于外的哀傷氣氛外,其中蘊涵著的歡快氣氛,也是其應有的題中之義。
現代作家豐子愷曾在一篇題名《清明》的散文中這樣回憶小時候隨家人清明踏青的心情:“我們終年住在那市井塵囂的低小狹窄的百年老屋里,一朝來到鄉村田野,感覺異常新鮮,心情特別快適,好似遨游五湖四海。因此我們把清明掃墓當做無上的樂事。”他風趣地把這種踏青稱作“借墓游春”。其實,這種踏青的好心情不僅小孩子有,連大人都會為之忘乎所以,豐子愷在這篇散文里提到他的父親所寫的《掃墓竹枝詞》。其一:“別卻春風又一年,梨花似雪柳如煙。家人預埋上墳事,五日前頭折紙錢。”其三:“雙雙畫槳蕩輕波,一路春風笑語和。望見墳前堤岸上,松陰更比去年多。”其八:“解將錦纜趁斜暉,水上蜻蜓逐隊飛。贏受一番春色足,野花載得滿船歸。”應該說,清明踏青為平日里循規蹈矩生活慣了的人們提供了一個釋放自己心情的機會。
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篇7
“梨小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清明節,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歷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
總之,清明節是一個春暖小花開的日子,在這個美好的日子里,總會讓人們想起要出去走走。有了這個想法,于是我就和爸爸媽媽一起走出了家門,來到了二中那條路。
走在河邊,迎面吹來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風,就好像是媽媽的手在你的臉上輕輕拂過,溫柔、溫暖,周圍的空氣充滿了春天的氣息。讓人的心情不由自主的會從陰天轉到晴天。領略了春風的柔情,再來看看周圍的小花和樹。在小河旁有一排楊柳,它們隨著春風的佛動,而且全樹成綠色,就好像是碧玉做成的藝術品。和賀知章的《詠柳》一模一樣:“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條。”
有些樹是會開小花的,那一朵朵的小花,從樹叢間鉆出來,小小的,好可愛。有些樹開的是黃色的小花,有些樹開的是白色的小花,好有些樹開的是粉色的小花。最令我驚訝的是在一簇已經全部枯萎的樹枝中,竟然開出了一點點紫色的小小花蕊,仿佛是在說,春天到了,我也要加入這萬紫千紅的世界,和她們一起享受春天的美好。
我們一家人邊走邊看,快走到東塔公園時,發現了周圍的那些不知名的樹都長滿了一顆顆綠色的種子。望著這些誘人的果子,差點就忍不住要去摘幾顆來嘗(好吧,那不能吃。)
在這陽光明媚的季節里,每個人其實都應該出去走走,看看這美麗的祖國的河山,心情也許會好起來哦,碧海藍天吹吹風,出去走走吧,其實好地方一生都看不完,別窩在家當懶蟲!
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篇8
清明時節,我們去郊外的田地里享受了摘草莓的樂趣,去大山上感受了星星點點的春意。清明一大早,我們先去紅石崖摘了草莓。在路上,我不停地運轉大腦,在想:摘草莓到底是什么感覺呢?一下車,我便緊緊跟在導游后面鉆進了大棚里,低頭尋找可愛的小草莓們。
哎,怎么沒有?只見地里茫茫一片白嫩的草莓花,一點紅艷都沒有。我著急了,探頭探腦找得更仔細了,終于在幾片葉子的下面,發現了一個孤單的草莓。它矮矮的,小小的,有點兒營養不良。我氣壞了:這還怎么吃草莓啊?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呀!
這時,傳來了媽媽的聲音:“這兒的草莓多!”我連忙跑過去,低頭一看,哇!這么多草莓在底下“埋伏”著呢。它們一個個嬌艷欲滴、小巧玲瓏,三兩成群地在“綠葉傘”下美美地睡著覺呢。我伸手摘下一個扔到嘴里,清甜的果汁在嘴巴里竄來竄去。吃完后,仍是余味無窮。我“吃興大發”,把一個個大小各異草莓,全都塞到我那味蕾發達的嘴里。那甜味,真是甜到心頭嘍!我邊與草莓們玩著捉迷藏,便毫不留情的吞食它們,直到吃得肚肥腸滿,才心滿意足地上了車。
接著,我們又奔赴珠山森林公園,開始了游山玩水。
“累死我了!”盤山公路剛開始爬,我就發出了這樣的哀嚎。我的頭暈暈乎乎的,像是塞了一團泥漿,走的步子也是慢吞吞地,恐怕烏龜來了,也比我爬得快呀!
