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
寫作文要善于挖掘所寫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閃光的地方,反復思考,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怎么才能寫好?這里分享一些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方便大家學習。
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篇1
人間四月天,芳菲飄零,細雨綿綿,有一個特殊的日子悄然而至。在我的記憶中,清明節總是蒙著一層哀傷,點綴清新的淡綠,有時映照在上面的是一張張笑靨如花。
記憶中的清明節是含淚的微笑。
那天清明節,大家到山上的陵園掃墓。待大家都出來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奶奶悄悄走開了,我不解的跟上去。奶奶又回到爺爺的墓前,她輕輕撫著冰涼的墓碑,喃喃道著一個個往事。天空變得暗沉,那千絲萬縷的雨,仿佛捻成根根的線,連接著奶奶與天堂的那端。她停止了訴說,在雨中,奶奶靜靜的站在墓前,雨和淚,也分不清了。良久,我喊了一聲,奶奶恍如夢中醒來,臉上是含淚的微笑。那微笑在我的記憶中,始終清新如初。
記憶中的清明節是舌尖上的春卷。
媽媽現將食材細細的切碎,然后放在鍋中小火慢煨,當她把裝餡的盆子端出來時,我早已等不及了,攤開春卷皮,貪心的將每一種料都放上一些,撒上蝦米,抹些花生醬,胡亂包起來就要往嘴里塞,可惜春卷皮被撐破了。媽媽無奈的看著我,嗔怪道:“看你,這么心急,我幫你包。”她幫我墊上一層皮,將里餡擺成長條狀,捏住一頭卷了一邊,將下邊的皮翻上來,再接著卷下去,一個秀氣小巧的春卷就做好了。甜酸香辣,在舌尖一觸即發,這是媽媽做的春卷啊!
記憶中的清明節是原野上的花開。
那天我陪著妹妹去公園玩。那時,杏花雨,楊柳風,泥土因雨的沖刷而變得松軟濕潤,醞釀著樸實醇厚的氣息。落英繽紛,飄落到“草色遙看近卻無”的一星淺綠上。參天的大樹,碧綠的苔蘚,蒼郁的灌木,又見枝條吐綠芽。沁人心脾的香甜味兒隨著清風四處彌漫。那美好春光就像清明節的暖色,也溫暖著我的內心。
記憶中的清明節,無數的畫面交織在一起,好象清明時節雨紛紛匯成的流水,在我心里,永不干涸。
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篇2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一般是在公歷4月5日前后,清明節有思念先輩、敬仰先輩的意思。清明節一般潮濕多雨,更是農民們最忙碌的日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清明節前后,天空總是下雨的,而且是朦朦的、連綿不斷的。清明前后也是農忙時期,也有這樣的一句農諺“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清明時節,是農民忙著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期,正所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清明節的前一天晚上,無論是外出的兄弟或者是在家的兄弟都會聚在一起,商量第二天清明節掃墓的事項。比喻說,什么時候去?有多少人去?分成幾個小組?要買什么東西去?這些都要計劃好,以便第二天能夠順利完成掃墓工作。
清明節的這一天,人們早早起床,吃好早飯,大約八點多鐘,親人們就會集中在祠堂里,各人都要帶上鋤頭、香燭等。準備出發了,遠路的人們騎上摩托車前往目的地。一路上,掃墓的人絡繹不絕,車子在路上疾馳,鞭炮聲在各個山頭上不斷響起,一縷縷輕煙籠罩在半空中。我們坐車來到山腳下,背起鋤頭,拿起香燭、鞭炮等向山上走去。一路上,滿山的野草、滿山的荊棘,我們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艱難,累得滿頭大汗。走了三十多分鐘才到祖先的墳墓,歇了一會兒,我們就開始動手。有的拿起鋤頭,有的拿起鐮刀,大家團結一致齊心合力,不一會兒工夫,就把雜草鏟除干凈了,接著就給祖先上香,燒紙錢,還要給祖先叩三個響頭,希望祖先保佑子孫后代平安、大吉,最后還放了鞭炮。
清明節不但是緬懷祖先,向祖先寄托哀思的一個節日。更飽含著希望我們后人能繼承祖輩們勤勞、節儉的光榮傳統的寓意。
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篇3
我的家鄉在雄村,每年清明節,爸爸都要帶我去老家掃墓,今年當然也不例外,我們全家早早就到了雄村的姑婆家。
“該要上山了”,爸爸叫道,我和爸爸、爺爺、奶奶一起走在上山的崎嶇小道上。在路上,我看見山路兩過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杜鵑花。它們一朵連著一朵,競相開放著,它們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我摘了幾朵,仔細一看,像一個小喇叭,在枝頭上擁抱著,非常漂亮,于是我采了一大把杜鵑花,想獻給我親愛的太奶奶。
到了墓地,我看到爸爸把墳墓上的野草用刀除去,然后又從籃子里拿出了幾個盤子,盤子里有長壽面、雞蛋、紅燒肉……,小盤子里還有糕點,還有幾只杯子裝了一些酒。我看見這么多好吃的東西,情不自禁地把手伸了過去,爸爸連忙阻攔說:“這是給太奶奶的貢品,不能吃。”我趕緊把手縮了回去,心里嘀咕著:“為什么不能吃?”爺爺笑著說:“就你嘴饞,來,幫爺爺把紙錢掛上去。”我爬到墳墓的頂上,找了一根又長又粗的竹子插在墳頭的中央,把紙錢繞在竹子上。紙錢在微風中隨風飄蕩,接著我們點了香,磕了頭,燒了紙錢,最后爸爸拿出鞭炮開始燃放,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墓地。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一個令人留意、令人悲嘆的節日。
