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网_中小学生作文大全与写作指导

學生作文網 > 作文素材 > 讀后感 >

看見讀后感850字

時間: 新華 讀后感

通過寫讀后感,人們可以與他人分享自己對書籍的理解和觀點,與讀者交流思想、觀點和感受。如何才能寫出優秀的看見讀后感850字?這里給大家分享看見讀后感850字供大家參考。

看見讀后感850字篇1

楊絳教師曾說:“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之后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看見》這本書是準備考研時合著考研書湊包郵費買的。書中講了太多赤裸裸的社會現象,非典時期一線的醫護人員們、相約服毒的少年們、因家暴而殺了丈夫的女囚犯們、行賄不成窘紅臉的地方官員們、隱于夜色中的同性戀們、與記者一齊生活的妓女們......

一群群人兒猶如一堆堆的跳蚤掩藏在一襲華美袍子下,每人都頂著社會扣在他們身上的標簽過活,但再不堪的標簽背后都是一樣深沉的生活和掙扎。這讓當時的我越讀越是疑惑不已。

看見,看見什么看見社會上的形形色色各階層不可言說的傷與痛后,一個柔弱記者變得強大了

柴靜的文字,猶如柔軟的絲綢下藏著一把鋒利的銳器,冷不丁地割一刀,又忽然遞上一雙有熱度的手暖一暖。讓我覺得這個世界,完美與真實是分裂的。

最近重拾起這本書,感受與之前又有些不一樣。

書中講了這么一個歌功頌德的故事。一位中學教師辭職在家,收了幾個有智力障礙的孩子。故事中極盡教師對孩子們的付出與關愛。為孩子們批改作業、修訂破損的作業本,還帶孩子去吃麥當勞。

片子出來后,觀眾為之動容。可之后細問那位記錄此片的記者,才知那位教師做這樣的事是收錢的,價格不菲。故事的溫度立刻被大打折扣。

質問記者“為啥不說教師收錢”記者答不上來。仔細一想,也不能怪那位記者。這是潛意識里的觀念。歌頌一個人,就要撿好聽的說,不好聽的盡可抹去。這雖不是怪念頭,卻需要人時刻警惕。

舊思維定勢沒有錯,卻容易令人人云亦云,忘記了獨立思考。柴靜也特意向一位前輩請教,前輩說了一句話,“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需要強求,更不要變成強制”。

書中還講到了崔永元做“口述歷史”的事。崔叔叔說,《論語》是后人在孔子死后300年成書的。說的是不是孔子的事,還不必須。但,世世代代聽心得,提高慢。做口述歷史,就是直接想聽孔子怎樣說。

崔叔叔這一番話對與不對暫置一邊。但這位“執拗”于真實歷史的老主持在五十知天命的年紀,揣著心里的某處不安,離開新聞,到處籌錢,做《我的抗戰》、《我的團長我的團》等等口述歷史。不計較采訪困難,不琢磨節目編排,為多采訪一人,多整理資料,能夠費時一個月甚至更久,只是想離真實的歷史更近一些。

當大家都以為崔叔叔是要為一些耳熟能詳的歷史定論翻案時,崔叔叔又告誡起來,“重新對歷史下一個結論,又可能誤導一批人,我不想干這樣的事。我期望五六十年后最終有一本被大家公認的書,大家認為它是真實的,僅此而已”。

新聞也好,書本也罷,無論是哪種媒介,究竟是重于供給真實信息,還是表達觀點呢以我有限而淺薄的閱歷來理解,無法定論。但作為一個讀者的角度,無論它供給信息也好,表達觀點也好,讀者總是會不可避免地試圖用自我的人生去感受、去思索。

我以往聽過形形色色的講座,總是這一“說法”應這一時代而生,再過一段時間,又一“說法”推陳出新。一家談一家之言,有的是換湯不換藥,有的確有幾分道理。但,看多了,若忘記了自我的思考,必是眼花繚亂,分不清東西。

