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寫呼喚孝道優秀范文800字
“孝”作為中國道德之首,文化之源,千百年來世代相承。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有關寫呼喚孝道優秀范文800字,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有關寫呼喚孝道優秀范文800字篇1
前些日子一家網站報道:一位名牌大學畢業生因與父母發生爭執而辱罵甚至毆打父母,報道的圖片中顯示了父母累累的傷痕,父母表示將與兒子斷絕關系,兒子并未做出回應。從父母黯淡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深深的不解和痛恨。
這樣的報道在各大報紙,新聞中并不少見,它漸漸地變成為了媒體博眼球的砝碼,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人們紛紛說著自己深惡痛絕的譴責,向旁人表示著自己的憤恨,仿佛在追趕著什么潮流似的,可又有幾人能真正地為這樣的事而悲哀呢?又有幾人能想到為自己操勞一生還守在原地的父母呢?又有幾人能想起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對父母表示過關心了呢?
這是一個社會的病態,是一種文明的缺失。在獨生子女橫行,表達孝心止步于作文紙的厚度,千萬里的求學之路阻斷了濃濃的親情,滿心功名排斥著孝心的一席之地的時候,人們漸漸淡忘了愛,這種愛來自我們本應最敬愛的父母。孝心淪為一種形式,一筆感情債,人們只知道表達自己的孝心,卻不知道用心去走進父母,傾聽父母,欣賞父母。
孝心是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棄的,就如美國人不能忘記自由主義,朝圣者不能忘記對天堂的向往一樣,孝道是中華民族不能忘記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國古代便有父母過世后為父母守孝三年以示哀悼之情的習俗。論語曾記載:“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晉代李密面對任官的詔文悲壯地寫下《陳情表》,文章中滿是自己“烏鳥私情,愿乞終養”的孝心。這些對孝道的闡釋都在告訴我們孝心的重要性。一個人只有有了孝心,才算一個心智健全的人,才能去真正做好自己的事情,否則,就不會有人欣賞,即便成功,也失去了意義。
然而孝心并不是愚孝,不是失去人格的盲目順從,孝心作文網http://wwW.zuoWen8.Com/作為一種美德,是一種對父母平等的關愛,它在于對父母的贍養和理解。贍養就是對父母生活的照料,就像父母把我們從呱呱墜地養育到能獨擋一面的成年人一樣,我們也應該把我們所得的給予父母,讓他們能有一個有保障的生活。當有一天父母牙齒已經脫落,腿腳已經無法動彈,說話已經不再清楚,甚至偶爾會忘記身邊的我們是什么人的時候,我們能懷有像他們喂我們吃飯,教我們走路,說話同樣的耐心去幫助和扶持他們,能在第一時間趕到他們身邊守護著父母。理解就是會傾聽和欣賞父母。我們時常感到父母思想的保守和落后,時常會覺得難以和他們交流和溝通,在生活中難免出現意見不合甚至是爭執,我們要理解無論世界如何變化,父母的一切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我們。理解他們的固執己見吧,畢竟他們已經比我們經歷過太多;理解他們的保守落后吧,因為他們把所有能完善自我的機會都留給了我們;理解他們的滿嘴嘮叨吧,因為不管我們把父母放在心里什么地方,有沒有牽掛父母,父母永遠都把我們放在最寶貴的地方,時時刻刻牽掛著我們。當我們和父母發生爭執的時候,不妨冷靜下來,細心想一想父母為什么會這么做,我們又為什么會反對他們,我們的做法是否合理?也許,學著去欣賞父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當我們用一種欣賞的眼光去看待父母的時候,我們或許會發現他們身上的諸多被我們曾經掩蓋的優點,這樣我們才能和父母和睦相處。
孝是做人之本,需要我們每個人盡職盡責地去履行。只有每個人都能懷著內心最真摯的孝心對待父母,這個社會才不會有那么多讓人心寒的報道,才能讓每個家庭都變得和諧幸福,才能讓中華民族的孝道生生不息,才能讓祖國成為一個富有凝聚力的大家庭,繁榮昌盛。
呼喚孝心,讓孝心引領時代!
有關寫呼喚孝道優秀范文800字篇2
我看到周圍形形色色講孝道和不講孝道的人,感觸很深,覺得歷代儒學之士大力宣揚“孝道”在慢慢的流失。古時,皇帝都緝借推崇“孝道”,來穩定其統治。而現代社會的個體,基本上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往往都忽略了“孝道、孝順”。我覺得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孝道”屬于社會意識形態,僅作為一種美德來提倡是遠遠不夠的,應該立法!