在路邊經過一陣養精蓄銳之后,我又活力四射了。步伐一點點加快。終于,我帶著疲倦到了山腰。
一片清澈的湖水映入眼簾,湖水平靜如鏡,宛如仙女照鏡子時掉下的一片玻璃。湖水不知被誰抹上了一片濃濃的藍綠色。我在湖邊悠閑地打著水漂。隨著一個個水漂散開,我的勞累也煙消云散。在這里,在這個青山環抱的地方,我感覺仿佛在做夢,身子似乎飄在了天上……
最后,歷經了“千辛萬苦”,群山之巔終于踩在了我們腳下。風在耳邊呼嘯,我的心也飄了起來,望著遠處的山,遠處的湖,我心曠神怡,一次次放開喉嚨對著遠山大聲地呼喊。
初春的山山水水,喚醒了我冬眠的心靈,我要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在春天里茁壯成長。
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篇9
今天是清明節,爸爸、哥哥和我一起到鄉下祭掃。我們祭掃完畢,爸爸帶哥哥和我到九龍瀑踏青爬山。
九龍瀑有三個大瀑布:白龍瀑、青龍瀑、飛龍瀑,還有九個小瀑布,是一個還沒有開發的景區,游人很少。我和爸爸、哥哥,沿路上行,石板路兩邊的小草吐露新芽,嬌嫩而充滿生機;不知名的小野花競相開放,爭搶春天的美麗;似曾相識的喬木,干枯的枝條上冒出三四片小芽芽,油綠油綠的。
我們看著風景、聽著水聲、聞著大自然的清香,不知不覺就到了九龍瀑的最高點:飛龍瀑。沒看到飛龍瀑,我先聽到一聲聲水落下的碰擊聲,放快腳步,飛龍瀑就在眼前,抬頭望去,有四十多層樓那么高,讓我想到了唐朝詩人李白的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走近觀看,瀑布像一面銀色的流動的屏風,霧氣縈繞在臉龐,像霧、像煙、像塵,涼涼的,有種爽爽的感覺,我爬山的勞累一下子煙消云散。
這是一次讓人難忘的清明節,不僅祭拜了先祖,也讓我領略了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
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時間過得飛快,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有到了。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帶酒食果品,紙錢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
今年清明這一天,天氣特別好,可不像詩句上說的那樣。那天我起了個大早,因為我們一家人要一起去掃太爺爺的墳。剛出門時,感覺心情特別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剛出籠的小鳥,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上山掃墓。可從大人的表情上看,可沒我這么高興,也許是去掃墓的原因吧。
在山腳下,我覺得和別的上沒什么兩樣,可到了半山腰可就不一樣了。那里雜草叢生,雜草高出了我一個頭。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太爺爺的墳墓前,在墳墓的周圍到處是一些樹枝和雜草,它們仿佛懂得掃墓人的心情似的沒有生機。
我們先把墳墓的周圍的草除一除,接著在墳墓上用些小泥塊壓上黃紙,擺上供品,點上香,我們輪流給太爺爺磕頭。爺爺在墳前念念有詞,報告著這一年來家里的大事,還請太爺爺保佑全家平安。我想:在此長眠的太爺爺一定聽到了我們的話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會保佑我們的……
最后,我們在墳墓前的空地上把紙錢燒了,等燒完了還用帶來的水滅了火星。因為太爺爺墳前有一座涼亭,我們就坐在涼亭里吃東西。爺爺還把吃完的蛋殼撒在墳墓上,我好奇地問:“爺爺,為什么要這樣呢?”爺爺說:“表示祖先和我們在一起啊!”死人明明就在這嘛,怎么會和我們在一起呢?也許他活在爺爺的心中吧!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最后爸爸再檢查了一遍,我們就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說有笑,心情非常輕松。回來時我想:原來清明節是表示對先人的懷念日,也是家庭團聚,也是踏青賞春的好機會。
今年的清明節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明年我一定再來掃墓。
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已斷魂。”里面的“行人”正是去旅游。清明,草長鶯飛,百花爭艷,是旅游的最佳時期。他既沒有七月那樣酷熱難熬,又沒有九月那樣一片凄涼,蕭寂,也沒有一月那樣酷寒難耐。于是,決定去新建的清音公園去玩。
清音公園坐落在新泰市旁,與清明湖只隔一大壩。清音公園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清晨的霧還未消散。門邊有幾顆迎客松它伸出猶如巨臂般的枝杈,向我們伸著手,歡迎我們的到來。
公園里有十幾個大小不同的湖泊。小的呢,全石以為底,卷石底以出。譚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撤,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乎,似與游者相樂。頗有詩意,比起三峽水庫來也毫不遜色。大的湖泊也別有一番風趣。一會兒,陽光撥開了云霧灑向了綠地。樹兒的枝杈伸向湖泊,倒影在水中,露珠欲墜未墜,燕子橫斜而過,形成一幅優美的畫面。我趕緊拿出相機,拍下著優美的畫面,作為永恒的回憶。這才發現,霧后,眼前的景物更加美麗,看得更遠,更清楚。樹木錯落有致,參差披拂。樹尖上有幾只鳥兒在筑巢;有一些鳥兒在樹枝上歡快的歌唱;小朋友們在樹干上亂刻亂畫;樹下冬青倚著大樹熟睡了。公園周圍有十幾棵柏樹,筆直,挺拔,好一個“雄赳赳,氣昂昂”的硬漢,就像戰士守衛邊疆一樣。啊!能在清明日去清音玩太好了!