一蓮教師和子復教師說,那里有“術”與“道”的智慧。

何為“術”我淺顯地理解為“術”猶如盲人摸象。摸到鼻子,覺得大象是鼻子;摸到耳朵,覺得大象是耳朵......而“道”呢,就是一向在那里靜靜不動的大象。

“術”是通向“道”的途徑,而“術”是“道”落地的載體。求“術”沒錯,但盡信“術”,還不如拋開“術”,就活在實實在在的生活里。

生活可不管你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它全然地給你。

書中有一句話總結,“別在生活里找你想要的,要去感受生活里發生的東西”。

認識這個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坐標。你在坐標系的哪個位置不是取決于你明白多少,而是取決于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多少。

看見讀后感850字篇2

二個多小時的排隊,等待,花了40塊又在現場買了那本{看見}。換來了你輕輕的點頭,微笑著注視著我的眼睛,你說,謝謝。自始至終,你的嘴角都是上揚的。還是那件衣服,還是那樣的聲音,但我總算看見了你本人,我覺得足夠了,這一切都值得。今天寫下這篇柴靜看見讀后感。

18年前,你從這里開始,那時你還是長沙鐵道學院會計專業的學生,這個專業從來就不能被分到電臺工作。可是你想干這個,也覺得自己能做。你寫了封信給媽媽,告訴她你不愿被分到鐵路17局帶著藍袖套打算盤。媽媽給你回了一封長信,斥責你,而你卻把它扔進了垃圾箱。那時候,你19歲,和我一樣大。你說,此后的十八年,每當崔健在北京有演唱會,你都會去聽,你說,你最喜歡他的{藍色骨頭},你覺得那就是在說95年的你。“人活著只有痛快加獨立才有意義,只要你有筆,誰都攔不住你。”想想自己,總是顧慮太多,想的太多反而沒有勇氣去跟著心走。上了大學以后更是如此,總是糾結,總是迷茫,總是徘徊,總是遲疑,總是不安。說到底,只是缺少那份豪氣。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是選擇了以后又會擔心,擔心就業,擔心前途,擔心別人的意見,擔心自己沒有毅力。今天,見了你以后,想明白了一些事。那些浮華的東西,都變得不再重要。不要問值不值得,價值觀的事是無法用來討論的,你只需要問問它對你來說是不是有如珍寶。我想,我終于明白了,也會更有勇氣地,跟著心走。

以前看了你采訪高秉涵的視頻。“沒有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他說,沒有明天了,那是種多么巨大的絕望,你無法體會,只能聽明白。我們都無法體會。別人世界的悲與喜,我們都只能了解,不能評判。我想,這也是作為記者所必須的。不管你有多么深的感情,你都要將自己置身事外,像局外人一樣去描述一個故事,不引領讀者,不摻雜感情,你只需要說出事件本身,你也只能這樣做。這很難,但是你做到了。

維特根斯坦說“我貼在地面步行,絕不在云端跳舞,因為我整天仰著頭,看到的只有天空。”這句話讓我想起了,高中的我們總是在評判這世界上的種種不公和不幸,而實際上,很多時候,那只是“我們以為”。正如你說,“人有時被忽略,被概念,被格式化,這些思維是在無意識之下。”我們以為我們是民主的,進步的,甚至是睿智的。而除了我們以外的他們,在地面步行,帶著理解,帶著寬容,帶著自己的視角,很多東西我們沒有看到,但他們都看到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我們不了解,就沒有資格評判。關于現實,我們的確有很多不滿,但抱怨沒有一點用。未來會改善,需要的是措施,而不是僅僅指出問題所在。每個人都能說出一大堆一大堆的道理,對理想國的暢想,但是如果不付諸行動,不想辦法改革,解決,這些想法就一點用也沒有。我們總是愛想那些類似哲學問題的事情,但是抱怨完了這個世界,我們又獲得了什么呢?雖然我明白這個世界仍然有那么多的問題,但我再也不是那樣的憤青了。

“我就生活在這里,沒有完美新世界,沒有需要等待的未來,沒有要向外界索求的理解,也不需要通過和誰的比較才能判斷自己。要做的就是此時,就在此地,就是此身。”我們都長大了,你,我,我們,沒有人停留在原地。寫到這里,臉上的淚水也干了。我知道,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最美好的時光就是沒有經歷過的時光。學會珍惜,學會感恩,學會做當下最好的自己,不躲閃,不猶豫,不后悔,不等待,不苛求他人,不希望獲得別人的理解和贊同,做自己,也只做自己。有了這種自由,那些原本追求的東西,總有一天會出其不意地到來。

很欣賞你,但是卻不羨慕。因為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用自己的方式成長。我成為不了你,也不想做第二個你。但是,柴靜,正如你說過的,人生無處不相逢。也許,未來的某天,我們會以另一種方式相遇。你說呢?

