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寫心得
開學第一課寫心得篇1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時間就是生命,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漫長的暑假即將結束,換來的是新知識的孕養,為此相信很多同學們的心靈還沉浸在暑假里,然而我們卻該收下心,全心意投入學習當中,正如書中自有黃金屋,一個人的強大不應該是外在呈現出來,而是內在的育養,只有知識才能提升當代青少年靈魂的升華,更上一層樓。
而在開學前,都會安排給我們上一節意義非凡的課便是《開學第一課》了,為什么說是意義非凡的課呢,因為《開學第一課》這大型公益節目是根據歷代往年所發生最有意義的事而進行改編,只是換另一種方式給廣大學生進行補給,觸使他們更加全方面去認識祖國的真實面貌和英雄事跡,要從小教育著,灌輸著愛國情懷心,讓他們明白著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強大的后盾,而當今之下作為學生的我們主要以學業上為主,只有不斷通過課本上的知識來補育我們的成長,才能未來站在頂尖上為祖國做出貢獻。這就是《開學第一課》為什么要開放的原因吧!身為祖國的子民們,而且還是未來有代表的希望一批,所以我們平時不當當為自身未來事業的著想還要時時刻刻準備著為祖國捐軀的精神,強大的背后往往都是有著一顆團結愛國的心。正因為如此這個公益節目才值得我們廣大的學生和家長們觀看吧!
而今年的主題是關于防疫知識、弘揚抗疫精神,2021年注定了不平常的一年,因疫情的影響而導致了全球恐懼不慌,但在面對疫情時,祖國英雄站出來了那些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這種無微不至的抗疫精神深深的植入我們心中,弘揚偉大抗疫精神,需要堅定必勝信念,敢于對抗困難,越是艱險越向前這使得今年為祖國加油而奮斗,
現在的我們只需要每天進步一點,就是要付諸行動。光有進步一點的想法,而不付諸行動,那么這種想法只是空想,是永遠也不會有進步的。路行之而成,路是人走出來的,進步也是人們用行動爭取得來的。而我們作為當代的學生不應該有嘴頭上的說法,要用實際的行動來證明,不要當口頭上的小人,應當行動上的巨人!《開學第一課》一部值得我們學習而奮斗的目標!
開學第一課寫心得篇2
《開學第一課》終于播出啦,每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都不同,今年的主題為中華驕傲,節日中讓我印象最深就是漢字。
中國的漢字千千萬萬,每個漢字都代表著不同的含義。有些人喜歡“勤”字,它代表勤勞,告訴我們做事情要勤勤懇懇;有些人喜歡“愛”字,它代表關愛,告訴我們要相親相愛;還有些人喜歡“幫”字,它代表幫助,告訴我們只有懂得付出才會收獲快樂……而我最喜歡的字則是“細”字,它代表細心謹慎,告訴我要認認真真,顧全大局。
跟“細”相反的字是“粗”,“粗”曾經給我帶來過不小的麻煩。記得那一天,天氣很好,暖暖的陽光灑在臉頰上,我邁著輕盈的步伐走在上學的路上,路兩旁的大樹顯得異常青翠,每一片葉子都仿佛是最純粹的翡翠,在微風的吹動下它們相互拍打著發出如風鈴般悅耳動聽的聲響。我心情好得不得了,因為今天要宣布考試成績了,我肯定又是第一名!走進教室,同學們都在七嘴八舌地討論著,熱鬧極了。“老師來了!”不知道是誰大嗓門吆喝一聲,我們立馬乖乖坐好,等待著老師宣布成績。我心里也是有些忐忑不安,但還是很洋洋得意的。“某某某,100分。”“李想,99分。”……啊,怎么可能,竟然是99分……這個消息就像千萬把錘子重重地砸在我的心里,原本輕快的空氣也變得無比沉重起來。試卷發下來了,就因為我的粗心,寫漏了一個字,一字之差,一百分就與我擦肩而過了。都是粗心惹的禍。
從此之后,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求自己細心,認真。細心也跟我做成了好朋友。數學課上,因為細心檢查,糾正了一個錯題。英語課上,因為細心,記牢了每個單詞。語文課上,因為細心,很快背會了老師要求的課文……我真真切切體會到了細心帶給我的好處。我喜歡“細”字,讓我們都來跟“細”做朋友吧,它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好處哦!
