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寫景作文1000字3篇
我的假期生活是豐富多彩的。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來到奧帆基地,參觀了各國的帆船,帆船有各種形狀,有錐形、長方形、橢圓形等。媽媽告訴我,每只帆船上面都有國旗,這就代表是哪個國家的帆船。
我們順著基地大道來到海邊,只見許多人在捉螃蟹。他們有的俯身在縫隙前,用細鐵絲彎成鉤子;有的蹲在沙地里,用手指挖出一個個小洞洞。我和媽媽也興致勃勃地拿來鏟子和小塑料桶,加入到捉螃蟹的隊伍當中。
我觀察了一下周圍的地形,想找個下手的地方。這時媽媽喊道:“平平,快過來,我發現螃蟹的‘隱蔽所’啦!”我飛快地跑過去。嘿!媽媽用力把一塊大石頭翻了個底朝天,一窩螃蟹全都爬了出來,大的像核桃,小的像黃豆,少說也有十幾只。螃蟹們無處藏身了,向四處亂爬。我趕緊伸手去捉那只最大的,哪知這家伙真機靈,猛翻一個身,用它那剪刀似的鉗子,狠狠地夾住了我的手指。“哎呦——”我疼得跳了起來,用力的甩。可是怎么也甩不掉,它反而越來越緊。我咬緊牙關,狠狠地一甩,那家伙啪的一聲,終于“八腳朝天”地掉在地上了。可是我的手指又紅又腫,往手指上拼命地吹氣,眼淚直在眼眶里打轉。這時傳來咔嚓一聲,我那樣子被媽媽用相機拍了下來。
下午回來,看到媽媽閉著眼睛很累的躺在沙發上,我決定自己做飯給媽媽吃,做什么呢?“對,炸土豆絲吧!媽媽最愛吃的!”我穿好圍裙。把土豆洗干凈。然后學著外婆的樣子,一手拿土豆,一手拿水果刀,小心翼翼地慢慢削皮。削好后我又把它們擦成絲,完成后,我非常高興自己第一次使用刀時竟然沒有傷到自己。下面是最重要的了——炸土豆絲。當油冒小泡泡時,我把土豆絲放入鍋中,因為在油燒熱后,遇見了水就會跳出來。我貓著腰,一手拿鏟子,一手拿著鍋蓋,隨時要和“油星”戰斗。我翻炒著,它很滑,我讓它往左它偏往右,我讓它往右,它又偏往左。我努力翻炒著,終于把它們拍均勻了。不一會,這些土豆餅變得黃澄澄的了,真讓人饞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塊放進嘴里,哇塞!味道味道太好了!我把炸得香噴噴的土豆絲盛了出來。這時,外婆回來了,媽媽也休息過來了,她們望著桌上的炸土豆絲,一邊微笑著一邊品嘗我美味可口的炸土豆絲。外婆對我說:“你長大了,會自己做飯了。”。我笑了。為今天的游玩,也為自己的勞動成果讓外婆和媽媽感到高興。
晚上,當我坐在電腦前寫下這一天的生活時,我也不由自主地笑了,為這一天的豐富生活而笑。
寒假寫景作文1000字2:
在度過寒假之余,我無意中開始了對每年寒假的回想,在我們這邊,幾乎是年年都有雪下,不僅如此,這邊的冬天,也非常多彩。
今年的冬天是什么時候來的?借假期之余,我望著窗戶邊上透亮的冰柱子,開始回想起來…那是個氣溫偏低的下午,媽媽讓我出去買些煙花爆竹,最近正趕上過年,大部分超市也關了門,我正捉摸著去哪兒買,媽媽便順帶囑咐了句天氣涼,讓我多穿點。我也不大在意,隨便應了聲就出了門。
雙腳剛踏出門外我就有些退縮了,那寒風像千萬把冰錐直鉆我骨間,凍得我直打哆嗦。我不禁留意了下周圍,年邁的樹干一改以往的風姿,那枝杈在冷風里晃蕩,像一只只瘦骨嶙峋的手朝向天空。滿天都是厚厚的云,它似乎正醞釀著,黑著一張臉,轟隆隆的狂嘯起來。北風左搖右擺地嚎著,像一個怎么都站不穩的孩子。我似乎想到些什么,果不其然,空中就刮來了白花花的雪片兒,整個天都是黑的,而地上卻白凈得發亮。顯得那么單調,那么無彩。我裹了裹外套,有些后悔沒有聽媽媽的勸。
一路上,刺骨的寒風宣告著冬的來臨。我加快腳步,雙腳卻像冰塊般沉重,絲絲白雪滑到我的臉上、頸間,剛想伸手去抹,一股風呲溜的躲進了我的領子里。呵,這冬天還真熱情!路上行人少得很,單調的世界也就更加冷清,買完媽媽交代的年貨之后,我故作憂郁的望向四周,權當是應這寒天的景,卻望回一身冰涼。我不禁打了個寒戰,埋怨著這突如其來的冬天。