看見讀后感850字篇3

沒有過多的修飾,沒有過多的感情,柴靜用冷靜真實的文字記錄了她所見證過的悲歡離合。整本書讓我內心產生最大波動的不是屬于柴靜的成長,而是人性的交織。

20年前,同性戀在中國似乎是一個比妓女或者艾滋病毒傳染者更為令人鄙視的詞。同性戀和其他人一樣上學,工作,努力活著,事實上,同性戀是由先天基因決定的,這是人類的發展過程中的另一種必然的相愛方式,他們無法選擇,愛了就是愛了。但是,社會的不接受導致的是他們不能公開身份,絕大多數的他們不得不和異性結婚,建立感情的社交場所大多是公廁或是浴池,那些不是愛情,只是性行為,而且是陌生人間的,對于他們而言“在沒有過去和未來的地方,愛活不過來,只有性。”

我們的社會不接受同性戀,同性戀只能被壓抑在角落,他們中有的因為不理解,不自由,想改變卻無力選擇自殺,有的被父母強制送入精神病院被當做一生的恥辱。是的,連父母都無法接受,最親近的人都為因新天基因而決定的性取向離開他,嫌棄他。

書中,柴靜問張北川:“我們的社會為什么不接受同性戀者?”

他說:“因為我們的性文化里,把生育當作性的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

我不能說完完全全的明白了這段話,但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社會的共識不能為那些社會眼中特殊的人選擇活下去的道路,當你的無知,你的愚昧,你的偏見傷害了一個努力去生活的人,我并不認為這是一種善意。21世紀,人人呼吁著平等,而平等不是某些人因為符合了大家的共識所以被給予的尊重,平等是發自內心的,你有你的所愛,我尊重并誠摯的希望你能快樂地生活,你能獲得幸福。是的,這種愛并無羞恥。我相信,愛情、自由、公開表達自己身份的空氣、空間,這些同性戀者視作比生命還重要的東西,終有一天會蘊含在每一個人的體內,總有一天,我們會與之相逢。“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于水。”

再說藥家鑫事件,一切的根源追溯到的是一個孩子的家庭教育,了解真相以后,我們才能夠理解他的殘忍手法來自于何處。然而藥家鑫未被判死刑前,音樂人高曉松曾經在微博中評論:“即便他活著出來,也會被當街撞死,沒死干凈也會被補幾刀。人類全部的歷史告訴我們:有法有天時人民奉公守法,無法無天時人民替天行道……生命都漠視的人會愛音樂嗎?”數萬人轉發他的話。理性的來說,這些話并沒有錯,但是這些話的背后,沒有體現出中國較為悲哀的一面嗎?不知道真相妄自評論,名人的話被奉為經典,甚至,一個人連糾正自己錯誤的意愿都被全民扼殺在搖籃之中。網絡曾幾何時也變成了如此令人膽戰心驚的武器,人,都是人,隱藏在罪惡下的心未必不是脆弱的,而看似善良的人心中又是否沒有惡念呢?

人性的交織,本來就是美而復雜的,法律無法因為人性而更改,人性也會有法律無法抑制的時候,接受一切可能性,冷靜的面對,不要因為你的獸語而剝奪任何一個人懺悔的機會。

看見讀后感850字篇4

至機場也會看到推薦,很是納悶這本書到底講些什么以至于這么暢銷大家都在看,所以滿懷著好奇與期待買了一本細細讀起來。

在讀《看見》之前,“柴靜”這兩個字對我而言只是一位記者的名字,此刻柴靜在我腦海中是扯著“求實,公正,平等”大旗的斗士。《看見》其實是柴靜十年記者生涯的一個回顧,它沒有宏大的敘事,只是講她這十年中所經歷過的極具代表性的事件里的一個個鮮活的人;它里面也沒有說教,卻讓我一個外行明白了作為一名合格的記者不是評論,而是客觀的呈現新聞事件,也讓我了解了新聞事件的背后竟有那么現實與真實的故事。