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篇12
今天是清明節,媽媽說要帶我去踏青,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媽媽騎車帶著我,我們便高高興興地出發了。
今天的天氣真好,陽光暖暖的,風兒柔柔的,藍藍的天空萬里無云。在路上,我和媽媽有說有笑,高興極了。剛到野外,我就看到了一叢桃花,它們含苞欲放,從遠處看,它們顯現出來的是暗紅色,像天邊的晚霞一樣好看。
又走了一會兒,我們下車步行,我看到了嫩綠的小草,那些小草在微風的吹拂下好像在和我招手。我們來到公園的湖邊,湖面上波光粼粼,非常耀眼。我們向前走了走,看到了一叢叢的黃色的迎春花。它們面向著春風,面向著太陽,面向著我的臉龐,好像真的在歡迎春姑娘的到來。之后,我們又欣賞了北方很少見的玉蘭花。它們怒放在枝頭,沒有綠葉的陪伴,嬌嫩的花瓣迎著北方還有些涼意的春風,是那么的堅強。藍天下,白色的玉蘭是那么嬌美,粉色的又是那么鮮艷,不由得讓人心生幾分敬意。
返回的路上,我還看到了好幾株早開的桃花。它們擠在枝頭上,一簇一簇的,非常好看。在花與花之間,還有幾只小蜜蜂在不停的飛著,久久不肯離去。我想:蜜蜂一定是被這美麗的花兒吸引住了。遠處,一群小朋友正在放風箏,一只只五顏六色的大風箏也競相在藍天上“開放”了。
這次踏青真有意義,既讓我體驗了踏青的樂趣,又觀賞了這么美麗的風景。
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篇13
4月5日這一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關于這個節日,還有一個感人肺腑的傳說呢。
相傳在兩千多年前,晉文公感恩于介子推的“割肉奉君”,想封他做大官,但介子推每次都拒絕了。最后,竟然為此自愿燒死在山中。他留下血書提醒晉文公要做一位賢明的國君。晉文公為了紀念他,將這一天定名為“清明節”。現在,“清明節”已經漸漸演變成為了人們紀念去世的祖輩的一個重要的節日。
這一天,家鄉的人們不論工作的地方有多遠,都要趕回村里,扶老攜幼,一起去上墳。我也和爸爸做好了準備,跟著他們出發了。首先去祖墳。祖墳離著我家的墳地有好遠,我們在老人們的指點下先后祭拜了后土神,開山老祖,以及我們這一支的老祖宗。然后轉道到另一座山去祭拜我的老祖和爺爺、奶奶。祭拜的時候,先將扁豆、豆腐、扣肉、米飯、茶、酒、水果供在墓碑前,點燃三柱清香,燒點紙錢,然后三叩九拜,祈求去世的祖輩們保佑他的子子孫孫們一年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這一天,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不但能見到出門在外的叔叔嬸嬸,還能見到可愛的表弟表妹。一路上,大人們有說有笑;而我們則一路拈花惹草,追逐打鬧。清明節變成了親人碰面,小伴聚首的佳節。我想:去世的先人們最樂意見到的,也正是這種子孫滿堂,其樂融融的情景吧?