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篇4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清明節,爸爸媽媽帶我回河南老家去掃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陽光燦爛,高速公路兩旁,有嫩綠的麥田、臘黃的菜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河南的清明節可隆重了,我們家的祖墳分布在風景秀麗的清源上,清明時節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山上一片熱鬧。大人們準備了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著,小孩們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后跟著,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處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得干凈了許多,接著還要把五顏六色的墓錢插在墳頭的新土中,并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的祖墳頓時面目一新了。
大人們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了許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后輩的孝心。最后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磕頭祭拜,有的口中還念念有詞呢,瞧,表哥念著:“祖先保佑,讓我高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還有更有趣的事呢,爺爺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過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筆就描,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原來這行字是留著給奶奶逝世后才能寫上的,我差點闖了禍,趕緊在爺爺墳前磕了四個響頭,大人們樂得呵呵大笑。
掃完了墓,我們都累壞了,下山的腳步一瘸一瘸的,但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清明節讓我對我們的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也密切了我和表哥表姐的親情。
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篇5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我們來到了烈士的墓前,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的英靈。
站在烈士墓前,我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們有的是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是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后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鋼鐵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竟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以摧枯拉朽之勢,宣布了蔣家王朝的滅亡,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面對你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彪炳史冊、萬古流芳!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成棟梁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先烈們永垂不朽!
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篇6
雨是清明最真的代表,雨亦是思念的載體,它載著千千萬萬的思念從天而降,雨落到土中,滲到土中深出,化作一滴滴甘露滋潤著地下人,那久旱的種子,那久旱的心。為他那久旱的心中萌上一顆思念的種子,讓他有百感孤獨的心長出一片綠野、讓他能與我們有著一絲一毫的牽掛,讓他心中有著一絲一縷的思念。
墳前的親人們固然是悲痛的,因為他們的親人離開他們而去,把他們的思念都帶上了天國。他們思念著……墳前的人也曾抱怨過、但他們卻始終也不明白地下人也正思念著他們啊!不明白地下人的痛!雨一直下,一絲,兩絲,三絲,形成一滴滴冰冷的水滴痛滴在小草上,最終變成地下人那苦苦相思的淚水,那不是小草在流淚!是地下人在流淚啊!這淚水晶瑩剔透,這淚水里飽含著相思之苦。世上最悲的事情也莫過于此了。明明思念卻不能相見。帶下人的淚水仍不斷地流著,在地下匯成了一汪相思的苦水。這汪苦水沖破限制,分成無數條支流,流到他親人的身邊,流到他家的院子,流到了他的家里……他的心中也有著無數的思念和牽掛呀!
