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擊觀后感5篇
一部《士兵突擊》令2007年溫暖綻放,它不但成為收視冠軍而且迄今已囊括20多個獎項,成為一道奇特的景觀,被稱為“士兵突擊現象”。改編自小說士兵突擊,由著名導演康紅雷執導、蘭曉龍編劇,王寶強、陳思成、段奕宏、張譯、邢佳棟、張國強等主演,八一電影制片廠、北京華誼兄弟影視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出品。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士兵突擊》觀后感,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士兵突擊》觀后感篇1:
《士兵突擊》是我看過的以軍營為素材的電視劇中拍得最好的,最有意義的一部。《火藍刀鋒》、《我是特種兵》系列等等都有點神劇的色彩,都讓人看了是一種打雞血的沖動,特別是吳京執導的《戰狼》,這些給人的感覺都是不真實的,這只能作為中國軍人精神氣質的一種表現和宣傳。事實上戰爭是殘酷的,豈是一個人或是一個小團體所能主宰的。
其實《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并不是以熱血軍人作為主要的描述方面,他的重點是人,軍人、軍營只是一個背景。我從中看到的是人的蛻變過程,兩個人,成才和許三多都完成了蛻變。
許三多“傻”“真傻”,成才是精明,真正的精明,兩個性格如此大差異的人來到同一個地方,差距是顯而易見的。在我們身邊的人,更多的是像成才的這種人,或者是夾在許三多與成才之間的這種人,其實他們更多的是趨于成才,為什么我們身邊那么多人,機會卻只有極少數人擁有,因為他們身上有著某些特質。人可以從傻變得聰明,可是誰愿意從聰明人變得“傻”一點呢?正是因為如此,我覺得在軍營中,許三多更多的是學到了成長(因為許三多的起點低)學會了相信自己,學會了考慮他人的感受,學會了戰友之情,學會了經歷,學會了勇于面對,學會了信任,學會了自主自強;成才更多的學到了磨礪(因為成才的起點高),磨去了自己的棱角,磨去了自己的自私,磨去了自己的鋒芒畢露,抹去了自己的急躁,當然也磨去了自己的油奸耍滑。許三多是那個唯一的、傻傻的許三多,只不過比龜兒子多了更多的優秀品質,是一個更完美的許三多;成才也在挫折中得到了歷練,自我的反省思考終于認清楚了自己,自己不是能力不夠,而是缺少許三多那傻的品質。我并不是說,傻有多好,精明有多壞。只是說人生路千百條,對我們來說每條路都能走到終點,不是說非得走最近的那條,亦或是最好的那條路,走好自己腳下的那條路才是最實在的。許三多只有一個,成才只有一個,你我同樣也只有一個,各自的經歷也是不可復制的,所以好好經歷,逆境未必萬劫不復,順境也要居安思危。堅守自己正確的人生信條,無論在什么處境中,就像許三多始終相信“好好活就是有意義,有意義就是好好活”、“不拋棄,不放棄”一樣,正是這些簡單的話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里,與他的心與他的靈魂漸漸地融為一體,所以他才能做的比別人更好。
我們總要求自己給自己一個相信自己的理由,而《士兵突擊》告訴我,無條件相信自己,人生不需要那么多理由。人傻一點未必全是壞處,人的蛻變也不是由傻變得聰明或者由聰明變得傻,而是在自己原來的基礎上蛻變,最后并沒有改變你本性所固有的。每個人本性都是純潔無瑕的,只不過是在后天的成長過程中蒙上了一層又一層的塵埃,拂去它,每個人找到的就都是那個本就潔白的心靈,至于每個人的結局不同,成功或是失敗,那就看在后天的成長經歷中你是讓灰塵越蒙越多還是竭力不斷地拂除它。
《士兵突擊》觀后感篇2:
按照分廠領導的學習要求,自11月4日至11月30日我認真收看、學習了電視連續劇《士兵突擊》,看完這部電視劇,感到十分震撼,它沒有兒女情長,沒有纏纏綿綿,有的只有錚錚鐵骨和兄弟情義,可以說《士兵突擊》在觀看過程中,哭過,也笑過,也有不能忍受的時候,但結果是我有點中毒了,時常想到用許三多來要求自己,更是能經常冒幾句里面的經典臺詞,之所以有這樣的影響,是因為大家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都能從中有所收獲,值得讓我們來學習。
