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中秋節作文
作文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好作文能夠提高語文水平,包括閱讀理解、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等方面。沒中秋節作文怎么寫才規范?下面給大家分享沒中秋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沒中秋節作文篇1
一年中不知有好多好多的節日。有那熱鬧的春節,有那肅穆的清明節,有那歡快的兒童節,也有那歡慶鼓舞的國慶節而我最愛那象征全家團圓的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日我國傳統的中秋節。因處于秋天的中間,故此名。在這一天天上的有一輪皎潔的明月,形如玉盤一樣非常圓,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圓?之美稱。我國民間把圓當作團圓的象征,把中秋節作為家人團聚的日子,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
農歷八月,天高氣爽,許多的莊稼都已經收獲了,中秋節也是人們慶賀豐收的節日。每當中秋之夜,人們一邊欣賞玉盤般皎潔的明月,一邊吃月餅、水果,家家戶戶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據說這月餅還有一段非凡的來歷了:
月餅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制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唐代,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在中秋節不僅有吃月餅的習慣,還有賞月背詩的習俗。當人們吃過晚飯,大家都集聚在庭院活陽臺上,熱熱鬧鬧的享受天倫,欣賞著皎潔的明月,隨后背誦帶月的詩歌,一派人間圣景。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杜甫的?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更是千古絕倫……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節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沒中秋節作文篇2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迎來了我們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中秋節的時候,每個人都會賞月、吃月餅。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于明代。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于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起義響應。起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一舉__明朝。于是朱元璋決定,每逢中秋月,必須吃月餅。就這樣,中秋節和月餅成了華夏子民血液中不可抹去的一部分。
今天中午,我們來到阿姨家吃飯。哇!中午的飯菜好豐盛呀!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有排骨玉米湯、鴨舌,還有新疆特色——麻辣雞和大盤雞!真是美味可口啊!享用完大餐,我和妹妹玩起了“嫦娥奔月”的游戲。
不一會兒,夜幕降臨,一輪明月高高懸掛在空中。皎潔的月光照耀著大地,又給花兒們披上了銀灰色的紗裙。我望著月亮,好像月亮公主的臉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幾朵灰白色的薄薄的云
繞在她身邊,猶如仙女跳舞。瞧!那美麗動人的嫦娥,活潑可愛的玉兔,仿佛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
欣賞完月亮的美麗,我又回到了餐桌旁,繼續享用著海鮮宴、水餃和月餅。這一餐,吃得我肚子都圓鼓鼓的了。
今年的中秋節我很快樂!我愛中秋!你呢?
沒中秋節作文篇3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以前學校過的中秋節。
我媽媽是家委會會長,她帶領家長提前一個月就準備中秋節的節目,有皮影戲、做月餅、做燈籠,拜月神、摸秋,而最有意思的是家長們演出的真人版嫦娥奔月。我最喜歡的就是做月餅和看家長們演的真人版嫦娥奔月。在這一天,家長們早早的穿好古裝帶上假發化好妝,在布置好的舞臺上表演,我們在下面津津有味地觀看,同學們在下面傳出一陣陣喝彩聲,在演出之前家長們要排練一個月呢,真不愧是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呢。有的家長做導演、有的做劇務、有的負責做道具,我媽媽可是女一號她演嫦娥。媽媽在上面演得特別入戲,她調笑自己是史上“最老的嫦娥”,惹的同學們哄堂大笑。
你知道摸秋是什么嗎?
摸秋就是讓我們每個小朋友準備一樣根莖類的蔬菜或者水果代表“秋天的果實”,帶到老師那里,老師會把帶來的果實集中到一個大毯子上,用布蓋上然后讓所有的小朋友圍成圈,老師開始唱歌謠:“小朋友們一起來摸秋啊。我們摸一摸豐收的秋天吧……”當歌謠停止時,就會在圈里面按年齡從小到大叫小朋友來布下面摸果實,模出來大家都會驚呼笑成一片,然后把摸的果實帶回家讓媽媽做成菜。
做月餅是學校每年中秋節必做的事,月餅外面通常是有面皮,里面子各種果仁或果脯,花生、芝麻、或者肉、蛋……老師手把手的教我們怎么包月餅,大人們不亦樂乎地跑前跑后和我們一起做月餅,烤好的月餅老師讓我們每個小朋友都可以帶回家,吃自己做的月餅真的開心極了。
緊接著,我們還要做燈籠,都是用我們自己畫出來的紙做的,最后是拜月神,我們對著初升的月亮,擺好供桌,在老師帶領下行古代的禮儀拜月亮。
快樂的中秋節就在拜月中結束了,每一次中秋節我都無比懷念在學校過的中秋節!