在這無言的清明里,雨成了他們的相思的工具借著雨他們互相了解,借著雨他們互相安慰。使彼此的心里都能些許的安慰。使彼此的心里都得到對方的思念……
那漫天飛舞的相思雨。將世間中的人和他們所相思的親人融會在同一片天地中、把整個世界沉沒在了
思念之中。啊悲傷的清明!有誰能不被這思念雨所感化,被這場雨所洗禮的人,植物……都顯得多么的清晰,他們都顯出了自己內心最真魂!
正因為這場清明雨、把相思的人們都牽在了一起。
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篇7
地上漸漸騰起一片煙霧,遠遠望去,金黃的油菜花都氳在如煙似霧的水氣里。風兒輕輕地吹著,帶來遠處仿佛使人感到悲涼的抽噎聲……
我一片寂然,不一會兒我突然想起:原來今天是清明節,怪不得四處靜悄悄的,偶爾可聽到間斷的哭泣聲和鞭炮聲。清晨的霧在葉尖匯集著,一滴,兩滴,掉在了小河上,傳出了銀鈴般的響聲,雖然不是很大聲,但卻聽得格外清晰。
我想起了姥姥,緩緩地向田野走去,扒開擋在我面前的油菜花,踏著泥濘的小道一步一步向前走,雨水和霧水打濕了我的衣服。
我一激靈,驚喜地發現奶奶來了,帶來了蠟燭,我便和奶奶一起向著姥姥的墳地走去。很快的,我們便來到了姥姥的墳前。
我含著淚,低下了頭,滿懷深情地向姥姥三鞠躬!
雨又開始下了,蒙蒙細雨,好像在為姥姥哀痛,我的淚也隨著雨水從我的臉上落下,掉在了我的腳上。去年,我在姥姥墳前載的那一株小柳樹,已經長粗了,柳條垂著,很沒有精神,葉片上還掛著雨水,風把葉片上的雨水吹來下來,落到了姥姥墳前,好像也在為姥姥灑下祭祀的淚水。這時,奶奶上墳了,一陣鞭炮聲響后,奶奶拉著我轉身要走,我掙開手,又深深地鞠了三個躬。此時,我好像看見了姥姥的微笑。我默念著:姥姥,謝謝你的微笑,我會再來看您的,您等我……
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篇8
在每年春天草長鶯飛、竹筍開始從大地下鉆出來的時候,爸爸會開車帶我去老家過清明節。
我和爸爸、媽媽先爬上一座山,找到爸爸祖先的墳墓,把我們帶的東西放在那里。爸爸拿出魚肉等東西放在墳前,接著在小杯子李帶上啦酒,點上啦香,然后我和爸爸一起拜幾拜。
我問爸爸:“為什么每年都來上墳?”爸爸說:“今天是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我又問清明節是怎么來的,爸爸幫我在網上搜到啦資料,啦解到啦清明節的由來。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啦逃避迫害而流亡在外。有一次找不到一點吃的,這個時候隨臣介子推從自己德大腿割下來一塊肉,煮啦一碗湯給公子喝啦,重耳漸漸恢復啦精神。后來重耳當啦國君,重重賞啦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他悄悄地到綿山隱居。晉文公聽說后,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可是找到時介子推已經死啦。晉文公率眾祭奠,并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這就是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伴隨著一聲聲詩句入我耳蝸,我就知道,清明節又來了,這一個令人相思的節日又來了。