開學第一課寫心得篇3
開學的第一天,我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短短的四節班課會,令我深深地感受到夢想的力量。
片中講述了_、_、_等人為了實現夢想的感人故事。他們那種不放棄、堅持的理念令我深受感動。其中,最令我震撼的是_。小時候,他因觸碰高壓電導致雙臂高位截肢,長大后,他特別喜歡體育,愛上了游泳,夢想能成為奧運冠軍。盡管他每天刻苦訓練,比別人付出雙倍的辛苦,但在選拔賽中落選了,現實擊碎了他的夢想。但很快,_又重新振作起來,繼續堅持學習,因為他又有了一個新的夢想同聲翻譯家。
看完了_的故事后,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小時候,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書法家。在少年宮參加書法班學習時,只有三分鐘熱度,每當遇到寫不好的時候,就想放棄。與_相比,真是羞愧啊。他身殘志堅,為了自己的夢想,克服一切困難,憑著堅韌不撥的意志,成就了自己的夢想。正如_所說的那樣: 夢想永遠跟眼淚和汗水在一起的,假如夢想離開了汗水和眼淚,那就變成亂想、變成空想。
今后,我一定要以_為榜樣,認真練習書法,遇到困難,勇于面對不退縮,堅持自己的夢想。以恒心為友,以耐心為兄弟,堅定自己的信念,不放棄,那么,我相信,有一天我的夢想也能成真!
開學第一課寫心得篇4
一面五星紅旗代表著的究竟是什么?我想我會告訴你,它不僅代表著是我們整個中國,它還代表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對中國的愛與忠誠。今天我和同學一起觀看了由中央電視臺主辦的大型公益教育節目《開學第一課》,它是從20_你年開始每年開學季都會如約而至的老師,也是我們每個中小學生的學習榜樣。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節目主題是“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我相信每一個中國人對于那面鮮艷而又要耀眼的五星紅旗都不陌生,也都明白著它在我們每一中國人心中的份量。節目的第一個環節為我們帶來的是“五星紅旗國旗下講話”,我深深地被里面的夏伯渝爺爺的事跡感動了,他為我們講述了他當前攀上珠穆朗瑪峰的頂峰,在那里插上國旗,證明中國人也是可以登頂、中國一樣很強大的故事。
夏伯渝爺爺在他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時候,因為雙腿嚴重受寒致使他的雙小腿都被截肢了,但他并沒有沒有放棄掉要爬上頂峰的夢想,三年后,穿上假肢的夏伯渝爺爺經過不斷努力和堅持,他登上了頂峰,在看到他在頂峰上插上國旗的那一刻,我的眼眶一陣發熱,沒錯,我們中國就是這么地強大!看著五星紅旗在珠穆朗瑪峰的頂峰上飄揚的樣子,我真的為我自己是個中國而驕傲,更為我們中國而感到自豪。
這份自豪是五星紅旗給予我們的力量,更是國旗背后的我們祖國給予我的信心,我相信每一個中國人無一不是為中國而感到自豪的,這70年來我們中國的成長足以證明了我們中國的未來是會有多么美好。我們一定要謹記,五星紅旗,是我們所有人的希望,我們理應更好地愛護它,讓五星紅旗可以以更耀眼之姿飄揚在藍天之上。
開學第一課寫心得篇5
開學第一課讓我再一次想起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中,涌現出了一個個最美“逆行者”,他們的出現令我們心安,他們的英雄事跡,我們銘記在心。
鐘南山院士,這位敢講真話、敢啃硬骨的抗擊“非典”英雄,84歲高齡臨危受命再次出征。作為防疫專家,他曾建議大家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可1月18日晚,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帶領醫護人員,與病毒做抗爭,與死神爭分奪秒,毫不客氣地在他的死亡鐮刀下爭搶一個個生命。他的出現仿佛一劑社會情緒的鎮定劑,讓中國成千上萬的人民看到了戰勝病毒的希望。
在與疫情的斗爭一線,年輕醫護人員的身影頻頻出現,這些“90后”甚至是“95后”們,跟隨在前輩左右和病魔抗爭、與時間賽跑。湖南省兒童醫院感染科護士胡佩連續數日,忙碌在隔離病房里。無數次的穿脫手套和洗手液、消毒液的侵蝕,使她的雙手腫脹粗糙,布滿道道血痕。98年出生的她明明還是爸爸媽媽眼中的孩子,但在這次疫情中卻選擇了迎難而上、挺身而出。她在日記里寫道:“我隨時準備被隔離,怎么可能不怕,但如果連我們都怕,這個病毒誰來消滅?心中的使命告訴我一線需要我,需要我們這代90后熱血青年。”
沖鋒在第一線的醫務人員令人動容,還有許許多多的普通人也在默默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老師們開始利用網絡平臺為學生授課,成為新一批的“網絡主播”。還有被大雪覆蓋成雪人依然守在小區門口執勤的門衛大爺、三進三出疫區,有家不能回的卡車司機、往返60公里為防疫點送餐的火鍋店老板......他們的堅守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如一道光芒,將溫暖撒入每個人的心中。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一場生與死的較量。在災難面前,我們看到了祖國的強大;在災難面前,我們看到了英雄的人民,眾志成城;在災難面前,我們中華民族從未畏懼,永遠奮勇向前!
