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記400字小學生
有人說,為什么在4月前幾天的天氣會如此晴朗,而接近清明時會下雨呢?答案是: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個道理嘍,而清明,不能少體驗的就是做清明果和品嘗它了,當然,學校也趁此機會下手,體驗制作——清明果。
清明果很有嚼勁,口感也很好。做的時候,我先用將糊捏成碗的形狀,放進餡,用巧妙手法掐成各種各樣的形狀,一只里容納那么多不同的清明果,看起來多么的豐足又豐富啊。實在讓我滿心歡喜,第一次,兩盤都是由組員親手制作,小心翼翼理進鍋里,倒計時的15分鐘,經過漫長的等待,終于香噴噴的開鍋了,甜的,吃著有心里的甜和組員共同努力的笑里的甜。而咸的,吃這什么感覺都有,四種調料味混在一起,就像心情的不同變化,從做時的首次失敗感到失落,再到終于成功的成果感到自豪,又是聽到夸獎時的成就感,最后,看著滿滿的清明果,總是甜而不膩。第二次,我們就要將一些清明過贈給老師品試,也讓他們與我們一起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和里面的滴滴努力與汗水。是的,清明果也可以如此多嬌,因為,那將成為我記憶里最深刻的!
清明日記400字小學生篇2
每當4月4日清明節的時候,我們一家子就人和親戚一起去拜山。
在一路上我看到人們有的拿“金銀衣紙”,有的拿生果,有的拿著燒豬,香……等等這些東西拿到山上拜祭祖先。我爺爺的墳墓就在我家附近的游泳池對面,不用說很快就會到。平時不是清明節的時候山上都是靜悄悄的,到啦清明節的時候山上就熱鬧起來啦。
來到山上我們先把墳墓整理好打掃干凈,把祭品放好然后我們一家人和親戚每個人拿著三支香向墳墓拜啦幾拜。我許啦一個愿望,我希望爺爺在天之靈保佑我考試語文,數學,英語三科都考一百分。
接下來就把那些“金銀衣紙”人部燒啦,最后放花鞭炮啦,那鞭炮的響聲把我嚇啦一跳。
在回家的路上我很想念去世的爺爺,希望爺爺在另一個世界里過得更加好。
清明日記400字小學生篇3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折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變黃狗”
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據說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僅是時尚的裝飾,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過去寒食節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習俗有關。今天看來,隨意折取柳枝是對樹木的一種損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節插柳植樹的風習,據說是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并曾" 嘗百草" 的神農氏;另一說是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后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后傳入民間。雖然有著不同的典故源流,但這些風俗仍不離人們對春回大地的喜悅。
清明日記400字小學生篇4
今天的早餐是清明果,是我很愛吃的早點,盡管每年都吃,但從來不知道是怎么做的。我一邊吃,一邊纏著要爸爸告訴我做法。
爸爸告訴我: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體現著每個地方的文化風情。“清明節”做清明果是我們家鄉的一大特色。做清明果時,先要采摘一些清明草,再用熱水煮泡,然后將清明草切成草泥,和糯米粉和成綠色的面團;另外還要準備幾種餡料了,如豆沙餡、咸菜餡等等,你愛吃什么就包什么。準備完以后就可以開始包清明果了。掐一團面,先搓圓再將它捏成小碗狀,然后往里放餡料,像包餃子一樣包起來并將里面的氣捏出來,這樣一個清明果就完成了。包好以后,就是上鍋蒸,下一步呢?那就是等著放開肚子,大吃一頓。
聽完爸爸的話,我心想清明節馬上到了,這次去老家一定要和奶奶一起做清明果,要大家償償我的手藝,呵呵!