每次過清明節,我們全家都會出動——回到家鄉去過清明。
一下客車,我們第一件事總是到街上去買紙錢。買的時候我總是會想:又用錢買一大堆紙,最后還不是“沒用”燒了。哼!還不如給我買點吃的飽飽嘴福。唉!大人的世界真難懂。
之后那就是要“掛清”了,我看著那一個“牌子”那么大,出于好奇,我情不自禁的用手去碰了碰,可這一碰換來的可就是一頓爆“炒”了。
接下里,就是我與表哥開心的前奏了——燒紙錢。有的時候我們倆還會折一個紙飛機扔進火堆。父母這時看見了會瞪我一眼,我就會學著他們背上的表情如無其事的說:“希望爺爺在陰間有飛機坐。”
最后就是放鞭炮了,一放完,大人們一走,我就帶領著大姐與小弟去撿“余灰”,就是沒有被點燃的炮竹,撿完后,我們都會偷偷的跑到竹林里去玩,怕被大人們發現,又是一頓胖揍。
現在的我長大了,不會像紙錢那么調皮不懂事了。我知道了買紙錢的含義,“掛清”的意思,燒紙錢時的肅穆,撿鞭炮玩的忌諱。也會懷念逝去的親人和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們。
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清明節,今天是20_年_月_日,爸爸、媽媽帶我到福田公墓給爺爺、奶奶掃墓去了。
我們在家里準備了酒、點心,然后又去鮮花店買了菊花和百合,我們本來想買10支菊花,可鮮花店的阿姨告訴我們說:“給去世的人買菊花要買單數,不能買雙數”。所以我們就買了9支菊花,這下我又學到了一個小知識。我們買完花以后,爸爸就開車帶著我們出發了。我們在車上一路上看見了很多拿著鮮花的人,這些人大概也是去掃墓的,他們的神情都很嚴肅,可能也都在思念自己的親人。
我們挺順利的來到了福田公墓。福田公墓的環境特別好,綠樹成蔭,松柏環繞,鮮花盛開。我想,讓去世的人在這里安息吧!
一進門,發現掃墓的人非常多,人們都帶著悲傷的心情來到了墓地,祭奠他們的親人!我和爸爸、媽媽來看我的爺爺、奶奶。
很快我們來到了爺爺、奶奶的墓碑前,爸爸先用干干凈凈的毛巾認認真真地擦起了墓碑,擦干凈墓碑后,我和爸爸一起把鮮花、酒和點心放在了爺爺、奶奶的墓碑前,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給爺爺、奶奶三鞠躬,爸爸、媽媽和我都哭了。我們還在爺爺、奶奶的墓碑前灑了菊花瓣,讓鮮花陪伴我親愛的爺爺、奶奶。掃完墓,我哭著離開了福田公墓。
今天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清明節讓我明白了: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奶奶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篇11
清明時節特有的雨絲欲斷還續,從遙遠的天邊無聲飄落在荒諒的山野。我的心也隨著這纏綿不斷雨絲,在微風中飄來飄去,永無定所之處。
走著泥濘的山路,踏著滿地的荊棘,一路上艱難地尋找著爺爺的墓碑。找到了,找到了!“爺爺,爺爺!”我的心劇烈的顫抖,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撫摸著爺爺的墳頭,輕聲地告訴爺爺“爺爺,我們來看您來了,這下您不覺得孤獨了吧!”