《看見》誠實地描述每一個事件,每一個事件背后的人,經過這些人和事我們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當事人的情感,體會事件的本質,而這都源于柴靜的真實和由心而發的熱情和關懷。無論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淚還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親不要喝酒吸煙以準備再次懷孕,雖然看起來違背一個新聞人的職業準則,但卻是對一個正常人情感的回歸。因為從理智角度看,報道事件本身不能帶入個人感情色彩,否則就失去了事件本身的客觀性,但從情感角度,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冰冷的事件,唯有用理智的頭腦和一顆帶有感情的心才能看到世界的真實。

從更深層次的閱讀這本書,我看到了一股“韌勁兒”,它是對自我要求的堅守。不斷相信,不斷懷疑,不斷幻想,不斷摧毀,不斷重建,為的只是避免人為偏見或附庸,就像陳虻說的“不要走的太遠,不要忘了當初我們為什么出發”。無論在什么崗位,做什么工作,要有自我的職業道德,都要有一股韌勁兒,不斷學習,不斷進取,不斷打磨自我的理智與冷靜,一切請忠于自我的內心。

看見讀后感850字篇5

我看見,坦白的說,我并未看過柴靜主持的節目,她留給我最初的印象就是一次演講比賽。一位清秀卻不失氣場的記者,單薄的身體卻毫無畏懼的發問,和緩的聲音卻滲透著一種堅定。從此我的世界便有了你,耳朵里會不時的充斥著關于柴女子的話題,勇于探索事實真相,不臭氣的才女子。

書如同人一樣,沒有復雜華麗的裝幀,沒有各種名家的評語,普普通通中滲透著親切的質樸。

書中有很多故事,有的曾經是社會熱點,有的已經稍久遠去,或過于細小的不值一提,但在書中都呈出他的原貌。突然想起了讀者或故事會,里面也有許多離奇或悲慟的故事,大多也源自于生活,為什么看「柴靜看見」卻如此打動我心,很奇怪的是一些事自然的就往自己身上扯,因為她文字的樸質、踏實、沒有攻擊式的抗爭,更不會暴跳如雷,為什么她能做到如此淡定!

我們生活成長在這個國家、社會、學校、家庭當中,有父母、親人、老師的陪伴。柴靜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陳忙-柴靜以此人開篇又以此人結束,書中又反復提到此人,可見此人非同一般的重要,俗話說的:千里馬常有而伯樂難尋呀!除此人外,老郝、老范由一開始工作上的戰友變成朋友、閨蜜、親人,她們有著共同的奮斗目標和一致的價值理念,那種幸福是無法溢于言表的!

家庭是社會生活的最小單位,同樣柴女子也不例外,在父母姐妹的陪伴下長大,尤以奶奶的摯愛最為深刻,這也勾起了我更多的回憶,從她的身上隱約可以看到我的影子,多么親切的描述,多么真實的生活!

不多不少,四百多頁的故事,我只能以印象最為深刻的事件寫起。記得全國出現非典的時后,我所在地河北廊坊,離北京重災區僅五十公里,大街小巷空無一人,少有車輛人員的踩踏,道路都顯得恐慌!家中每天都要用84消毒液稀釋消毒,現在看書中的場景依稀可以回到那個時候緊張的氛圍。無能為力做不了志愿者也當不成醫生,于是就洋洋灑灑的寫了一篇文章。當時感悟人性的溫暖和偉大,隨著閱歷的增長,不是更愛流淚了,而是我的感悟越來越多了!

我從來不認為眼淚是懦弱的表現,不分男女老少,都有流淚的權利。汶川地震的時候,我們正在午休,起來上課的同事后來回憶說到還以為自己高血壓了,怎么在床上感到頭暈目眩的,孩子午休過后興奮的從教室跑向操場,此時地震正在無情的侵蝕著另一方子民平淡的生活,誰也不愿意相信這是真的,這就是真的。柴靜的書中還原的不僅僅是當時地震的場景,更多的是與普通老百姓的聊天中感悟內心世界,灰暗慘淡的世界有那么多強烈求生的欲望,但有時對活著的人來說,活著也是一種折磨,一種痛苦,哭泣、流淚也只是對上天不公的一種怒吼,心中情感的發泄。我似乎能透過柴靜的文字看到那些悲慟的雙眼,和無助的雙手!

