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歷史典故的成語
“成語典故文化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化現象之一,它以簡潔的詞語反映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歷史典故的成語,供大家學習!
有關歷史典故的成語(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014-05-18 22:10:12 來源: 作者: 【大 中 小】 瀏覽:162次 評論:0條
【成語故事】晉朝文學家和哲學家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指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告訴人們一個人生活在好的環境里受到好的影響,生活在壞的環境里也會受到壞的影響,強調環境對人的影響。
【典故】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 晉·傅玄《太子少傅箴》
【釋義】靠著朱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用法】作賓語、分句;可分開使用
【近義詞】耳濡目染
【示例】原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朱櫻日日伏侍小姐,繡床之暇,讀書識字,此竊頗通。 清·無名氏《西湖二集·灑雪堂巧結良緣》
【成語造句】
◎ 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有一定道理的。
◎ 老太太隨手從書架上拿出一本書,是勞倫斯寫的《查太萊夫人的情人》,封面上印著一個金發女人,便親切地說:書有好壞之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當心受騙上當喲。
有關歷史典故的成語(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注音】yùn chóu wéi wò , jué shèng qiān lǐ
【成語故事】西漢時期,劉邦當皇帝后在都城洛陽南宮擺酒宴,招待文武百官。他問百官他與項羽的區別,百官紛紛夸贊他大仁大義。劉邦說運籌帷幄不如張良,安撫百姓不如蕭何,率軍打仗不如韓信,但他能合理地使用他們三位俊杰,所以能得天下。
【出處】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史記·高祖本紀》
【解釋】籌:計謀、謀劃;帷幄:古代軍中帳幕。擬定作戰策略,獲取戰斗的勝利。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成語舉例】如單二哥、王伯當,都是將之才;若說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恐還未能。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7回
有關歷史典故的成語(三):經師易遇,人師難遭
【拼音】jīng shī yì yù , rén shī nán zāo
【成語故事】漢靈帝時期,博學多才而又為人正直的郭泰深受人們的愛戴,魏昭兒時多次去拜訪他,表示愿意做他的隨從幫他打掃庭院,郭泰問他為什么不去讀詩書而給他當傭人,魏昭回到道:“經師易遇,人師難遭。”,郭泰十分欣賞他。
【出處】昭曰:‘蓋聞經師易遇,人師難遭。’ 晉·袁宏《后漢紀·靈帝紀》
【解釋】經師:古代教官;人師:為人師表的人;遭:遇到。單純傳授知識的老師容易遇到,為人師表的人不容易的人難遇到。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慨嘆
【示例】經師易遇,人師難遭,愿在左右,供給灑掃。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漢紀·桓帝延熹七年》
有關歷史典故的成語(四):鞠躬盡力,死而后已
【注音】jú gōng jìn lì , sǐ ér hòu yǐ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蜀主劉備死后,昏庸無能的阿斗繼位,他只知享樂,把國內的軍政大權交給諸葛亮處理。諸葛亮一面聯吳伐魏,南征孟獲,積極準備兩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給阿斗寫《后出師表》表示自己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典故】臣鞠躬盡力,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三國·蜀·諸葛亮《后出師表》
【解釋】恭敬勤謹,盡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為止。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恭敬謹慎
【近義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示例】所謂誓不與賊俱生,所謂鞠躬盡力,死而后已,亦義也。 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有關歷史典故的成語(五):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拼音】pǐ fū wú zuì , huái bì qí zuì
【成語故事】古代有個虞國民夫得到一塊寶玉,當時朝廷虞王想搜羅天下的奇珍異寶。民夫不想貢獻上去,后來人家勸他,說有諺語“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如果不交上去就會招致殺身之禍。民夫覺得有理,后悔當初,就趕忙把璧玉獻給虞王。
【典故】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獻。既而悔之,曰:‘周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吾焉用此,其賈害也。’乃獻之。 《左傳·桓公十年》
【釋義】百姓本沒有罪,因身藏璧玉而獲罪。原指財寶能致禍。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用法】作分句、賓語;指因有才能而受害
【近義詞】匹夫懷璧
【成語示列】天之蒼蒼,正色何色?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萬能的真理你為什么無動于衷? 中英杰《羅浮山血淚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