我懷著虔誠哀思的心情,將爺爺墳前墳后的衛生打掃了一遍,為爺爺獻上了鮮花,擺上供果祭品。爸爸點燃一柱香,插在香爐中。看著縷縷升起的青煙,一幕幕往事又涌上我的心頭:爺爺,是一個自立自強的人,做什么事都非常認真。
記得您在為我們建房子時,那正是一個夏天,天氣非常炎熱。無論是設計、施工、買材料,都是您一手完成,哪怕是一顆小小的釘子,您者要親自過問。您每天都汗流浹背地穿梭在工地上,臉被太陽曬得黝黑發亮,肩頭上的皮紅通通的,死了一層又一層。當我每次問他疼不疼,他總是樂呵呵地笑著說:“不疼,這點皮肉之苦算不了什么,為子孫造福是我最幸福的事。”您這時的笑總是那慈祥,那么真摯。在房子建好半年之后,您因勞累過度,得了重病,最終離開了我們。
今天又是清明節,爺爺,我有好多話想對您說,哪怕雨水淋濕了我的頭發,泥漿沾滿了我的衣裳,我也毫不在乎,我一定要陪伴您多坐一會兒,只想看看您那黝黑的臉龐,想聽聽您那慈祥的笑聲……爺爺,我是多么想您啊,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您。看著那縷縷升起的青煙,我仿佛看到了爺爺燦爛的笑臉,聽著枝頭鳥兒清脆的鳴叫,就好像是爺爺在喊著我的乳名。淚水再一次把周圍的一切又模糊了。
再見了,爺爺,我們要走了,下一個清明節我們還會來看您的。
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篇12
天陰,微風兼有小雨。一陣顛簸,又一陣跋涉,我們來到了祖先的墳前。山上的空氣依舊那么新鮮,而這周圍的一切還是老樣兒:雜亂無章的小樹,以及遍地的雜草。此時濕潤的空氣,灰蒙蒙的天空,四處寂靜如畫。爸爸、媽媽、叔叔、嬸嬸他們有條不紊地忙著。
這時,拔完草正準備點蠟燭的我們,發現蠟燭太輕,放在墓碑前臺上不穩定,很容易掉下來,于是我和爸爸一起絞盡腦汁地想辦法。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了,最后還是爸爸先想出了辦法:他突然跑到前邊的一棵小樹旁,把樹枝砍下來,砍成一截一截大約10公分長,用刀把里面的樹芯挖掉,正好把蠟燭插上。“哇!這簡直就是一對活脫脫的燭臺呀!”我驚奇地喊道。這回又給爸爸“贏”了一局,回去后一定要“扳”回來,我在心中暗暗地想。但我也知道這時不是逞“英雄”的時候,只有懷著對祖先的敬仰,這才是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向先祖獻上的一份敬意呀!
清明時節雨紛紛,敬祖之情油然生;待到煙霧繚繞時,山澗空留炮竹聲……
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篇13
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著、糾纏著。這幾天的天氣很是不錯,不知道,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仿佛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
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著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著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著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著鞭子,一手遙遙指著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于《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我無憂的歲月里,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
少年無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漸漸地,清明對于我,便多了一絲淡淡的哀愁,愈來愈重,特別是外公離去后,這感覺更加強烈了。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對我特別的好,可能是我比較乖的緣故吧。外公走后,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會很哀傷。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于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于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