沒中秋節作文篇4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于到了!這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里,我們可以品味好吃的月餅,晚上還可以賞月呢。還能提著花籃到桂花樹下拾撿香氣迷人的落花。甭提多快樂啦!所以每年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都會到外婆家,和外公、外婆團圓過節。
豐盛的晚餐過后,我們全家把桌子、椅子擺在桂花樹下,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喲!桌子上擺放的月餅可真多!有豆沙味的;有水果味的;有五仁味的;還有火腿味的……月餅的顏色是金黃金黃的,形狀是圓圓的。據說,吃月餅是象征著全家團團圓圓。我和弟弟迫不及待地打開一個,津津有味地吃著,那味道香甜可口。弟弟大口大口地吃,口水都流了出來,媽媽笑著說:“慢點吃,別噎著了!”弟弟抹了抹嘴角,做了個怪臉。我們開心地笑了……我們又立即給外公外婆送上一口,外公外婆品嘗著,也開心地笑了!
時間過得真快,又到了中秋節每家每戶最期待的賞月時間了。月亮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從云朵身后探出頭來。月亮微笑著,和我們對話,給我們無窮的美麗與想象。看!美麗又皎潔的月亮像一輪玉盤嵌在深藍色的天幕中,又像一個圓圓的大月餅。瞧!圓月中的嫦娥姐姐正在與玉兔溫馨地講著故事,我好羨慕呀!我和弟弟像往常一樣,大聲地對月亮姐姐說:“月亮姐姐,祝你生日快樂,永遠美麗!”
正在與外公外婆喝酒聊天的爸爸給我們講了“吳剛伐桂”的故事:“月亮上有一顆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宮,令他在那兒伐樹。吳剛砍一年,才從桂花樹上砍下一片葉子。葉子從天上掉到人間會變成金葉子,金葉子會落在人間最勤奮的人家門口,誰家得到金葉子,誰家就會富起來。所以你們長大了,一定要勤勞,勤勞就是財富。”聽了爸爸講的故事,我仿佛看到那桂花葉子正飄飄悠悠地從樹上落下,落到我家的門口。因為我家祖輩、父輩都是非常勤奮善良的喲!
今晚的月亮真園真亮,好期待明年的中秋節啊,希望每年我們家都這樣和和美美的聚在一起!
沒中秋節作文篇5
中秋節,是我國古代傳統節日,每到中秋節,親人們都會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親人們聚在一起,有說有笑,過著美好快樂的中秋節!
在中秋節的前一個晚上,我躺在床上,心想,明天就是中秋節了,明天媽媽她們會怎么過中秋節呢?我帶著好奇地心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媽媽已經買了好多種口味的月餅,有五仁的、有豆沙的、有蛋黃的、有蓮蓉的……。我對媽媽說:“媽媽,今天外婆她們會來嗎?”媽媽說:“會來,我們準備一下,等外婆她們來后一起過中秋節吧!”我說:“太棒了!”說完,我和媽媽就去準備東西了!過了半小時,外婆她們終于來了!
到了中午,媽媽叫我們吃飯,我一看,今天中午的飯菜真得太豐富了,有燒雞、有烤鴨、有牛肉、有青菜、還有我就愛吃的蝦,我“大開殺界”吃了許多東西,還加了一大碗米飯,吃的肚子鼓鼓的,打了幾個飽嗝!大家看著我這樣哈哈大笑!我們都異口同聲地說到:“太美味了!”飯后,外婆她們坐在那里閑聊,媽媽拿了些水果出來,我因午飯吃得太飽,已經吃不下水果了,便偷偷地溜回房間,等他們吃完我才敢出來。
晚上,媽媽拿著幾個月餅和柚子放在盤子里拿到陽臺上說:“晚上,要用月餅和柚子來回憶在月球上孤獨的嫦娥。說完就對著月亮說起了祝福語!
中秋節,真是一個美好的節日,我非常喜歡它!