開學第一課寫心得篇6
今天是我們開學的第一天,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的我,感同身受。本次北京課堂由康輝、尼格買提擔任主持人,武漢課堂由撒貝寧,朱廣權擔任主持人。
在課堂上,鐘南山院士講述了自己在父母的影響下學醫從醫,在“非典”時挺身而出以及在新冠疫情發生時奔赴武漢一線的故事。節目中,鐘南山擲地有聲地說道:“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我們保住了這么多人的命,這是我們人權的表現!”
第二位主講人是天津中醫大學校長——張伯禮。在課堂上,張伯禮院士講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與疫情抗爭的歷史,中華民族本著對生命健康的堅守,在一次次磨難中,迎難而上,努力探索應對疫情的方法,正如張伯禮在節目中所說:“我們中華民族是個英雄的民族,它是在磨難中成長起來的。”
第三位主講人是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他是一名漸凍癥患者,卻把背挺得筆直,挺起了萬家燈火的希望,從武漢疫情阻擊戰打響的那一刻起,張定宇就拖著蹣跚的腳步奮戰在一線,他下定決心:“我一定要為我們的病人為我們的城市,為我們的國家筑起一道生命的長城!”作為一名漸凍癥患者,他依然以樂觀、豁達的心態來面對,用不屈不撓的態度說:“生命就是我們要珍惜,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
第四位主講人是陳薇,她是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在她所研究的疫苗誕生時,她只說了八個字:“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最后一位主講人是張文宏,他用生動的語言為全國中我們送上既科學又實用的“少年兒童衛生健康寶典”,他還告訴我們洗手要二十秒,需要唱兩遍《生日快樂》這首歌,希望孩子與家人可以認識到“健康成長比成績更重要”。
新時代的少年應該是積極向上的好學生,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祖國,我們每個人都要懷著揣夢想,并且要為之付出努力,只有不斷的奮斗,我們才能變得更強大,才可以報答國家,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開學第一課寫心得篇7
看完《公共安全開學第一課》后,讓我了解到了很多安全常識,受益匪淺。
生命安全,一個老生常談的詞語,小時父母最常在耳邊“嘮叨”的詞語,然而,隨著我們的年齡越來越大,能力越來越強,安全,這兩個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字眼,是否該被我們漸漸忽視?
我們一天天長大,知識一天比一天積累的多,經歷也一天比一天的豐富,然而這樣我們就應該不重視安全么?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安全意識不應該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而正相反,隨著我們年齡的增加,我們更應該樹立和夯實安全意識。
俗話說、“淹死的都是會游泳的”正是因為我們已經長大已經懂得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所以我們就會放松警惕心里而抱著一定程度的僥幸心理,認為我們懂得已經足夠多,年齡已經足夠大,那些危險我們可以辨別可以保護好自己,真的是這樣么?
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報告,在世界大多數國家中,意外傷害是兒童青少年致傷、致殘、甚至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而在我國,在不同年齡的青少年中,又以15-19歲意外傷害的死亡率。
而且隨著網絡的出現,更多的新奇事物進入我們青少年的眼簾,而伴隨這些新鮮事物的,正是新的危險。而青少年正缺乏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壞的辨別能力,于是許多青少年不以為然的上了當。
這些文字落在紙上看似離你遙遠不痛不癢,但這輕描淡寫的文字背后卻是多少個家庭的破碎和絕望,你的一個舉動帶來的可能就是給整個家庭帶來無法估量的傷害和損失……
安全二字重于泰山,這不是一句玩笑話,安全是一個人的根本,出了危險小則傷殘大則死亡,可以說是一切事情的前提,沒有安全也就沒有一切。
而最為祖國的未來,我們應該也更有義務保證自己的安全以及周圍人的'安全,對于此,我們不應該抱著僥幸心理,我們應該做到讓安全的警鐘長鳴,一刻都不能松懈、一刻都不能丟掉安全意識。
開學第一課寫心得篇8