你看到的不止這些,藥佳鑫、雙城記、盧安克等等等等,每一個標題背后都有一串數不清的酸甜苦辣,好像這些與自己都很遙遠,卻又真實存在而頻繁出現。

我看見了,不知你看見了嗎?為盲目著點亮一盞亮燈,讓無知者展開一個未曾知曉的世界,讓當下者反思過去,品味現在,展望未來!

這就是柴靜看見。

看見讀后感850字篇6

昨日凌晨接近1點當當網上下的訂單,當天午時5點鐘就收到《看見》這本書。

昨日晚上和今日白天,天氣晴間多云,我用了大約8個小時的時間把這本書讀完。全書405頁,速度并不算快。

實話實說,我并不是十分喜歡柴靜,因為周圍有太多人喜歡她。雖然邏輯有些無理取鬧,但這是真實的感覺。朋友中間,我明白有很多人是喜歡她,新聞課堂上教師和同學們也經常討論她。我覺得柴靜擁有這樣多的粉絲已經足夠了,我不用再跟著攙和了。我應當多關注那些躲在角落里的人,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從而找到些樂趣來。

可是,我必須承認,我還是尊敬柴靜的。不然,我也不會在收看“柴靜《看見》新書發布會”視頻期間,打開當當網選擇購買這本書。

這本書中,柴靜講述了自我在央視的10年經歷。資料主要以社會熱點故事為主,比如非典、家暴、地震、兩會、藥家鑫案、盧安克等等。透過這些故事,我看到了柴靜對中國民權、環境、三農、教育等問題的思考。

中國青年報《冰點》主編李大同寫過一本《冰點故事》的書,講述的是冰點背后的故事,故事寫的很感人,至今印象深刻。可是與李大同相比,讀過無數言情小說的柴靜或許更會講故事。她的故事雖然沒有莫言的荒誕和悲壯,可是竟也讓人在不經意之處抹眼淚。最重要的是,柴靜的書是在以新聞事實說話,感染力并不遜于莫言的魔幻現實主義。

很慶幸,一個青春期看慣了言情小說的柴小靜,最終能夠成長為一名富有現實主義人文關懷精神的調查記者。由此觀之,柴靜是言情小說愛好者們的榜樣。

書中談到山西的煤炭工業的發展,主要揭露了煤炭經濟背后山西所付出的環境代價。當人們在津津有味地談論著山西煤老板出行如何一擲千金、兒女婚禮何其豪華奢侈時,柴靜筆下的故鄉山西給人帶來的是一種壓抑感。有官員譏笑柴靜,“你怎樣不給山西辦點好事兒?”柴靜回答,“我辦的就是。”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鐵道部原新聞發言人王勇平因為這句話而飽受爭議。柴靜在書中也提到了他。王勇平的同事說郝勁松反政府,王勇平卻對柴靜說:“他(郝勁松)是刺頭,可是我們社會需要這樣的人”。這句話,有意無意中改變了我對這位前新聞發言人的看法。

書中還講到了關于抗戰老兵歷史的故事,其中就涉及崔永元和導演康洪雷對還原抗戰歷史做出的努力。康洪雷的這段話最動情,說的是他和蘭曉龍采訪完抗戰老兵,回到酒店相對嚎啕的情景,“之后我們在想,哭什么呢?是哭這些老兵壯麗的往事和寂寥的今日,還是哭什么?之后發現,我們哭我們自我的無知,自我的可憐。我們快五十歲的人了,中國抗戰這么大塊波瀾壯闊的史實,我居然絲毫不知,你不可悲嗎?”

