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作文有關主題
在寫作文中,學生需要對自己的觀點和素材進行分析和整理,這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高一作文有關主題要怎么寫?接下來給大家帶來高一作文有關主題,方便大家學習。
高一作文有關主題篇1
打小到現在,我就一直居住在那個老地方。十多年過去,我見證著我家周圍的變化。有人說它閉塞臟亂,于是鄰居不斷變換著;有人說它環境優美,于是紛紛買房遷來。這便是我家的住所——煤史村。
煤史村座落在火車站鐵路線北側,據說以前因煤渣堆積地而得名。拾荒人,越聚越多,漸漸就搭棚居住了下來。所以,當這里后來蓋大量新房時,破舊的老房子似乎在述說著歷史,展示著歷史,與新房同時豎立在同一片藍天下。說它臟,是因為舊房里住著的人,喜歡用煤生火,即使有液化氣,用得也不多。于是這些家家戶戶到處是廢棄的煤渣,路上隨處可見,十分臟亂。
煤史村的亂是道路。每到下雨天,原本凹凸不平的路面就積滿了水。汽車、自行車行駛過去,便濺起泥漿,路人惟恐來不及躲閃,紛紛遠離;而那些舊房子里的小孩,就聚集在水坑邊扔石子,看見行人被濺,就壞壞地笑著。這兒大都是外來人口,說著各種各樣的雜亂話。修車、賣油條等等各種各樣的攤販應有盡有。而路邊似乎成了垃圾站,人們肆無忌憚地把吃完的瓜皮果殼隨手一扔。
終于沒過幾年,這里通了公共汽車。馬路也變寬了許多。這里居住的人,也好象一下子改變了許多。公共汽車,也好象把新的空氣,一起帶了進來。漸漸地,這些年來,有人說它開始變美了。
說它美,現在的煤史村已經看不出舊模樣了。寬闊的道路、蔚藍的天空、綠化優美的小區、還有那30層高拔的樓宇……,一切都變了!環境變好了,空氣清新了,居民也過上了現代化的生活。晚上,彩燈四射,流光溢彩。不遠處,新火車站客運大樓已露出雄偉身姿。
我生長于此,成長于此,我感受到它的變化。我更加愛著我的家鄉。
高一作文有關主題篇2
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都有那充滿美好的親情,這些親情往往會給人莫大的快樂和安慰,因為她維系著我們的一生,包容著我們大部分的生活。親情也許十分的平凡,就好象鹽溶入水中,自然地變成了鹽水,但是,你們知道嗎?她雖然十分的平凡,但你可以細細地品嘗并回味她,她會讓你感到她是多么的特殊。我也擁有親情,有老師對我的親情,有同學對我的親情,還有家人對我的親情,但是最讓我感動的卻是母親對我的愛。
那一件事發生在我的校園。早晨,早餐完畢后,我像往常一樣,興致勃勃的去上學。路上太陽早已將奶漿似的霧氣驅散了。到校了,我大步流星地進了教室,正想做作業,忽然,一陣無法抗拒的肚痛使我不由自主地趴在了桌子上,還用手捂著肚子。不知道什么時候,一些同學看見了我這副摸樣,急急忙忙找來老師,向老師求救。老師一看:“哎呀有了!”她拿出“寶貝”給我媽媽打了個電話。不到五分鐘,媽媽趕來了。她一見我捂著肚子,就急忙背著我往醫院跑。在路上,因為我身體重,媽媽背得滿頭大汗,汗水一滴一滴地落下來,浸濕了她的衣裳,但她還是不時地問我:“肚子還痛不痛?能撐住嗎?”醫院到了,醫生為我掛了鹽水,媽媽這才松了一口氣。
我躺在椅子上,望著媽媽:哦,媽媽的頭上有幾絲隱藏在黑發中的白發,閃()著微小的銀光,眼邊帶著魚紋的眼睛充滿了血絲。一雙勤勞的長滿了老繭的大手不時地調動鹽水的速度。我看著看著,眼眶濕潤了,多年培養我并關心我的媽媽是多么的辛苦呀!而我,卻一點也不體貼媽媽,關心媽媽,有時還會讓她生氣,咳!