心里這么想著,腳步自然也快了些。可剛走了不出幾步,我就被那公路旁的美景給吸去了眼球——挺立的龍柏如一團翠綠的火焰,在寒風中不屈的揮舞著身軀,似乎要使出渾身解數,來抵抗這冬日的嚴寒。嗬,好一個不屈不撓的秉性!我滿眼笑意,身邊的黑白景色似乎也明亮了起來。枯樹的枝干已不再嶙峋,它像一個禿頂的老人般剛勁的定在那兒;黑色的陰云已不再密布,它在落日的余暉下映照著靜謐的地面;凜冽的北風已不再狂嘯,它瞬間化身為一個柔弱的姑娘,在我身旁拂過一片片雪白…這個冬天的來臨,已然在我的眼中構成一幅飄揚的畫面,似春日的柳絮,似夏日的清流,似秋日的紅楓…
好一個多彩的冬天!
它雖沒有秋天滿富詩意的風韻,在我眼里卻勝過萬千風景。一抹寒冬,是那么多彩,它紛飛著來臨,在我的寒假生活中,飄逸出一抹獨有的風采。
寒假寫景作文1000字3:
左盼、右盼,終于把朝思暮想的寒假給盼來了。雖然只有二十幾天,但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小假。緊張的大腦在此刻可以放松下來,呼吸新的空氣,把學習壓力放下,好好享受這來之不易的日子。該玩的時候就玩,該學習的時候就學習。
放假了,當然得好好的去玩一通,早就聽說蘇州的虎丘塔很有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于是我和爸爸媽媽就準備去看看這“吳中第一名勝”。爸爸驅車1個多小時,才到達了虎丘。
剛一進門,步入眼簾的就是那虎丘塔。我興奮地對媽媽說:“虎丘塔果然有些斜。”“是啊,畢竟以是2500多年的歷史了,磚頭都爛掉了。”媽媽溫和地說,眼睛里充滿了可惜,“幸虧我們來得早,還能看得見,不知道哪一天它就會倒塌了。”
入虎丘后,沿山路而行,一路上可見著名的虎丘十八景。這些名勝古跡都有引人入勝的歷史傳說和神話故事。十八景中,首屈一指的要是云巖寺塔,也就是虎丘塔。虎丘塔是建于宋代961年的平面八角磚塔,共7層,高47。5米,但由于地基的原因,塔身自400多年前就開始向西北方傾斜。據初步測量,塔頂部中心距中心垂直線偏離已達2。3米。1956年在塔內發現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窯蓮花碗罕見的藝術品,看著這些介紹,我不禁贊嘆道:“我們的祖先真是厲害,竟能設計出如此精妙絕倫,而又令人贊嘆不絕的藝術品,真令人佩服。”
山上有一石井,傳說為唐代陸羽所挖,稱為“陸羽井”。陸羽是我國第一部茶書——《茶經》的作者。據《蘇州府志》記載,陸羽曾長期寓居虎丘,一邊研究茶葉,一邊著作《茶經》。他發現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評為“天下第五泉”。
最神秘的要數是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攜刻著的四個大字“虎丘劍池”。據說這四個字出自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手筆。另有傳說,現在虎丘二字已非彥氏真筆,而是后人補書刻上的,所以在當地有“真劍池,假虎丘”的說法。所謂劍池是在崖壁上有一窄如長劍的水池。吳王闔閭墓可能就在這里。相傳當時曾以魚腸劍和其他寶劍3千為吳王殉葬,故名“劍池”。
就這樣,隨著夕陽西下,伴隨著陣陣清爽的,醉人的臘梅香中,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這神秘而又古老的虎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