書中還講了其他很多新聞故事背后的故事,比如周老虎事件、藥家鑫事件、虐貓事件……在虐貓事件中,柴靜提到了洛陽籍的攝影師馬宏杰,他扒火車、拍耍猴人,真是做到了“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贏得不少人的尊敬。在洛陽實習期間,我曾多次聽人談到他。

《看見》是一部講故事的書。在翻閱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也成了聽故事的人。想想也奇怪,這是個人人都喜歡講故事的時代,聽故事的人卻越來越少。但愿柴靜講的這些故事,能有更多的人聽到吧。

看見讀后感850字篇7

柴靜,央視知名記者、主持人。

相信如果柴靜小姐拋開電視節目的話,大概會是個出色的文字記者。《看見》這本書,人物鮮活,故事真實,感情質樸,細節動人。一本400多頁厚實的書,分兩次竟能夠讀完,這也許得益于她的文字寫得踏實,沒有戾氣。

何為戾氣?就是不滿、忿忿不平、攻擊式的利劍。

不同于尖銳的政治時事記者,看柴靜的文章,不會有太多讓你感到不適的地方。客觀地來說,讀這本書,就像是帶你淺淺地經歷她在央視工作的十年,十年中她用肉眼所看見的畢生難忘之場景。

《看見》并不是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而是一個人所經歷的真實的十年。柴靜的新聞始于生命,最終也回歸生命與人生的思考。20--年的“非典”讓她最直觀看到死亡與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實的態度。如果說一個人沒有看過生命如何消亡,他就無法真正理解人或者生命。陳虻是柴靜在新聞中的引導者,他的逝去,讓三十而立的她再次思考生命與人生。

書中的這十多個故事,并不是刻意挑選,也不是那些最轟動的節目,而是每一個故事之間都被一種叫做“理解”的東西串聯起來。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被其他人影響的過程,而人真正的成長來自于自己的經歷,也來自于對經歷的理解。看見他人的人生,其實也就是看見自己。

用柴靜同事王開嶺的話來說:“做新聞,就是和這個時代的疾病打交道,我們都是時代的患者,采訪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間的相互探問。”  用柴靜自己的話來說,“當一個人關心別人的時候,才會忘記自己。”“理解的基礎是感受。人能感受別人的時候,心就變軟了,軟不是脆弱,是韌性。”

400多頁的書,也沒上幾張個人照片,弄幾個名人;不寫八卦、不扯段子、不擺朋友錄;不肯將就成文,篇篇使勁全力,滿心滿意都在紙上。憑自身的采訪經歷,事后反思,連綴成篇,看似“小”,實則寫的正是那個大大的中國,和中國的人。

看見讀后感850字篇8

距離上一次寫東西已經過去了3個月了。慚愧,還說自己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明明在看書和看劇之間,還是會不由的選擇后者,不費腦子,及時的快樂。不過,我這個人有一個特點,在及時行樂之后又會自責起來,哎呀,這樣墮落下去不行。于是乎,又想著如何重整旗鼓,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這時,看書就成為了最好的選擇。也奇怪,每次開始看書,整個人會逐漸平靜下來,丟失的勇氣和想法也會在和作者的交流中慢慢回歸,一種充實的力量讓人心滿意足。

這段時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因疫情被隔離、奶奶的離開、對身體的焦慮……好長一段時間,總是被情緒裹挾著,遠慮近憂涌上心頭。

于是,開始在書里尋找寧靜。無意中翻Kindle的時候,看到了柴靜的《看見》,感謝作者,給我帶來了久違的平靜。

1、文筆也能治愈人啊

實話實說,我喜歡這本書。看的時候就像是在聽一個人講述自己的故事,流暢、富有感情而又驚心動魄。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啊,嗯,愛思考,有點理想主義的文藝范,文筆很好,用詞精準,總能把你想象中的畫面描寫的干凈又豐滿。

不信,你看——

生和死、苦難和蒼老,都蘊含在每一個人的體內,總有一天我們會與之遭逢。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于水一樣。

去看西北的天空,去看明亮的樹林,那是永恒的安慰。

西北壯闊,赤金的油菜花開的像河一樣。

就算一句簡單的寫景,我都覺得被治愈了。

2、關于生活的選擇,是多樣的,也是正常的啊

柴靜用一個又一個真實的采訪,帶我遇見了我未曾遇到過的人和事。

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盧安克的故事吧。一個外國人,在中國偏遠的山村,公益教學十多年,用自己的方式陪伴留守兒童,不計名利得失。他平靜的說了很多話,卻讓我心頭一震。