又是清明了。“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那只有拜托清明的細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難流的淚吧。
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篇14
今天,是清明節,清明節有祭祀祖先修墳掃墓的風俗習慣,可是我卻不一樣,我在家里做清明餅, 清明餅是一種令人風味的小吃,有家庭主婦們早早地割來嫩綠的田青,煮熟后并用石灰混合,以便去掉田青中的苦澀尾味,到時候和米粉中攪捏做成餅。清明餅呈三角形,所以又叫三折(角)餅。清明分青稞和白錁,青錁的餡多用芝麻紅塘,咬上一口又香又甜,白錁的餡多用咸菜豆腐,舔的吃膩了再吃上只咸的自然食欲大增。
開始做青明餅了,我燒了一鍋水,把采來洗盡的艾草到入鍋中,在滾燙的鍋中,身披白絨的艾草翻滾跳躍著,沒多久,它就搖身一變換上了碧綠的新裝。撈出艾草,揉成小團,擠出水分,展碎后的同米粉混均,做成半干半濕的面團。面團如青花瓷器的表面,艾草就是白色背景的綠色花紋。準備餡料,甜的是紅塘,咸的是咸菜筍肉末。最后一小部做青明餅了。
我看著奶奶把面團被分成一小塊一小塊,放在手中隨意一按,即刻變成薄圓餅,中間放上餡,手再一捏一按,一個青明餅下放上一片葉子就成了。我也像奶奶做的過程一樣可是做好的薄園餅四方裂的裂,破的破,好不容易做好的一個青明餅結果是餅不像餅,而且有的地方破了一個小洞洞像被老鼠啃過的一樣,奶奶教給我把餡料弄下一點補到上面就行了,我照著我第一個做的,做了十幾個雖然很難看但是我覺的肯定很好吃,奶奶把青明餅蒸了幾十分鐘,剛剛出鍋,我就迫不及待地沖了上去,揭開一看,鍋內一片蔥翠欲滴。油光光的冒著熱氣,真讓人口饞,吃上一口味道美極了。
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篇15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祭掃祖先和先烈的日子。每到這一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到祖先的墓上去祭奠已故的親人。
我們家也不例外。每到清明節,我奶奶便會把我們早早地喊起來,再炒上幾道老婆婆生前喜歡吃的菜。爸爸媽媽呢,他們都會買上一束鮮花和三四捆萬元紙幣來表達他們的心意。至于我和心靈手巧的爺爺嘛,當然也不甘落后,每次都要親手折一些“元寶”送給老婆婆。
一切準備就緒,爸爸帶著我們開車出發了。才早上八點多,公路兩邊的車子就已經排得像條長龍一樣。去老婆“家”的路上,更是人山人海,人們有的手捧鮮花,有的提著貢品,還有的拿著香燭。他們三個有群,兩個一伙地趕往墓地。
經過了半個多小時的堵車,我們終于來到了老婆婆的墓前,奶奶先把香爐放好,再一一擺上貢品,然后點上香和蠟燭,接著讓我們每個人都叩了一下頭。這時,奶奶撿起路邊的一根木頭,先在地上畫了一個大圓圈,再把“元寶”和萬元紙幣倒在大圓圈內,嘴里就自言自語地說起來:“媽,孩子們都來看你啦。”
我好奇地問奶奶:“為什么要畫個大圓圈呀?”
奶奶笑著,說:“畫個圈就好比把錢藏起來了,這樣我們送給老婆婆的錢就不會被別人搶走了。”聽了奶奶的一番話,我更迷糊了:“老婆婆能收到錢嗎?”
媽媽摟著我的肩,告訴我說:“這只是表達我們對親人的祝愿,祝愿老婆婆在天堂不缺錢花,生活得更好。”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哎,沒想到家鄉的清明節還有這么多的講究啊!
過了一會兒,爸爸點燃了鞭炮。“噼里啪啦~~~”,鞭炮聲捎去了我們對老婆婆的思念和祝福。
走的時候,我又像老婆婆叩了一個頭,心想:老婆婆,下一個清明節我們還會來看你的!
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篇16
每逢到了清明時節,雨蒙蒙下,落在頭上、地上、河中……清明節,我和父母及外公外婆去了叔公叔婆家。一只似小貓一樣敏捷的小黑狗在茶園里逃著,為了避開那些采茶農匆忙凌亂的腳步。叔公家的門緊鎖著,我也就做了一次“小偷”,翻越墻頭進去,為大家開了門。因為舅媽請不出假,所以大舅一家就沒在清明節這天從麗水趕上來。