沒中秋節作文篇6
今天是中秋節,中秋這個節日始于唐代,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
我們家的中秋節一般都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還有又大又香的月餅,今年的中秋家宴,我們家有十五口人參加了,有太爺爺、太奶奶、姥爺姥姥、小姨們,還有我和爸爸媽媽,熱熱鬧鬧的。
家宴的主持人是小姨,小姨祝大家節日快樂,祝我們全家身體健康,還請太爺爺講了話,可是我著急吃月餅,看著桌上的月餅,我迫不及待地想吃,但是媽媽阻止了我,因為宴會還沒開始,太爺爺還在講話,可是我都餓了呀。
今天的飯菜非常得豐盛,有魚、有蝦、有我喜歡吃的炒絲瓜,還有韭菜餡兒餃子呢,終于吃到了月餅,月餅跟以前的沒什么兩樣,但是我吃到了一塊兒新奇的月餅,居然是糯米做的皮兒,這叫冰皮月餅,廣東風味,皮兒吃起來糯糯的,一股奶香味兒,我還吃到了椰蓉餡兒的,又甜又香。
這次的中秋節團圓飯比以前的還要熱鬧隆重,中秋節是個團圓的節日,雖然今天還有些家人沒能來參加,但是我們擁有同一個月亮,過同一個中秋,祝大家中秋快樂!
沒中秋節作文篇7
大家常說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節對于離家在外的游子們來說實在傷感,難得一見的明月和孤獨的身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添惆悵!我猜就因為這個,才使中秋佳節和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傳說聯系了在一起,可我今天要講的不是嫦娥奔月這個傳說,而是:觀月、賞月、拜月和嘗月!
每年的八月十五,我們都會看到,黑色的夜空,猶如一塊黑色的屏幕。一輪明月就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上,著涼了漆黑的世界。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泄的清流,注滿大地。天空中,云很淡,風很輕,月亮像個大玉盤。如果您注意看,就會發現:月亮深處似有一女子懷里抱著一只兔子,看著一男子掄起板斧再砍那株永遠也砍不倒的桂樹。這一幕讓我仿佛又看到:那個思念丈夫的嫦娥和日復一日辛勤工作的吳剛正在一邊吃著月餅,一邊思念親人,真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呀”
每當中秋佳節到臨時,奶奶總會買一些蠟燭,在中秋節的晚上對著月亮點燃,并讓我對著月亮拜一拜。所謂的嘗月可不是吃月亮 ,而是品嘗月餅,品嘗各種各樣,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味道不同的月餅。我最喜歡的是豆沙餡和肉餡的月餅。
雖然說“月到中秋分外明” 這句話很傷感,但上一句就不同了——人逢喜事精神爽!祝各位游子快快回歸家庭,和家人一起過一個快樂的中秋佳節!最后,祝大家中秋快樂!
沒中秋節作文篇8
中秋節。根據目前所掌文獻來看,中秋(農歷八月十五日)成為節日,應在隋唐之時。中秋節,又名月夕、月節、端正節、八月十五、八月半、仲秋節、中秋節、團圓節。而此節日與道教信仰有關的信俗活動主要有拜月和祭土地神。
拜月,也稱祭月、禮月和供月,是一種禮拜月亮的信仰風俗。作為中秋節俗的拜月活動大體形成于唐代,但秋夕禮月則是古之有之。秋夕禮月即是在秋分的晚上祭月。民間信仰以月為月神,稱月神、月姑、月亮姑娘。道教尊稱月神為“太陰星君”,其圣號全稱為“月府結磷皇君妙果素月天尊”,其宮闕為垣下、素曜大宮。農歷八月十五為太陰圣誕。是月夜月升時,道教宮觀要設壇祭月。
崇拜太陰星君,在中國由來已久,在世界各國也是普遍現象,這是源于原始信仰中的天體崇拜。在太陰星君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生許多遐想,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個。傳說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因射九日,得罪了天帝,把他們貶在人間,后來,后羿得了西王母的長生不老藥,嫦娥偷吃后升天而去,住于月宮,就成了月神娘娘。《山海經》、《搜神記》等古籍中都記有此事。
此后,太陰星君就較普遍地為民間供奉。我國古代男女熱戀時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禱太陰星君。有些分離的戀人也拜求太陰星君祈求團圓。
我國有許多少數民族也盛行拜月的風俗,如苗族就有“跳月”的活動,青年男女在“跳月”中,尋求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永結同心。關于月亮的神話由來已久。