他說,他能夠生活在中國,需要感謝他的父母,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把孩子當作私有財產。

他說,人類大部分的苦都是因為期待的存在。其實,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須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沒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為這樣,人才能夠聽到自己的聲音。

他說,教育是兩個人之間發生的事情,不管是故意還是不故意。

他說,語言很多時候是假的,一起經歷才是真的。

雖然,我依然無法擺脫世俗對自我的限定,房子車子孩子等都將毫無意外的成為人生中躲不掉的名詞。但很慶幸,在《看見》里看見了盧安克,有那么一個人,讓我看到了另一種人生。

這個世界的人,原來真的是多樣的,你可以成為這樣的人,也可以成為那樣的人,都是非常正常的人。這個世界的生活也是多樣的,你可以這樣生活,也可以那樣生活,都是正常的生活啊。

3、人性是復雜的,絕無單純的好人或壞人

藥家鑫在被執行死刑前,和父母見面了。他對爸爸說:“爸爸,我愛你。我先去投胎了,下輩子我做父母來照顧你們吧!”

忍受了一次又一次家暴后,女人殺死了自己的丈夫。他們對著鏡頭說:“其實我們不是壞人的!”

還有一個因受賄二十萬被判無期的官員,曾經發奮讀書,兢兢業業工作的農村人,只是在一個極其平凡的午后,默許了一個連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犯罪的行為。

……

看過了這些“壞人”的故事,并沒有增強我作為“好人”的優越感,反而內心惶恐起來。那份因害怕父親責備而試圖掩蓋失誤的忐忑、那份因飽受欺凌而決絕反抗的憤怒、那份揚眉吐氣后的傲慢和無知……這些人性中的弱也曾在我的內心生長過啊。如果我站在他們的環境里,是否也會成為一個“壞人”?不得而知。

如何抑制住內心的“惡”生長?我想到了“平衡”二字。不必抑制,接受它的存在,并灌溉內心的“善”。兩種力量共生,也許這才是一個真實的人吧。

4、距離非典原來已經18年了

柴靜在書中記錄了她作為記者眼中的非典。剛好,看書的我正因為新冠被隔離在家。很神奇的感覺,18年的時間屏障好像消失了,透過文字,結合當下,那場我幾乎沒有印象的戰役也變得無比清晰起來。

一樣的無力、一樣的蕭瑟。病毒的卷土重來,人類的拼死抵抗,并沒有因為時間推移而有所不同。當然,還有醫者仁心的無畏,感動依舊。

體會過“只要你健康回來,就算傾家蕩產也無所謂”的心情后,人真的會發生轉變嗎?必須承認,還是很難吧。因為,在前面搖旗吶喊的旗幟還在那里,脫離大眾的軌道和節奏,對個體而言,真的很難。

天啦,我居然走過了18年之久,看這段故事給我最重一擊的居然是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老掉牙的作文開頭,居然是真的。

5、一個人的成長,一群人的故事

18年里,還有柴靜作為新聞人的成長。從最開始的新人一個,到后來的瓜熟蒂落,必然要經歷雨打風吹。

關于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價值使命,在她的文字里,反思過很多次。還有關于自我的思考、人性的探究……她一定是一個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人。

她也一定是一個行動派吧。一個現場一個現場的跑,一個調查一個調查的做,走出了經驗,也走出了職業的底氣。

很羨慕,有那么一個事情,能讓人18年跌跌撞撞不放棄。更讓人羨慕的是,在她身邊的那群人。編導、攝影、主持人,是共事伙伴,更是一路扶持的朋友。在《遠見》這本書中看到過這句話:我們不僅要找到熱愛的工作,而是要建立熱愛的生活。

在《看見》里的那段時間,與其說是一段工作旅程,不如說是一段火熱的生活。柴靜和她的朋友們,看北方的天、趟南方的河,在醫院在災區在監獄……一個人的成長,一群人的故事。

不說了,慕了。愿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所熱愛的事情,并剛剛好的遇見一群人,是戰友,也是朋友。