鄉村的生活是很樸實的,每一個人都會用最真誠的微笑對待他人。細雨襯著山間大霧,霧中罩著田間茶樹,茶中站著歡樂的茶農,一切是那么融洽。這一和諧的場景,使我忍不住加入了采茶的隊伍中。不知是天氣多變還是老天照顧,當我打扮成一位采茶女模樣后,天空放晴了。陽光照在剛被雨滋潤過的綠茶上,使茶葉顯得更加鮮嫩,隱約透出一種誘人的清香……“茶青價格一天一個價”這是我在茶田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啊,清明時節雨紛紛,也是茶價的轉折點,這讓大家加快手腳。陽光下,人們額頭上不由自主地冒出一顆顆密密麻麻的小晶般的液體,這是茶農們努力勞動的結晶!我采下一片茶,放入嘴里,新鮮的綠茶并沒有加工過綠茶的香氣,但也有著淡淡的茶香。嚼碎了,用舌頭慢慢去感受,可以感受到茶中帶來的那種苦澀,讓人不由的皺眉頭。雖然苦澀,我依然將它吞了下去。太陽已不知何時躲進了不遠處的山中,留給了人們一抹晚霞。小姨推了推走神的我,催促著讓我趕快回去吃飯。我幸福得應了一聲,抬頭望向天空。不知何時,天空又開始下起了小雨,而我站在田間,用第三者的眼光看著這出其的美景。有些事,必定要親身經歷過才會知道這蘊含在其中的滋味是苦是甜……
細雨蒙蒙下,清明雨紛紛,在這個清明節,我一下感覺自己好像長大了不少。
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篇17
冬去春來,又是一年清明到。在我印象里,清明與雨總是有著不解之緣。窗外,雨依舊淅淅瀝瀝的下著,就如同這清明節的思念,絲絲縷縷…
草長鶯飛,人間四月,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開的正旺,那金燦燦的顏色似乎給了那些思念親人的人一些慰藉;院子外,牛欄旁,大槐樹下。慢慢的去回憶過去,時光不知不覺的倒流。那時的清明節與雨留給我的似乎沒有哀傷,所有的只是一副副優美而極具詩意的畫卷。
山間小道上,細雨蒙蒙走在其中,卻忽覺少了些什么。耳邊小女孩銀鈴般的笑聲仍在耳邊回蕩,卻唯獨少了那抹慈祥的身影。猶記得幾年前還是這樣的天氣,還是一樣的日子,太奶奶一手撐著傘,一手拄著拐杖,而我緊緊拉著她的衣擺,在清明時節紛飛的細雨中漫步,邊走邊聽太奶奶背誦唐代詩人杜牧《清明》的詩,這是她唯一會背的,并能理解真正意思的詩,太奶奶前面吟誦一句,我后面鸚鵡學舌般重復一句,雖是有口無心,倒也真背了下來,太奶奶自然是喜不自勝,不厭其煩的為我逐句解說,我時不時的會插上一句“太奶奶路上的行人怎么會斷魂呢?”,“杏花村,杏花村在哪里啊?”太奶奶聽后,煞有其事給我講解著,我雖聽的似懂非懂,但眼前卻也仿佛看見紛紛的細雨之中,一位正騎著驢趕路的路人俯身向路邊的小牧童問著什么,只見那牧童一手握著趕牛的鞭子,一手指著不遠處靜默于雨中的那間草房,那被雨淋的濕濕的草房頂上,一面猩紅色的酒幡,在如絲如縷的細雨中,時隱時現。
如今,人還是那個人,照片上的她依舊笑的與藹慈祥,只不過已是陰陽兩隔了,逝去的人雖然不在了,但記憶猶新,仿佛是昨日。剪不斷的還是絲絲縷縷的懷念。
墳前,送上一束菊花,那是由思念凝聚成的花,深深地鞠上三躬,敬上三支香,輕輕的磕個頭,祝福太奶奶在天堂幸福快樂。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被抒發,而這清明的紛紛細雨,也化作我對太奶奶那深深的思念。
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篇18
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有一點說錯了,今年可不是雨紛紛,那是瓢潑大雨。
本來爸爸是說要去掃墓的,不過看來也是不可能了,老爸老媽都去上班了,只留我一人在家,這個節日就只我自己孤零零一人過了,往年在外婆家住時,在清明節外婆總是會炒一大盤面然后大家就圍一起熱熱鬧鬧的吃,再看如今,真是欲斷魂吶
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篇1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到清明節,空氣里總是彌漫著憂傷的氣息,人們懷著悲痛沉重的心,情掃墓,以表達我們對逝去親人的懷念。然而,在我的家鄉可不是這樣的,清明節這天,我們會非常開心,穿得非常講究,因為我們要讓死去的親人放心,我們想讓他們知道我們過得很好,讓他們安息。
清明節前一天,我剛回到家,妹妹就拉著我去挖紅雞蛋根。這紅雞蛋根是一種植物,葉和莖都是綠色的,莖上有一些小刺,但不會傷害到手指。我們主要吃的是根,根有粗的,也有細的,細的還嫩,粗的就表示這雞蛋根有些年齡了,因為根長在地下,挖出來時有許多泥土。要把雞蛋根上的泥土洗干凈之后,才用錘子鑿,直到有紅色的汁兒冒出來,然后把鑿好的根放到盆里熬,大約30分鐘后,把雞蛋放到里去煮,煮出來的當然就是紅通通的雞蛋啦。之后,我們又去摘了染飯花,這染飯更不得了,它可以把飯染成黃色,而且染出來的飯里還有淡淡的花香,吃起來又香又糯,這可是我的最愛喲!