不知過了多長的時間,在我的模糊之中,忽然看見了媽媽的那些白發突然之間變成了滿頭銀發。我一驚,醒了,原來自己在床上做夢,是媽媽在昨晚把我背回來的。她見我醒來了,摸了摸我小西瓜般的腦袋,微微一笑說:“沒事了,不用擔心,好好的睡吧。我給你去做吃的去……
這件事情雖然已經過去好長一段時間了,但是,在我的腦海里就像昨天剛發生過的一樣。因為,它融入了母親對我的愛,無限的愛呀!
高一作文有關主題篇3
人生就像一棵樹的成長過程一樣,終有一天會衰老,終有一天會死亡,但在此成長期間,我們應該努力為生命延續,不能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更不應該放棄他人的生命,要讓自己有愛護之心,將人性美展現出來,把丑陋的東西驅除。
在當今社會,競爭力十分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句子經常聽見,人們為了達到目標,就不惜一切,最后將人性美漸漸沒掉,天天掛著丑陋的一面。面對人生,面對社會,面對朋友面對親人。就算面臨死亡也放不下丑陋的面具。正如在一個登山的過程中,如果有人缺氧而暈倒,你會如何解決呢?如果是真正懷有人性美的人,只要下不危及自己性命,他一定會前去營救;可是,世界上沒有那么多這類人。人們只會為攀登上高峰而不顧而去,就這喪失了一條生命,這樣下去,死去的人會有多少個呢?為什么不把人性美展現出來。人生于世上,生命是最重要的,人生苦短,為什么不把愛心、人性美呈現出來呢,這樣世界就會更加美好的。
生命是沒有“二”的,雖然人總會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和壓力,但總不能因為這樣而放棄另一條生命,如果當別人在你臨死的時候,站在你面前而不去救你,你會有什么感想呢?許多人都是自私的,在生死關頭總會體現人性的丑陋,把人性的美干脆踢開,最后自悔自怨,這樣子的生活是不好受的。
雖然社會競爭力大,但還有存在人性美的,正如很多醫護人員在“非典”期間不顧一切與“非典”對抗而犧牲,他們對病人不離不棄,懷著“救人”的意識到戰場沖鋒陷陣。這樣的人就是在生死中體現了人性美,這樣的人是我們人類的驕傲、光榮。
人生苦短,在自己身邊來來往往的人多的是,如果我們總是用丑陋的心去對人,那么自己最后會自討苦吃,我們應該在這短暫的生命中體現人性美,為了孫后代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形態。
一切的人性美都在生命中體現出來,我們應保存它,把丑陋的一面埋沒吧!