這就是我的家鄉“清明節”的習俗。
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篇14
清明節又來了,一家一郊外踏青。
一大早,就了,車子在鄉間彎彎曲曲的小路上行駛著。不一會,就在清澈的小河邊停了。我和一下車就飛快地跑到草。小草長得好高了,整整齊齊的,蔥綠,我和在上面打滾,壓在身下的草兒厚厚的、軟綿綿的,睡在地毯上,舒服極了。河邊長著一排排樹,細看,綠芽脫掉了外面褐色的外衣,搖頭晃腦地趴在枝條上。遠遠望去,柳芽兒像給柳樹披上一層細紗。長長的柳條地拂動地河面上,蕩起一波波細紋,嚇得小魚兒直向水鉆去。
小河的旁邊是莊稼地。地里長著綠油油的麥苗,微風吹過,泛起墨綠的麥浪,我了麥子豐收的景象。麥田中間還夾著油菜地。油菜長出了高高的菜苔,菜苔上冒出了花朵,盛開了,引來一群蜜蜂和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花骨朵裂開了,露出一抹黃,也急著要為春天獻出一分美。
田野的后面是一排整齊的村莊。在村子旁,看見一群孩子[來源]在快樂地追逐著。我正看得入神,聞一股撲鼻的香味,我四下,農戶的屋后長著桃樹,樹上開著粉紅的桃花,這香味隨風飄來的。我驚喜,滿園的桃花,聞著滿園的香氣,不由地陶醉在燦爛的花海里……
隨后,一群孩子跑來邀請我和一起玩,我高興地加入了,在田野間的小路上追逐、打鬧……在燦爛的陽光下,盡情享受這美麗的春光。
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篇15
有句古詩說得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話生動地描寫了清明時節的景象。清明是每個人祭掃親人的日子。然而,我們的親人是誰呢?就是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們。所以今天下午,我校全體六年級師生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了雙鳳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
這一次的外出與平常有很大不同,所以心情也不再是那么興奮了,而更多的是莊嚴和哀痛。
經過一番顛簸,我們來到了烈士陵園。一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碩大的石碑,上面生動的刻畫了戰士們在戰場上沖鋒陷陣的畫面。這又讓我想起了當年那段戰爭歲月,無數革命前輩,為了共和國的誕生,和敵人英勇作戰,有許多戰士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在老師的帶領下緩緩地走到了寬闊的廣場上,在寫著“革命前輩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的紀念碑下,我們全體師生舉行了隆重的祭掃儀式。從朗誦到宣誓,每一句真摯的話語都代表了我們對革命烈士們的無限崇敬和懷念。接著,我們繞著位于陵園中心的圓形烈士墓走了一圈。這里長眠著二十四位烈士,有的連姓名都沒留下。我的耳畔傳來陣陣低沉的哀樂,輕輕的,每一個同學的腳步都是輕輕的,生怕吵醒了已經“熟睡”的烈士們。我們為烈士們獻上了自己動手做的小白花,花朵雖小,也不精致,卻代表了我們的心意。最后,我們來到了歷史博物館,它為我們展示了無數烈士們的感人事跡與生平簡介,為我們陳列了烈士們的光榮證明和遺物。雖然他們可能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但他們都監守著自己的崗位,為祖國、為人民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在即將離開的時候,我被門口一塊不大的石碑吸引住了。上面刻著毛澤東主席親手寫的八個大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不就是描寫了所有犧牲了的革命先輩們嗎?
走出烈士陵園,我感慨萬千。讓我們共同繼承先輩遺志,珍惜眼前的大好時光,努力學習,積極向上,長大為祖國作出自己的貢獻。
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篇16
踏青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由于清明節祭祖活動往往在郊外進行,人們便把祭祖掃墓和郊游踏青結合起來,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于是踏青成為清明節的習俗之一。
“最是一年春好處,清明踏青正當時”。雖然綿綿的春雨下了一夜,渲染了幾分迷蒙黯淡的氣氛,但仍未阻擋我們全家去長壽湖踏青的腳步。
一下車,滿眼的春色讓我目不暇接,令人心曠神怡。瞧,遍地的郁金香五顏六色: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有的剛抽出花骨朵,有的含苞欲放,還有的綻開了笑臉拼命地怒放,真是千姿百態,美不勝收!再定睛一看,郁金香的花瓣呈橢圓形,中間是黃澄澄的花粉,還豎立著一根根又直又細的花蕊呢。我情不自禁地湊近花朵嗅了嗅,那淡淡的花香使人陶醉。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像是給大地鋪上了華麗的織錦。微風徐徐,花兒舞動著纖細的身姿,連連點頭。仰頭一看,啊,不計其數的風車隨風旋轉,宛若一朵朵流動的五彩花。
午后,我們來到長壽古鎮一覽風光。沿著河堤蜿蜒前行,腳下那堅實厚重的青石道路,不知丈量著多少歲月的痕跡。眼前是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房屋,房頂由無數瓦片蓋成,層層疊疊,四個小角還翹了起來。墻面由灰蒙蒙的磚塊砌成,古樸典雅,別有韻味。陽光灑在清澈的小河里,河面上頓時波光粼粼,泛起一圈圈細小的波紋。那小橋流水,旋轉的水車,吐芽的垂柳,使小鎮顯得格外清幽美麗。
“南國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清明踏青,我樂,我盼!