《士兵突擊》講述了許三多是怎樣有一個“孬兵”成為一個“兵王”。在劇中許三多所表現出的“父子之情、手足之情、戰友之情”讓我為之動容!三多一個很多人口中的傻子,后悔成為軍營中的強人,明明是一個強人,卻長著一副熊樣。不過最本質的是他不把自己當強人看,一直在強調“我很笨,真的很笨”這是他最常對自己說的話,也是他對別人最常說的一句話。不過,也因為這句話,他付出了難以想象的努力,靠著一個信念:“要好好活,要做有意義的事”
“要好好活,要做有意義的事”,這樣的聲音,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不都曾響起過嗎?我們沒有哪個人不是生來就志向遠大,不想有所成就!可當我們努力,我們奮斗,付出很多卻得不到回報時,我們還有幾個人能靜下心來,不拋棄,不放棄,慢慢等待最后的成功呢?可當慢慢向“成才”那樣的人靠攏,變得越來越“聰明”時,我們也越來越發現我們離成功很遠!我們迷茫!我們彷徨!我們該怎么辦?
《士兵突擊》給了我們解答:平凡的人啊,浮躁是不行的!象成才一樣“聰明”的人們,回頭是岸!要堅持!要不拋棄、不放棄!
《士兵突擊》這個劇從頭到尾似乎都在詮釋著“不拋棄、不放棄”。因為有史今的“不拋棄、不放棄”才給了許三多從“丑小鴨”到“白天鵝”的轉變機會;許三多自己的歷程就是一個“不拋棄、不放棄”的過程;而后來他又用“不拋棄、不放棄”理論去說服袁郎,將成才重新爭取回了A大隊;成才的回歸也是“不拋棄、不放棄”的又一次勝利。
“不拋棄、不放棄”就是“堅持”,“堅持就是勝利”并不是什么多新多深的道理,但把這個道理通過一個“傻呵呵”的主人公給巧妙的演繹出來,或許正是《士兵突擊》的成功之處。我們這些平凡小人物也就喜歡為這種傻傻的堅持、獲取的成功而感到落淚。
回想起他的這段經歷讓我想到了一個新的階層——職場人。
而許三多的草原三連五班的日子,可以給那些職場人,特別是起點很低,初期被嚴重低估的人士一個咸魚翻身的成功范例!以下是對許三多的一些經驗的總結,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1、要有好的心態:對于許三多來說,在那里當兵都是當兵!那么對于一個職員在那里工作都是工作,要有這種覺悟---說高點就是要服從安排哪怕去了再不好的地方,也要有好的心態,不能鬧情緒。如果覺得自己才高八斗,懷才不遇,那么更多的是怨言,反而改變不了現實。“態度決定一切”就是這個道理,把自己放在一個低的位置,那么一切只會更好,心態也很更好,一切也都會好起來的,是金子總會發光!
2、反省自己:“我又錯了”!這是許三多的口頭禪,但是許三多沒有把同樣的錯誤不斷的重復出現,那么這些口頭禪就是一個自我反省,這種反省的積累一方面讓別人感到你的謙虛,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醒自己進行改善,從而使自己得到提高。每一個小的成功,只會讓自己更有信心!“小成功讓人自信,大成功讓人找到自己的價值”,通過一些日常生活中小的成功來積累自己的信心。
3、把小事辦好、辦勞:對于職場人來說,有時得不到重要是正常的,許三多去了好久都沒有任務,但是就是“修路”----這個老馬隨口說的任務,他把它做好了,成就了自己在集體中的新形象。“不以事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小事都辦不好的人,誰會安排更大的事情給他呢?事實上,很多時候領導就是通過一些小事來發現一些人才的!如果總是眼高手低,小事不愿干,大事干不來,那么注定會一事無成。
4、做事的執著:做人的韌性是成就事業必須的特質許三多修路也碰到了許多阻礙,集體的人都在反對,在他的堅持下路還是修成了,對于還未取得領導信任的人來說,做事的方法和做人的原則是決定你走多遠的前提。
5、不貪功:當許三多把路修好得到高層領導的肯定和贊揚時,他沒有說是他一個人修的,而是說集體修的。對于我們來說,一個小小的成功千萬不要翹起尾巴,那些大智若愚的人更能得到周圍人的認同和幫助。
結合到眼前,形形色色的行行業業,人們都在為自己拼搏努力,我們有沒有人環顧四周看看是否有人碌碌無為?是否有人愿意為自己的同事、朋友甚至親友伸出援助之手?我感覺班長史今在實際生活中絕對是個好領導、好朋友、好家人,對人能寬容大度,對朋友能兩肋插刀,對領導能認真負責,對下屬能毫無保留,一切的一切組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慈父般的班長。
回頭看看在這個許多人天天嘆空虛說的年代,多少人虛度年華碌碌無為,一個擁有目標的人是多么幸福的事啊!一個能稱自己在從事著有意義事情的人那是多么的充實啊!二為你制造這個目標的人是不是更值得尊敬呢?