我們都有孝敬父母的義務,也都有教育子女的義務。張尚昀的孝心不是與生俱來的,這與他所受母親的言傳身教以及他本身的經歷是分不開的。張尚昀真正做到了孝,筆者為其總結為:“敬字當頭,敬養兼備!”
“百善孝當頭”;“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親愛,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這里所引用的幾句足以證明:孝道,已不僅僅是一種通過行為表現出的人倫道德,而且還是一種社會行為,行孝者對社會公德負責,肩負著社會責任。古代是這樣,而現代呢?對孝如何理解?不會到了現代,孝就發展變化得面目全非、連道德和責任也變成別的玩藝吧?嗚呼!只差一點!筆者便從古到今的侃侃孝道是如何一路跌跌撞撞地到了今天這副德行的。
孝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在甲骨文中就有個“孝”字,也就是說,早在十一世紀以前,華夏先民們就懂得把打獵得來的肉給父母先吃了,這就是最原始的孝。當人們把樹葉裙變成布衣時儒學也就產生了??桌戏蜃訉⑿⒌兰右愿拍罨⑶覙O力推崇,且達到空前的程度。雖然秦始皇對孔老夫子的調調不大感冒,又統一文字、度量衡什么的,但怎么忙活倒也沒將孝字從“字典”中拿掉。他這一心軟不要緊,一晃就是2000年,再晃就晃到了“五四”。
猛醒的新青年們將新思想帶來了,有了西方的東西,隨之而來的是歇斯底里的反孔。直到一切舊的東西消亡,并且腐爛掉。夠狠、夠絕,孔老夫子的那一套算是被新青年們刨個坑給活埋了,而且還壓了誰都難以搬動的石頭。五四運動固然是掀起現代文化高潮的主力軍,然而現代文化就是簡單的西化?傳統文化中的確有很多糟粕是為人所不取的,但也不能全盤否定吧?真若如此,難道不違背 "批判地繼承"的原則嗎?既然是批判地繼承,那么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是不該被摒棄的。起碼孝道就是其中一個冤死鬼。新青年們這么一搞,孝道可就變味了,甚至變成灰了。
有關寫呼喚孝道優秀范文800字篇3
活是活著呢,活得咋樣?你給父母拿來山珍海味,但是就隨手往桌上一礅,然后冷淡無比的來一聲:“吃吧。”看見老娘在洗衣服,很不耐煩地來句:“我來。”這就是孝?孝敬本應使父母快樂,你就那么多不耐煩,他們能樂得起來嗎?父母只需要物質上的“養”,就不需要精神上的“敬”?不但需要,而且老人需要的比我們更多。缺少了“敬”的“養”,一定是態度出現了問題,這個態度問題主要還是在于為人子女者的孝心不是根于誠篤。
孝道作為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作為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系家庭關系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孝道被當作封建糟粕遭到否定。的確,傳統孝道不免糟粕。孝經有云:“毛發色膚取之于父母,稍有損耗是為不孝”,這有些苛刻;丁蘭“刻木求親”稍有做作與夸張;郭巨“埋兒奉母”之舉也未免迂腐。“順者為孝”也有些不人性;至于“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讓子亡,子不能不亡”就更讓我們難以接收了。我們這么想不為過。我們不需要那么做,更不必要那么做,可是孝道本身所具備的美德特質我們沒有資格否定。
孝道作為維系和促進以家庭為細胞的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絕對應該發揚光大,而且誓在必行。從風俗角度上說,這更是極為重要的。元代張養浩說:“蓋自上而下者謂之風,因上而成者謂之俗,故風俗,國家之元氣,風俗厚則元氣盛……風俗薄則元氣衰……”元代御史上奏時也說過:“國家以風俗為本,……而風俗厚為治之至要也。”對于當今社會的風俗如何,筆者不敢妄下言論。簡單說來我們起碼得有個全國上下都一致的觀點吧!
一個民族的強大是因為整個民族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塊使,有相同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這就形成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說到此處似乎與孝道甚遠了,也過于理想化,然而離我們最近的、最實際的、也是最容易普及的統一民風不正是孝道嗎?一個人還不能愛自己的家、自己的家人,又如何去愛別人的家,乃至于國家這個大家庭呢?連最容易的“風”也形成不了,那只能眼看著“瘋”了。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發揚光大了孝道,再談其他的也就不遠了。
看了有關寫呼喚孝道優秀范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