據《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月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文中說帝俊之妻常羲生下了十二個月亮。其實更多的則是關于嫦娥(妲娥)、蟾蜍、白兔、吳剛、桂樹的傳說。《歸藏》曰: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淮南子·覽冥訓》曰:“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妲娥(羿妻)竊之奔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又據《五經通義》說:“月中有兔與蟾蜍何?月,陰也;蟾蜍陽也,而與兔并,明陰系于陽也。”除了蟾蜍外,又有一兔。據《擬天問》曰:“月中何有?白兔搗藥。”可見月中月兔已為當時人們達成共識。后來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把酒問月》中就曾吟道:“白兔搗藥秋復春,妲娥孤棲與誰鄰?”說妲娥與玉兔共棲于月中。到了唐代,又有吳剛伐桂之說。段成式《酉陽雜俎·天咫》曰:“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于是月亮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為神仙境界,中有雄偉的月宮,美麗的嫦娥,可愛的白兔,高大的桂樹,英俊的吳剛。后來道教吸收了這一信仰,將其與太陽、金星、木星、火星、土星等并為“十一曜”,稱其神為"十一太曜星君"。封月神為“月府素曜太陰皇君”,俗稱“太陰星君”。
在中國民間,至今仍保存了八月十五(中秋節)拜月的風俗。一般以月餅、瓜果、豆腐作為供品,一些地方在祭拜時還要念《太陰經》和《太陽經》,以祈禱月神保佑全家興旺平安。
民間拜月的方式很多,或者向月亮跪拜,或供月光神榪,還有以木雕月姑為偶像者,但都是把神像供(或掛)在月出的方向,設供案、擺供品,拜祭之。《帝京景物略》、《帝京歲時紀勝》、《夢粱錄》等古籍均有拜月風俗的記載。至清代,拜月仍是一項國家祀典。
除祭拜月神信仰風俗外,還有祭祀土地神之舉。土地,古稱“社神”,為中國舊時信仰的村社守護神,即管理有限地面的神。《孝經緯》曰:“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闊不可盡祭,故封土為社,以報功也”。《禮記·郊犧牲》亦曰:“地載萬物,天垂萬象,取財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故教民美報焉”。春秋時即有祭祀土地神的儀式。祭祀土地神日期,稱為“社日”。秦漢以后,社日一般分為春社和秋社。道教形成后,吸收民間信仰,列土地神于神仙譜系之中。其經書中,亦稱太社神、土翁神、土母神等。而八月十五,正好是秋收之后,為謝神恩便祭祀土地之神,成為中秋節的活動內容之一。
沒中秋節作文篇9
在中國,不管男女老少,都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的習俗除了賞月就是吃月餅。
周四晚上,我們一家和叔叔一起去飯店吃飯。今晚的菜比平時豐盛多了,肉、魚、蟹、蝦都有,可以稱得上是一桌“滿漢全席”了!之后,我們吃著月餅,還一邊賞月。有首歌這樣唱:八月十五月兒明,爺爺為我打月餅。中秋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大最圓的,像白玉盤一樣,潔白無瑕。
第二天,我看了報紙和電視,才知道原來中秋節的晚上,我們寧波各個地方還有許多活動:淺水灣的賞燈會、天一廣場等好幾個地方都有表演的活動,把整個寧波的夜晚裝扮得五彩繽紛。“看,朦朧的月光下,12位身穿古裝的`‘嫦娥’,手提玉兔燈籠,漫步在天一廣場,在圓月、燈光、音樂噴泉的襯托下,仿佛仙女神游人間。這是天一廣場舉辦的‘嫦娥玉兔喜迎中秋’活動的一幕。”這段話是報紙上描寫的天一廣場晚會的樣子。再配上照片,我覺得昨天晚上天一廣場的活動一定非常好看,真可惜,我并沒有去。
這個中秋節過得真開心,可惜我知道有活動,所以并沒有去參加。否則,吃喝玩樂就全有了!
沒中秋節作文篇10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們國家傳統的節日----中秋節.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車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 回到家,就看到爺爺、奶奶已經忙綠開了:奶奶在包餃子,做月餅,爺爺在做菜.我就到街上和小朋友們玩.街上的人們也都在忙活著,相互招呼著,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最熱鬧的要數晚上了,等到月亮上來的時候,我們就在院里擺一張飯桌,上面放滿了月餅、瓜果、月餅大小不等,全家圍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表示全家團圓.大家坐在一起,說說工作,學習中事,嘮嘮家常事.......其樂融融。供完月神以后,奶奶就把最大的一個月餅切開,全家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塊,切的時候要從中心下刀,切成尖尖的長塊.月餅吃到嘴里酥酥的,甜甜的,使人回味無窮. 家鄉的風土人情就像長長的線,綿綿的絲,綰成一個結,它使我留戀忘返.明天我就要回太原了,我那激動的心情還沉浸在節日氛圍中……
沒中秋節作文篇11
有一首詩寫道:月到中秋分外明。吃過晚飯,我和爸爸媽媽、爸爸奶奶在小院里,一邊品嘗甜甜的月餅,一邊聊天賞月。
夜靜悄悄的。深藍色的天空,月亮好似圓盤,已不是平常的那種彎彎的小船了。它把一片片皎潔的光輝灑向大地。它不像太陽光那樣耀眼、奪目,只是將自己的光輕輕地灑向小院的每一個角落。
“爸爸,月亮上有沒有嫦娥和玉兔?”沒有,那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那里只有環形山和一些巨石。哦,我很失望。爸爸又問:那你知道嗎?全世界第一個登上月球的是誰?好像是阿姆斯特朗吧!我回答。對呀!
