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故事300字
1.修表人提點海涅
德國著名詩人海因里希·海涅,20歲之前寫過許多抒情詩。這些作品語言華麗,情緒飽滿,充分展現出了他高于常人的才華。可奇怪的是,購買他詩集的人卻寥寥無幾。
這天,苦惱的海涅去拜訪了一位老表匠,此人是遠近聞名的智者。海涅將詩集送給了他,并且訴說了自己的苦惱。老表匠翻了翻詩集,然后把海涅帶到一個小房間,里面陳列著許多珍奇的鐘表,都是市面上所難以見到的,有的還能模擬出動物的叫聲。
老表匠取出一塊精美的金表,海涅頓時就喜歡上了它,這塊表不僅外觀漂亮,還能防水,更絕的是它能準確地指示方向,顯示出星象的運動形勢和潮汐的起落趨勢……
海涅迫不及待地詢問它的價格,想要買下它。老表匠卻搖了搖頭,指著他手上戴的那塊普通表,說:“用它換就行了。”海涅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個交易瞬間達成。此后,海涅如愛護自己性命般愛護著那塊金表,走到哪都戴著它,并且不忘在別人的面前炫耀它。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又回到了老表匠那里,聲稱要換回自己原先的那塊表。
“這塊金表有許多優點和難得的地方,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不能準確無誤地顯示時間。”海涅對老表匠不滿地說。“我戴著它,它卻不能告訴我正確的時間,有誰會問我方向和潮汐星象呢?這些功能雖然好,可對我來說,又有什么實際用處呢!”
老表匠聽后,微笑著點了點頭,從懷里掏出海涅之前送給他的那本詩集,說:“那么,你的詩集跟它相比,如何呢?”
海涅的臉一下子紅了起來,他當即明白了自己的詩歌不受歡迎的原因——再優美的辭章如果不能植根于現實的土壤,那么它便成了無根的浮萍,虛有其表的裝飾。
此后,海涅開始不斷深入到社會底層,去了解普通大眾的渴望,并用他們喜聞樂見的詞匯將其構建起來,從而完成了一篇篇既優美又有深刻思想的詩作。他也因此被譽為德國文學史上,唯一能將作家和思想家完美結合的詩人。
2.負荊請罪的故事
戰國時候,有七個大國,它們是秦、齊、楚、燕、韓、趙、魏,歷史上稱為“戰國七雄”。這七國當中,又數秦國最強大。秦國常常欺侮趙國。有一次,趙王派一個大臣的手下人藺相如到秦國去交涉。藺相如見了秦王,憑著機智和勇敢,給趙國爭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見趙國有這樣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趙國了。趙王看藺相如這么能干。就封他為“上卿”(相當于后來的宰相)。
趙王這么看重藺相如,可氣壞了趙國的大廉頗。他想:我為趙國拚命打仗,功勞難道不如藺相如嗎?藺相如光憑一張嘴,有什么了不起的本領,地位倒比我還高!他越想越不服氣,怒氣沖沖地說:“我要是碰著藺相如,要當面給他點兒難堪,看他能把我怎么樣!”
廉頗的這些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里。藺相如立刻吩咐他手下的人,叫他們以后碰著廉頗手下的人,千萬要讓著點兒,不要和他們爭吵。他自己坐車出門,只要聽說廉頗打前面來了,就叫馬車夫把車子趕到小巷子里,等廉頗過去了再走。
廉頗手下的人,看見上卿這么讓著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見了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們。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這個氣,就跟藺相如說:“您的地位比廉高,他罵您,您反而躲著他,讓著他,他越發不把您放在眼里啦!這么下去,我們可受不了。”
藺相如心平氣和地問他們:“廉跟秦王相比,哪一個厲害呢?”大伙兒說:“那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對呀!我見了秦王都不怕,難道還怕廉嗎?要知道,秦國現在不敢來打趙國,就是因為國內文官武將一條心。我們兩人好比是兩只老虎,兩只老虎要是打起架來,不免有一只要受傷,甚至死掉,這就給秦國造成了進攻趙國的好機會。你們想想,國家的事兒要緊,還是私人的面子要緊?”