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篇17
今天是清明節,一大早天空中飄起了毛毛細雨,真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開車去盱眙游玩.盱眙離南京有100多公里,是龍蝦的生產地.為此,人們又將盱眙稱之為蝦都.一路上,道路兩旁開著金燦燦的油菜花,遠遠望去就像一片片金黃色的地毯.
目的地到了,我們一起走進了盱眙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
我們走到小河邊,看見一群鴨子在水里歡快的游來游去,它們只要發現食物,就一個猛子扎進去把食物吃掉.還不時"呷呷"的叫幾聲.
來到了孔雀園,還沒進門就聽到孔雀"哦哦"的叫聲,循著聲音我們穿過了一片竹林,發現遠處有一群人圍在那里,我想:那兒一定有孔雀.我們走到那里,果然發現這兒真的有一群孔雀.人們在給它們喂食拍照.就在這時,有一只雄孔雀好像為了迎接我們的到來,展開了它那美麗的羽毛.孔雀開屏了,游客們紛紛按下快門,拍下這美好的瞬間,爸爸也不失時機給我拍了幾張照片.
出了孔雀園,我們來到山腳下,又聽到了"咩咩"的叫聲,只見那兒有一群山羊在歡快地吃著嫩草.
最后我們來到一座浮橋上,這橋有幾十米長,十幾米高.一開始我很緊張,看著橋下的流水,不敢過去.在媽媽的鼓勵下我邁出了第一步.走了幾步后,我終于戰勝了心中的恐懼,走過了浮橋.我不禁為自己的勇敢而感到驕傲.
來到了蝦都,那當然要一品龍蝦為快了.到了飯店,點了龍蝦和當地的特色菜.我們按照當地的歌謠吃起了龍蝦:抓起龍蝦鉗,品嘗龍蝦味;抓住龍蝦腰,撥開龍蝦頭;吸掉龍蝦黃,撥開龍蝦腹;拽下龍蝦尾,吃掉龍蝦肉.不一會,我們就把美味的龍蝦統統消滅光了,那鮮美的滋味讓我至今回味.
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篇18
清明時節,我把作業、學習統統扔掉,去郊外的大山里享受了挖竹筍的樂趣,還感受大山上了星星點點的春意。
清明一大早,我們先去仰義山上挖竹筍。在路上,我不停地運轉大腦,在想:挖竹筍到底是什么感覺呢?一下車,我便緊緊跟在爸爸后面鉆進了竹林里,低頭尋找可愛的竹筍們。
哎,怎么沒有?只見地里茫茫一片的土,一點綠色沒有。我著急了,探頭探腦找得更仔細了,終于在幾片葉子的下面,發現了一個孤單的竹筍。它矮矮的,小小的,有點兒營養不良。我氣壞了:這還怎么吃竹筍啊?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呀!
這時,傳來了媽媽的聲音:“這兒的竹筍多!”我連忙跑過去,低頭一看,哇!這么多竹筍在底下“埋伏”著呢。它們一個個翠流,三兩成群地在“綠葉傘”下美美地睡著覺呢。我連忙挖出幾個最大的竹筍,直到袋子裝不下為止,才心滿意足地上了車。
接著,我們又奔赴山上的森林公園,開始了游山玩水。
“累死我了!”盤山公路剛開始爬,我就發出了這樣的哀嚎。我的頭暈暈乎乎的,像是塞了一團泥漿,走的步子也是慢吞吞地,恐怕烏龜來了,也比我爬得快呀!
