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六3名航天員3種類別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由指令長景海鵬、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載荷專家桂海潮3名航天員組成。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神十六3名航天員3種類別,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神十六3名航天員3種類別
神舟十六號乘組是該階段迎來的首個乘組,由1名首批航天員和2名第三批航天員組成。
神十六3名航天員3種類別:航天駕駛員景海鵬和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來自航天員大隊,主要負責直接操縱、管理航天器,以及開展相關技術試驗;
載荷專家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一名教授,主要負責空間科學實驗載荷的在軌操作,在科學、航天工程等領域受過專業訓練且具有豐富操作經驗。
神十六乘組有3個特點
相比以往乘組,神十六乘組有3個特點——
“全”:首次包含了“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載荷專家”3個航天員類型。
“新”:第三批航天員首次執行飛行任務,也是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的首次飛行。
“多”:航天員景海鵬第四次執行飛行任務,將是中國到目前為止“飛天”次數最多的航天員。未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新人”入選飛行乘組,接續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
航天員乘組工作包括六類任務
在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表示,中國空間站進入應用與發展階段,將常態化實施乘組輪換和貨運補給任務,航天員乘組的在軌工作安排也將趨于常態化,主要包括六類任務。
一是駕乘載人飛船交會對接和返回,輔助貨運飛船、巡天望遠鏡等來訪飛行器對接和撤離,確保人員、物資正常輪換補給。
二是對空間站組合體平臺的照料,包括飛行器狀態設置、在軌物資管理、平臺設備維護巡檢、艙內外設備安裝、載荷進出艙等工作,確保空間站平臺安全穩定運行。
三是乘組自身健康管理,包括健康狀態監測、在軌鍛煉訓練等,確保航天員在軌健康工作生活。
四是進行在軌實(試)驗,利用空間站艙內外應用設施開展大規模科學研究與應用,確保發揮空間站應用效益。
五是開展科普及公益活動,包括天宮課堂授課、公益視頻拍攝等,最大化發揮空間站綜合效益。
六是進行異常情況處置,包括在軌故障的應急處置,對故障設備進行在軌維修更換,必要時通過出艙活動進行艙外維修作業,確保空間站能夠長期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