55155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悬浮拼装地板_幼儿园_篮球场_悬浮拼接地板-山东悬浮拼装地板厂家 | 锂离子电池厂家-山东中信迪生电源 | 杭州月嫂技术培训服务公司-催乳师培训中心报名费用-产后康复师培训机构-杭州优贝姆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环保袋,无纺布袋,无纺布打孔袋,保温袋,环保袋定制,环保袋厂家,环雅包装-十七年环保袋定制厂家 | 心肺复苏模拟人|医学模型|急救护理模型|医学教学模型上海康人医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旋片真空泵_真空泵_水环真空泵_真空机组-深圳恒才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求是网 - 思想建党 理论强党 | 粉末包装机-给袋式包装机-全自动包装机-颗粒-液体-食品-酱腌菜包装机生产线【润立机械】 | 上海刑事律师|刑事辩护律师|专业刑事犯罪辩护律师免费咨询-[尤辰荣]金牌上海刑事律师团队 | 宿松新闻网 宿松网|宿松在线|宿松门户|安徽宿松(直管县)|宿松新闻综合网站|宿松官方新闻发布 | 螺杆真空泵_耐腐蚀螺杆真空泵_水环真空泵_真空机组_烟台真空泵-烟台斯凯威真空 | 智成电子深圳tdk一级代理-提供TDK电容电感贴片蜂鸣器磁芯lambda电源代理经销,TDK代理商有哪些TDK一级代理商排名查询。-深圳tdk一级代理 | 活性炭厂家-蜂窝活性炭-粉状/柱状/果壳/椰壳活性炭-大千净化-活性炭 | 地图标注-手机导航电子地图如何标注-房地产商场地图标记【DiTuBiaoZhu.net】 | 定做大型恒温循环水浴槽-工业用不锈钢恒温水箱-大容量低温恒温水槽-常州精达仪器 | 东莞爱加真空科技有限公司-进口真空镀膜机|真空镀膜设备|Polycold维修厂家 | 合肥白癜风医院_[治疗白癜风]哪家好_合肥北大白癜风医院 | 包塑软管|金属软管|包塑金属软管-闵彬管业 | DWS物流设备_扫码称重量方一体机_快递包裹分拣机_广东高臻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自动售货机_无人售货机_专业的自动售货机运营商_免费投放售货机-广州富宏主官网 | 天津货架厂_穿梭车货架_重型仓储货架_阁楼货架定制-天津钢力仓储货架生产厂家_天津钢力智能仓储装备 | 快速卷帘门_硬质快速卷帘门-西朗门业 | 江苏南京多语种翻译-专业翻译公司报价-正规商务翻译机构-南京华彦翻译服务有限公司 | 江苏大隆凯科技有限公司| 美名宝起名网-在线宝宝、公司、起名平台 | 华禹护栏|锌钢护栏_阳台护栏_护栏厂家-华禹专注阳台护栏、楼梯栏杆、百叶窗、空调架、基坑护栏、道路护栏等锌钢护栏产品的生产销售。 | 大通天成企业资质代办_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_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_无人机运营合格证_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 防水套管_柔性防水套管_刚性防水套管-巩义市润达管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工业设计,人工智能,体验式3D展示的智能技术交流服务平台-纳金网 J.S.Bach 圣巴赫_高端背景音乐系统_官网 | 波纹补偿器_不锈钢波纹补偿器_巩义市润达管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ET3000双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_ZSR10A直流_SXJS-IV智能_SX-9000全自动油介质损耗测试仪-上海康登 | 油缸定制-液压油缸厂家-无锡大鸿液压气动成套有限公司 | 杭州中央空调维修_冷却塔/新风机柜/热水器/锅炉除垢清洗_除垢剂_风机盘管_冷凝器清洗-杭州亿诺能源有限公司 | 火锅底料批发-串串香技术培训[川禾川调官网] | 车载加油机品牌_ 柴油加油机厂家 | 舞台木地板厂家_体育运动木地板_室内篮球馆木地板_实木运动地板厂家_欧氏篮球地板推荐 | 光泽度计_测量显微镜_苏州压力仪_苏州扭力板手维修-苏州日升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柴油机_柴油发电机_厂家_品牌-江苏卡得城仕发动机有限公司 | 深圳市索富通实业有限公司-可燃气体报警器 | 可燃气体探测器 | 气体检测仪 | 好杂志网-首页| 猎头招聘_深圳猎头公司_知名猎头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