郭德賢老奶奶在《開學第一課》當中慢慢講述著自己當年發生的故事,對于我們觀眾來說,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那段歷史離我們并不遠,還在我們的眼前。那面如今在中國上空飄揚著的五星紅旗,是剛升上去的,那條升旗線還是溫暖的,還留著革命先輩們的余溫。在五星紅旗升上去之前,革命先烈們用身體保護了五星紅旗,用自己的生命保存五星紅旗的那一抹鮮紅。
所以我們才會覺得五星紅旗如此鮮艷。我曾經看到過一句話:為什么五星紅旗那么鮮艷?因為那是血染的!不錯,五星紅旗確實是血染的。所以我們必須銘記那個時期,那個離我們并不遠的時期。我們不能辜負先輩們用獻血換來的和平,對于他們來說,只有祖國強盛了,他們的血才沒有白流。只有五星紅旗不再需要用流血去保護,同樣能飄揚在中華大地,他們的血才沒有白流。
央視之所以選在《開學第一課》上講述這個故事,是因為孩子是我們祖國的未來,孩子也是離那段歷史最遠的人,所以我們要在小的時候就告訴他們這些事情,唯有讓他們知道這些事,他們才能明白腳下踩的土地是如何得來的。也唯有如此,他們才會珍惜如今,把握當下,為未來而奮斗。說到底,這就是一種傳承,是革命先烈精神的傳承。
可以毫不猶疑地說,我們的生命就是用他們的生命換來的,有人替我們承受了歲月的艱苦,承受了不該承受的痛苦,我們很幸運。我們是一個民族,叫做中華民族,我們號稱文明古國,號稱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號稱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這些都說明了一件事,無論是前人還是后人,都是一個整體。而五星紅旗,就是我們這個整體的代表,是我們凝聚而成的鮮紅。
開學第一課寫心得篇9
九月,象征著一段漫長暑假的結束,也預示是一個學期嶄新的開始。你是否做好了迎接它的準備?
20_年的九月注定跟以往不同。盡管這場劫難給予人們濃烈的情緒正在慢慢褪色,甚至是多年以后人們會用“歷史”來概括它,但不可否認的是,處于疫情環境下的我們,是需要這一堂課的,一堂能幫我們記錄劫難,銘記教訓,思考人生的大課——《開學第一課》。
你是否聽過或者看過《開學第一課》?它是一檔央視推出的教育公益節目,播出至今已有12年的時間了。在這十二年里,每年的開學之際《開學第一課》從不缺席,并且節目都會設置深刻有思想的主題跟全國的中小學生見面。十二年的《開學第一課》,十二年的開學主題,便有十二年的人生思考。我想,這是節目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和意義。
20_年的《開學第一課》節目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看了之后感悟很多。
雖然《開學第一課》是一個公益節目,但從節目以往的主持和嘉賓可以看出,教育部對它的重視程度之高。節目會邀請知名的教育學者,學生和家長,以及一些嘉賓,采取互動的方式,演繹這堂“開學第一課”,既生動又有趣,讓孩子們記住這堂教育意義深重的課堂。
碩果累累的九月,跟我們一起收獲這堂“開學第一課”吧!
開學第一課寫心得篇10
相信這次加長版的寒假給大家帶來了別樣的感受,很多人從未像現在這樣真切地感受到我們不僅僅是以個人的身份生活,而是與所處的時代同呼吸,共命運。同學們都是“非典”前后出生的,這是你們有記憶以來第一次面對全國性重大公共衛生事件。
透過新聞,我們看到一張張布滿勒痕的臉、一把把為避免交叉感染而剪了的發辮,一雙雙被消毒液侵蝕開裂的手、一個個蜷縮在地上暫得休息的身影,年輕醫護人員他們心無旁騖,凝視自己的戰場;
我們看到84歲的鐘南山臨危受命逆行而上,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癥仍沖在前線與時間賽跑挽救生命,70多歲的李蘭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時,帶領團隊為研制特效藥品而耿耿不寐;
我們看到堅守陣地做著深入報道,不斷披露疫情最新進展的新聞人;我們看到了為建醫院、為制口罩日夜趕工的工人,看到了協調有度、保障支援的社會各界組織……
這些逆行的背影,他們挺身而出不是為了當什么英雄。他們扶危渡厄,是守土盡責。2003年非典爆發,全世界守護著80后、90后。17年過去了,換成80后、90后來守護這個世界。我們看到當年坐在課堂讀書的孩子如今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替更多人負重前行。
我希望同學們牢記,時代的重任終有一天將要交由你們肩負。數年以后,當你們活躍在祖國的各行各業,我和所有老師期待能看到你的良知和專業。當你們有一天近距離接觸到這個社會最真實的傷口時,希望你有治愈它的決心和力量。而在歷史的挑戰移交到你們肩上之前,埋首蓄力,練就過硬本領就是同學們現階段的擔當方式。學校會竭盡所能讓同學們在南外高中的三年里,儲蓄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去迎接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