清明日記400字小學生篇5
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我去了老家,我還學會了一句農諺: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我和哥哥、伯伯、姨媽、媽媽、姥姥去踏青,一路上看著美景。在小河對面,一片綠油油的麥苗鋪到天邊,陽光下風兒像童話里的仙女,用溫柔的手撫摸著麥苗。
我們來到菜園里,看見各種蔬菜都長出來了。小草從地里鉆出來,綠綠的,滿地都是。
清明節的時候我們家鄉要做清明馃、上墳,望囡。
清明馃是以米粉為原料,顏色有青白兩種,一般白的是咸的,青的是甜的。咸的用豆腐、肉、咸菜和蔥做餡,青的用豆、糖、芝麻做餡料。
清明馃的形狀很多,有花馃、卷邊馃、蠶繭馃……上墳、望囡都要用清明馃。
這次的踏青,我看到了美麗的風景,呼吸到了,春天新鮮的空氣。
清明日記400字小學生篇6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大街上人山人海,擠都擠不進去。你會不會覺得奇怪,怎么會這么多人呢?那是因為,清明節是我們西場鎮的趕集日。
一大早,我們一家人還沒起床呢,就聽見大街上傳來各種各樣的叫賣聲。原來,是小販們前一天就把攤子擺好了,為了今天能早點做生意,多賺點錢回去。
我來到大街上時,大街上已經有很多人了。我在人群里東竄西鉆,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小攤子,上面賣的是吃的,我和妹妹看了直流口水,一會兒買這個,一會兒買那個,幾乎攤位上的好吃的都被我們吃遍了。那兒的老板忙得紅光滿面,心想:這回可是賺多了。
漸漸地,人越來越多了。我們越過重重人墻,又來到了一個小攤旁,原來這是一個玩具小攤。我和妹妹看了,吵著,鬧著要玩游戲機。媽媽實在拿我們沒辦法,只好買了游戲幣給我們。這游戲很簡單,我和妹妹兩個人玩得不亦樂乎。
我和妹妹邊吃邊玩,從早上到中午,又從中午到夕陽西下,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熱鬧的集市。我在心里暗暗念叨著:“清明節真好玩,希望明年的清明節快點到來!”
清明日記400字小學生篇7
清明節的那天。早晨,我們一起床,看天正下雨在我眼前晃動,時間大概在六點十三分左右,爸爸問我要不要和他一起去掃墓,我爽快的答應了。在路上我突然發現爸爸手里比以前少拿了一樣東西,呦!是少了鞭炮,我大聲說:“爸爸你好像少帶了鞭炮啦!”
爸爸聽了我的話,回過頭來,親切的對我說:“是啊!爸爸今天確實沒有帶鞭炮,”爸爸的話音剛落,我立刻接上來說:“為什么不帶呢?”我帶著疑問看著爸爸,爸爸摸著我的頭,溫和的對我說:“那是因為今年的火災太多了,所以不準放鞭炮,難道你不知道嗎?”聽了爸爸的話,我腦海中立即浮現出張告示牌:上面確實有“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那幾個大字。
沒想到爸爸聽遵紀守法的呢!
在掃墓的時候我看到許多來掃墓的人,他們好像沒有把高是放在眼里,在墓前噼里啪啦炮竹放個不停,他們跟我爸爸比起來,真是不如我爸爸呀!
看到此時的情景,我心里想到社會上有許多不遵紀守法的人,雖然這只是件小事,卻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品德,要是人人都能遵守法律的話,我們這個文明的社會就會更加文明。
清明日記400字小學生篇8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要談清明節,需從一個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寒食節,又稱熱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清明節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互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掃墓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它表達了我們對先人的懷念,同時又是踏青賞春的絕好機會。
清明日記400字小學生篇9
清明小長假到了,母親說帶我去燕子磯玩玩,一路上百花齊放,爭奇斗艷,樹木也都發芽了。我們中途看見情侶園里的景色不錯,于是就想進去逛了逛。
一進門就看見一片花海,由于剛下過雨,所以空氣格外清新,就像進入了一個天然的氧吧。我們沿著路往前走老遠就看見前面教堂的門口有一片五顏六色的花,走進一看原來是郁金香,聽母親說郁金香是荷蘭的國花,象征著美麗,莊嚴,華貴。我們繼續向前走,當我們來到“牡丹島”時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我們迎著香氣向前尋找,只見大朵大朵的牡丹花正競相開放著,怪不得人們用“國色天香”來形容牡丹的美麗。在情侶園轉了一圈后,該去燕子磯了。
經過幾分鐘的車程后,終于到了我們的目的地——燕子磯。剛下車一看,這里的人還真不少,大家有的在放風箏,有的在健身,有的在拍照——我沿著江邊忘前走,總會看見幾個人在打水漂,感覺很有意思也找了幾塊石頭玩了起來,雖然石頭在水面上跳的次數不多但是我玩的很開心,就這樣不知不覺時間就不早了,我們要回去了。
玩了一天雖然累,但卻非常開心,春天真是一個美麗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