在路邊經過一陣養精蓄銳之后,我又活力四射了。步伐一點點加快。終于,我帶著疲倦到了山腰。
一片清澈的湖水映入眼簾,湖水平靜如鏡,宛如仙女照鏡子時掉下的一片玻璃。湖水不知被誰抹上了一片濃濃的藍綠色。我在湖邊悠閑地打著水漂。隨著一個個水漂散開,我的勞累也煙消云散。在這里,在這個青山環抱的地方,我感覺仿佛在做夢,身子似乎飄在了天上……
最后,歷經了“千辛萬苦”,群山之巔終于踩在了我們腳下。風在耳邊呼嘯,我的心也飄了起來,望著遠處的山,遠處的湖,我心曠神怡,一次次放開喉嚨對著遠山大聲地呼喊。
初春的山山水水,喚醒了我冬眠的心靈,我要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在春天里茁壯成長。
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篇19
清明節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更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從我有記憶起,就覺得清明與其他節日的不同,至今還充滿迷惑。
記得去年的一個星期一的早上,正值清明節,媽媽又帶著來到太爺的墳前,開始,媽媽把火紙拿出來,點燃了放在太爺的墳前。然后,給我了兩三支香和一對蠟點燃了,我又像以前一樣,深深的鞠了三個弓,再跪著磕了兩個響頭,雙手合在胸前心里默默的念著:太爺保佑我學習進步,全家幸福平安。做完這些,媽媽又叫我去拿來掃帚,我拿了兩把,媽媽便問我:“你拿兩把干什么呀?”我說:“今年我也要給太爺掃墓。”媽媽笑了,又說:“孩子長大了。”說完,我們便掃墓了,我輕輕的掃著掃著,掃去了黃樹葉和剛才的火的灰。
我在回家的路上,我心想,清明節是怎么來的呢?為什么要燒紙化錢,這不是迷信嗎?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從他她的講解中,我才明白:這是為了紀念于兩千多年前的既忠又孝的介子推,清明節發展到現在主要是通過這一儀式表達對先祖的懷念。以此傳承中華民族孝的美德。
作文清明踏青怎么寫篇20
今年的清明,只做了兩件事:掃墓、踏青。
掃墓是和外婆外公去的,在南山上的一處公墓。置好必備的香燭瓜果后,幾個人圍在小小的墓碑前把撕過的紙錢投進那跳躍的火焰中去。劣質的黃色紙錢多得仿佛撕不完,外婆絮絮叨叨著那些過去的瑣事,時而說到有趣處那火光還會倏地一跳,濺出幾粒火星子來。或許是天氣的緣故,不過我更愿意相信那是真的有人泉下有知。每次掃墓,家里人都會多準備點紙錢燒給公墓里并不認識的“左鄰右舍”,小的時候我曾問起緣由,外公笑著說——幾家住得近,大家都多燒點錢,打幾圈麻將也方便。啞然之余,我心中竟憑空生出一股溫馨。掃了墓,從高高的樓梯上往下走,我一路瀏覽著石梯邊的墓碑,那些黑白照片里并不乏意氣風發的年輕人,甚至有幾個同我一般大的菁菁學子,他們已與世長辭,而我即使此刻活蹦亂跳鮮衣怒馬鮮活如斯,生命也有一半的可能在下一秒終止,以我所無從料想的方式。或許正是從此時起,我才開始理解“黃粱一夢”的真正含義。
清明的后一天,和媽媽去農村踏青。我們去的是真正的農村,有兇神惡煞的土狗等著咬你,有因為下雨而滑了我好幾跤的泥,有漫山漫谷無邊無際的梯田,也有喜歡抽點葉子煙貪點小財的農民,還有半匹山的杏花。去那里看杏花次數也不少了,和爸媽一起去過,和朋友一起去過,也和八口之家一起去過。這次只是和媽媽兩個人,油然而生出一種“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感慨。
杏花是隨著小雨一起落下來的,落得芳菲纏綿,春光旖旎,不知是雨打下了杏花還是杏花上沾的露珠成了雨。我曾多次和媽媽爭論“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到底是指“杏花雨,楊柳風”還是“夾雨杏花瓣,隨風楊柳絲”,然而此時,我們都選擇了偏向后者,若是柳絮楊花沒有這樣的和風細雨相伴了,定會美感頓失。說到底,人生的百年甚至抵不過桃李的久遠——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我們從來不是自己所以為的哪件物品的擁有者。世界不會因為誰的逝去而改變,恰如春天不會因為花的凋零而消失,每個春天開出的花,都是不同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