清風習習,我感到清爽怡人。一家人說說笑笑,讓人感到溫馨無比。
我看著那圓盤似的明月,體會著濃濃的親情,我的心好像長了一對翅膀,飛向那無垠的夜空。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夜,靜悄悄的,一陣涼爽的風穿過我的窗戶,輕輕地撫摸我的臉;我站在窗前,癡情地望著十五的月旁。
窗外,黑色的天幕上,稀稀落落的點綴著幾顆星星,他們害羞似地躲在云紗后面時隱時現,在群星的陪伴下,一輪滿月微笑著注視著人間,她的笑容是那么溫和,那么慈祥,在這樣的微風中,大地好像一個甜睡的嬰兒。媽媽回來了,買了一些月餅。我和媽媽一邊吃月餅一邊看美麗的月色,月光如水,水光如乳,每一片綠葉都披著夢的輕紗,每一朵鮮花都綻放著朦朧的微笑。草中不知名的蟲兒“唧唧”地響成一片,譜寫一曲“月光曲”。
珍珠一樣的露珠,伴著月色滴落下來,空氣里頓時充滿了一種醉人的芬芳。
中秋節的夜晚多么迷人啊!
沒中秋節作文篇12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也是個合家團圓的日子。每到中秋節,到處都會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今年的中秋節,因為天氣的種種原因,所以看不見月亮和星星。但是,這并沒有影響我們過中秋節那興奮的心情。夜幕降臨了,我看見天上有著許多冉冉升起的孔明燈。它們如同點點繁星,美麗極了!我也拿出了一個孔明燈,用紅色的`筆在孔明燈上寫了“愿望”兩個字。爸爸在孔明燈里點好了火。頓時,孔明燈里充滿了氣,我們便把它放了。孔明燈慢慢地升上天空,此時,我們閉上眼睛,心里想著各自美好的愿望。于是,它帶著我們的祝福和愿望消失在天空中。
在這個金秋的節日里,我衷心地祝愿那些保衛著國家和人民的解放軍叔叔,還有那些災區的小朋友們,跟你們說一聲:“中秋節快樂”!
沒中秋節作文篇13
“天上的月兒圓又圓,地上的餅兒甜又甜……”每當聽的這首兒歌時,就知道中秋節又來臨了。
記得小時候,每到中秋節,我都會特別興奮,因為能看到那么圓的月亮,一年就只有短暫的幾天。有一次中秋節,我默默地跟月亮許下了一個約定,那就是希望這個胖乎乎的月亮在每個中秋節都帶著滿臉的笑容再看我,而我呢,也要幸福的等著它到來。自從這約定成立了,我們一直都很守約。
可是,這一次,月亮失約了。
這一天,天陰沉沉的,外面下著傾盆大雨。雨水一滴滴的打在玻璃上,“啪嗒、滴答、啪嗒……”仿佛形成了一首動人的交響樂,使我的心情變得愉快。可當我看完日歷時,心情就變得沉重了。今天是中秋節啊!這種天氣,月亮還會出現嗎?恩,會的,肯定會的,月亮不會騙我的,說不定這雨到晚上就停了呢……想到這,突然被一個聲音道斷了,原來是媽媽。“星兒,今天要去外婆家,做一下準備。”“好!”我高興極了,外婆家是我過節最想去的地方,因為在那里,永遠是那么的快樂。
在去外婆家的路上,寒風刺骨,冷得我知道哆嗦。雖然在外婆家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洋溢著過節的氣氛,可是我覺得好漫長,簡直就是度日如年。
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回家的路上,比早上還要冷,可當時的我根本沒有顧及,找到月亮的急切與渴望,使我感受不到半點寒冷。環顧四周,卻沒有看到月亮,天上是烏黑一片,我仔仔細細的尋找著,不放過天上的任何一個角落,可是我了半天,連個月亮的影子也沒有找到。我有些沮喪,心想:月亮不會不來了吧?不,不會的,月亮肯定是還沒出來,或者是在跟我玩捉迷藏……我試著用各種方法來安慰自己。
躺在床上,我睜著眼晴望著外面,默默地等著月亮出來,等啊等,等啊等,可是我等了半天也等不到,我的眼皮開始變得沉重了,我終于進入了夢鄉。我做了一個夢,我夢到月亮來看我了。
我地對月亮說:“以后不要再失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