高一作文有關主題篇4
愛人者,人恒愛;敬人者,人恒敬之。
當你走在黑暗中,你對腳下的路很恐懼,你對下一秒的未知不知所措時,平房門前的燈亮了,頓時你所有的恐懼都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溫暖,它讓你在夜里不會冷。于是你沿著光線找到了家,隨手打開了門前的燈,把這溫暖也傳遞給其他從這里通過的人。因為那一盞燈溫暖了你,你要把這個溫暖傳遞下去。
在中美洲的叢林生活著一群螞蟻,它們經常會被從天而降的樹脂牢牢黏住,這個時候蟻群的首領就會商討救救它,如果它平時做出的貢獻多,那么蟻群就會齊心協力無論用多長時間也救它出來。這就是互助原則,千百年來從未發現任何變化,你幫助過我,那么當你遇到困難時我也挺身而出;我曾幫助你那么你也會在我陷入困境時拉我一把。人和人之間時互助的,一直保持到今。
在南非的叢林中有一種狐蝠,它們每天至少要喝兩湯勺的血才能活下去,否則就會性命難保。但在死亡之前狐蝠還有一個活下去的辦法,那就是向同類“借血”但并不是所有狐蝠都愿意借血出去,只是那些平時曾經借出過血的狐蝠,其他狐蝠才愿意借血給它。一只狐蝠之所以愿意用自己的血液去挽救另一只瀕臨死亡的狐蝠,是因為這只狐蝠曾做過同樣的善舉,互助原則在狐蝠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想一想,我們人類何嘗不是如此呢?當危機來臨,一個人能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也取決于他平時對人的態度和做法,一個國家也是如此:無論是汶川的地震還是南方雪災或是內蒙古的大水,無一不是對中國的巨大打擊,但是中國很快恢復過來了,因為我們國家對人民的幫助,人民回報了國家,讓祖國從巨大的打擊之中迅速的恢復過來,這也是一種互助,是一種更深刻的互助。
上古的釋迦牟尼,為了不讓世間痛苦,不顧自己王子的高貴身份愿意為人們解除苦難而成為影響后世深遠的教主,這不是互助的佳例嗎?
狐蝠借血有道,螞蟻營救有理,人民互相幫國家渡過為難時期。這一互助原則,千百年來不曾有過任何變化,但永遠不能忘記的是,你今天對待別人的樣子,便是明天別人對你的樣子。
高一作文有關主題篇5
一輪冬日,一場平凡的相守與溫暖。
——題記
那年,楊絳與夢中學府失之交臂,但命運依舊眷顧她,再一次向她打開了一扇窗。在東吳大學畢業后,她有機會在清華研讀。在古月堂前,她遇到了他——錢鐘書,緣分讓他倆的心泛起圈圈漣漪,從此緊緊纏繞,成為一生伴侶。
然而命運多舛,“革命”爆發后,楊絳被打為右派,被罰掃廁所,她沒有怨天尤人,認真負責地把廁所打掃地一塵不染;被剪陰陽頭,她愣是沒吭一聲,她的堅韌讓人佩服。被下放到五四干校,雖與丈夫錢鐘書相遇,但在那窮鄉僻壤的地方,她卻因為勞碌,被繁重的生活弄垮了身體,她也毫不抱怨……
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她雖然生活困頓,但卻省吃儉用,接濟同事。無論命運將她拋向何處,她都能坦然自若,大度地對待生活,如冬日里的一輪暖陽,柔和而美好。
或許,命運總是弄人的,把兩個不該拴著的人拴在了一起。在徐志摩的眼中,張幼儀始終是個“鄉下土包子”,是個“封建女子”。即便她如履薄冰地經營著一直僵持的婚姻,默默地付出,最終徐志摩還是提出了離婚。她曾傷心欲絕,但她知道要走的人留不住,留不住的不強求,于是她釋然了,選擇放手,給了愛人“自由”。張幼儀的愛雖然缺乏浪漫,但卻是理智的。
離婚后的張幼儀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她的精彩人生從此開始了。在德國她讀書教子,充實自己;回國后她建立公司,馳聘商場,擔任云裳時裝公司總經理、民社黨執委……她的名字終于不需要依附于任何人。她蛻變得無所畏懼,甚至連徐志摩都對她刮目相看,“張幼儀是個有志氣有膽量的女子,她現在真是‘什么都不怕了’”。
在漫長的人生長河中,她對徐志摩的愛可以跨越時間的緯度。即便在徐志摩死后,她仍為徐志摩編選詩集,接濟陸小曼的生活,為徐志摩的父母養老送終……她的愛始終是溫暖的,如冬日里的縷縷陽光,理解而寬容。
人生就是天空,烏云滾滾是常事,但是,撥開云霧,總會見到陽光。只要沉默堅強的過自己的歲月,大度寬容的對待生活的磨難,正所謂“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愛”。即使身處冬日,也有陽光浸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