第二天,我們把煮好的紅雞蛋和染好的飯,還有洗好的菜和肉拿到墓地去,掛完紙以后我們開始掃墓,除雜草,掃灰塵……接下來就是在墳邊做飯吃,因為墳旁邊大多有柴火,我們就用磚塊搭灶,全家人一起在墳邊忙活。做完要先把飯放在墓前,燒點“錢紙”,用以供奉死去的親人,然后我們才可以吃飯。
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戴“柳帽”,墳邊種得有柳樹,人們說柳樹是寶,可以驅邪避魔,所以便有了這樣一句話:“清明不戴柳,死后變黃狗”。至于柳,頭發長的姑娘把直柳中間的莖抽掉,然后就這樣綁在頭發上。這天,如果你來到我的家鄉,便可以到處都看得到柳,如果坐車,車上的中國結一定換成了柳;如果走路,路邊的招牌上一定有柳。
看!這就是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節主題作文六年級篇20
今天是清明節,上午我和哥哥、媽媽、爸爸、姥姥一起回老家掃墓。
在路上,我發現路的兩旁有許多又高又粗的柏樹,大約有六層樓那么高,大約有碗口那么粗。抬頭一看,我驚訝地跳了起來,原來是像龍卷風樣的鳥巢,大的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不遠處就有一個,甚至一棵樹上還有兩個鳥巢,一邊走一邊數,一共有三十多個。我多想讓車停下來,在有鳥巢的樹上做個記號,等我放了暑假來看看鳥蛋和小鳥。
我又發現柳樹不但發芽了,還長出了嫩綠的小葉子,多像媽媽辮的長辮子,十分好看。正在我欣賞風景的時候,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我哥哥想噦:”停車,我想噦。“可我爸爸卻說:”忍者。“不過,我和媽媽還是把方便袋準備好了。過了一會兒,我看我哥哥有點不對勁兒,就說:”不如快拿方便袋。“我們把方便袋撐住之后,我哥哥就嘩嘩地吐了,可能是我沒撐好,流到了我、我媽、我爸的褲子上,我爸真是倒霉透了,因為袋子漏了,他的褲子都濕了,于是我們急忙開開車門讓他站在外邊吐,他吐完之后我們又上路了。
不知不覺到麥地,綠油油的麥子,微風一吹像綠色的波浪。再往前走,看見了三個用土圍起來的土堆,原來那就是墳地。媽媽說:”這個就是你老爺的墳,前面的是你太老的,再前面的是你太太老的。媽媽小的時候,吃不飽,穿不暖,都是你老爺省吃儉用供媽媽上學,才有今天,為了紀念他,每到清明節都來上墳。“媽媽嘴里一邊說保佑全家平安,一邊從籃子里拿出了紙錢和元寶,點燃后冒出了一股煙,好像那邊已經收到了,還有供品燒雞、香蕉、白酒等。我作了個揖,磕了四個頭。
我們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飯,又玩了一會兒,就走了,在路上我睡了一覺,還做了一個夢,夢見老爺讓我吃香蕉,這一覺真長。等我醒來后問媽媽:”到濮陽了嗎?“媽媽說:”正好到了。“
盡管我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但我還是很高興,因為我學到了很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