藺相如手下的人聽了這一番話,非常感動,以后看見廉頗手下的人,都小心謹慎,總是讓著他們。
藺相如的這番話,后來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慚愧極了。他脫掉一只袖子,露著肩膀,背了一根荊條,直奔藺相如家。藺相如連忙出來迎接廉頗。廉頗對著藺相如跪了下來,雙手捧著荊條,請藺相如鞭打自己。藺相如把荊條扔在地上,急忙用雙手扶起廉頗,給他穿好衣服,拉著他的手請他坐下。
藺相如和廉頗從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這兩個人一文一武,同心協力為國家辦事,秦國因此更不敢欺侮趙國了。“負荊請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語,表示向別人道歉、承認錯誤的意思。
3.周處改過自新的故事
西晉時期,宜興縣有個叫周處的人,由于父親很早就死了,自小缺乏管教,他成天在外惹是生非,和人打架斗毆,危害鄉里。
義興鄰近的山里有一只猛虎,經常出來傷人。當地的長橋下,有一條兇惡的蛟龍,經常游出水面,吞吃了很多雞鴨,也傷害了不少的人。于是人們把周處、猛虎、惡龍放在一起,統稱為“三害”,其中周處最令人頭疼。人們都在背地里抱怨:“三害不除,永無寧日啊!”
有人出主意:“我們想辦法讓周處上山殺虎,下海屠龍,這樣,三害就除了兩害,如果他被猛虎或惡龍吃掉,不更好嗎?”
于是,就有人自告奮勇去找周處,見到周處后,就夸他膽子大,功夫好,如果能上山殺虎,下水降龍,那就是真正的英雄了。周處聽后,拍著胸脯說:“那猛虎和惡龍算什么,看我怎么收拾它們!”
第二天,周處果然帶著弓箭,進山找虎去了。到了森林深處,只聽見一陳虎嘯,從樹后躥出一只很大的白額猛虎。周處閃到一棵大樹后面,搭弓射箭,“嗖”的一下,射中猛虎的腦門,把考慮射死了。
第二天,周處又帶著刀劍,跳進水里去找蛟龍。那條蛟龍發現有人下水,就沖過來咬。周處閃身躲過并在蛟龍身上猛刺一劍。那蛟龍受了重傷,就往江的下游逃竄。周處緊跟在蛟龍的后面,一直追蹤了幾十里。
三天三夜過去了,周處還沒有回來。大家議論紛紛,認為這下了周處和蛟龍一定都死在水里了。這回“三害”都死了,大家奔走相告,互相慶祝。
沒想到第四天,周處竟然安然無恙地回家來了。人們很是吃驚。原來蛟龍受傷以后,被周處一路追趕,最后流血過多,終于被周處趕上殺死。
上岸后的周處看到大家正在為他的“死”而高興,終于明白自己平時的行為是多么的遭人痛恨。
于是,他痛下決心,要悔過自新。那時,有兩個很有名望的人,一個叫陸機,一個叫陸云,周處去找他們,請他們幫忙。周處見到陸云,把自己決心改過的想法誠懇地向陸云談了。他說:“我后悔自己覺悟得太晚,把寶貴的時間白白浪費掉了。現在想干一番事業,只怕太晚了。”
陸云勉勵他說:“別灰心,您有這樣的決心,前途還大有希望呢。一個人只怕沒有堅定的志氣,不怕沒有出息。”
打那以后,周處一面跟陸機、陸云學習,刻苦讀書;一面注意自己的品德修養。后來他終于成為晉朝有名的大臣。
我們能從這些古代的故事中學習到很多道理,比如負荊請罪的認真態度,周處知錯能改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