作者:井文寧
2015年12月10日
《士兵突擊》觀后感篇3:
太多的喝彩太多的感動太多的震撼,這是我的第一個感覺。
一部純粹的男人的戲,意氣飛揚的軍旅生涯,生死與共的成長歲月,錚錚鐵骨俠義柔腸,普通一兵做著讓軍人驕傲的事;一群好男兒寬慰了幾多人的英雄情結,堅守著他們的堅守——對“不拋棄不放棄”的執著信念,付出著他們的付出——對犧牲與奉獻的理解,如果愛請深愛,這大概是這劇目帶給我最多的沖擊。
我不太喜歡許三多,開始的時候,他是純樸憨厚善良,但太笨了幾乎沒有腦子(一直不喜歡沒有智慧的人),我氣他惱他恨他卻沒伍六一那么強烈,但是也如成才說得:我真想把這個腦袋扒開,把自己的放進去。豬都笨死了,他還問怎么笨死呢,真讓我哭笑不得。我一直搞不懂這樣的人怎么可以有這么好的黃金狗屎運走這么久這么遠,是否有些過了。但是他的執拗和認真一次次觸動我心里最柔軟的部分,你可以感覺到他心里開著一朵花的是有潛力的。史今的出現帶著太陽的溫度,同是半大的孩子,但是他的責任心和愛心讓我感覺母親般的偉大,他是那么真誠的歡迎你那么認真的兌現自己的諾言,那種忘我和犧牲以及小小的執拗讓我很是欣賞,我喜歡就不自覺的向著你走,大概也是他們的準則吧。讓許三多從不信到信從不行到行,每個人都在無私的付出著,或多或少,即使小有排斥和嘲弄,即使每次都要狠下心來不管,但是他們仍然不曾真正舍棄過弟兄。三連五班,讓我再次感覺到人生的荒蕪和無奈,這個方圓百里沒有人煙不管你多么努力都不會有人注意的地方,培養了很多人,走進來走出去,老馬的話回蕩了很久:不要整天混日子,小心讓日子把你混了。許三多從農民一個有著很多性格缺陷和很強依賴心理的人,真是應該感謝那個晚上,給班長的那一錘砸出了他的個性,他開始了覺醒,開始找自己的位置,開始學會思考,到百煉成鋼終成一材,從笨拙的不會表達自己,到可以說出一些哲理的話做一些有勇有謀的事,和這些環境都是分不開的,和他的堅忍和執拗是分不開的,就是這個半根筋的人,別人想著說著猶疑著他卻身體力行的做著,幾乎杜絕任何的外界干擾吧認準的事情死守到底干出了名堂,一個人修了一條路,333個腹部繞杠,守著空了的連隊半年讓其一塵不染,克服自身一個又一個缺陷讓自己立足老A……“活著就要做有意義的事兒”,多么的純樸的想法,讓你不自覺的喜歡他,信任他,幫助他。簡簡單單一個人,做著自己認為簡簡單單的事,但這些簡單積攢著就是一個大事,一個讓人欽佩的人生。
成才,好勝,太精命的一個人,得意自己太多的小聰明,一包煙也要搞出個名堂,有聰明人的那種優越感,有著年輕人的焦灼和急于求成,抓住一切機會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把成長的每個階段都當作一次跳板,幾乎不曾有什么緊進駐他的心靈,顯得那么不踏實不可信,但是他也優秀、上進、懂得規劃自己的人生,只是太孜孜以求太鋒芒畢露太討巧太自我。進入老A的失敗似乎讓他幡然悔悟(太假了,有點太快),對自己的為人處世觀念與方式進行了一次惡補,可以安分和自控可以融入和犧牲,懂得了“不拋棄不放棄”的意義,還忍得失,有點超脫。你看他說得多好啊:步兵和老A沒有區別,一切戰爭到最后都是人與人的戰斗,他們都是一群堅守到最后的人。如袁朗所說:只要方向不偏,他可以走很遠,他的世界要比許三多開闊的多。
史今的話并不多,很平實也很溫暖,他不像伍六一那么剛烈也沒有連長那么執拗,有更多的柔情更多的細心更多的無私奉獻,能剛能柔,至情至善,他的認真和堅持他的自我犧牲和平和,讓我總想到蠟燭和老師,讓人不自覺的敬愛、親近和信服。最煽情的部分都有他,最敬服的班長是他,他的為人處世以及生活態度達到了一種境界,近乎一個神一個圣人。在他身上我再次感到人際關系中的無法避免曖昧,就是這種曖昧可以讓人心里感覺到無限欣喜無限幸福可以讓全班的人為他去死,當然他回饋了自己的鮮血。
伍六一是個硬漢,有棱有角,個性強烈的像石頭,不妥協不寬容也不拋棄,那么執著的一個人,那么好勝的一個人,把集體的軍人的榮譽當命,有時候感覺他很不成熟,不懂得控制自己得情緒,暴烈,像個孩子,又惹人憐愛。他不需要憐憫不需要退讓,就是那么硬碰硬的那么掙強好勝,內心堅強百折不撓,拼卻了命保持尊嚴卻忘了保護自己。他這樣說也這樣做著:身體可以留下殘疾,而心絕對不能。他身上有我小時候的影子,所以很喜歡他,但是隨著年歲隨著閱歷肯定要圓滑了,外圓內方才是生存之道,無法做到費力不討好,無法孜孜以求,不拋棄不放棄的同時又拋棄和放棄了什么又有誰知道呢。
連長高城,一個真性情的人,出身將門,有強烈的軍人榮譽心,他的連隊和兵就是他的驕傲和命,所以要掙高低,所以他的理就是:剛七連從我做起,決不允許有一個孬兵。所以他看不上沒有骨氣不爭高低的許三多,他不賞識耍小聰明的逃兵成才,他生活謹慎重情重義,嘴硬豆腐心;豹子一樣的剛毅又活得血性溫情十足。
袁朗,這男人很出色,近于完美,有著特種兵天然的氣質,思維縝密技能超絕,比起吳哲的聰明他更練達,比高城的氣度他更沉穩,比史今的溫暖他更豐富,比齊桓的勇猛他更內斂,嬉笑怒罵他游刃有余,認真游戲他純熟可信。他的調皮他的淡定他的智慧他的溫情他的大氣,他的灑脫有著致命的吸引力,那些簡單卻可以刻入心靈的話讓我一次次深思喝震動——他說“戰場上只有生死,沒有老大”,他說“能讓士兵在戰場上少死幾個,是最大的愛”,他說“長相守是個考驗,隨時隨地,一生”,他說“我酒量二兩,跟你喝,舍命”。這樣的頭兒你放不放心,你信不信任,所以那里成了很多人的向往很多人的歸巢。
吳哲,很不錯的男朋友人選,長得帥高智商還寬厚開朗,很有技術才能,還保持一顆平常心,不恃才傲物,懂得珍惜和舍去。人的際遇總是不能盡如人意,倘若可以淡定的看待一切又能保持一顆上進和寬闊的胸懷,人生之路也會有走越寬越走越順利……
這個戲很粗礦又很細膩,像極了我們的人生,希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收獲,并去想想你希望守護的東西,并懂得珍惜與守護!
做好普通一人,過好精彩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