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道德的作文素材
道德是基于承認和保證人類社會存續的理念,發揮的旨在限制或倡導人們行為的規范。也可以說,道德是初始的具有柔性特征的法律。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長期進化而形成的一種制約,是在一定社會關系下,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總和。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道德的作文素材,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關于道德的作文素材1. 羅瑞卿同志是我國第一任公安部長。有一次羅瑞卿去火車站接客人.因為時間緊,隨行人員沒來得及買站臺票,等把客人送到住處后,羅瑞卿知道了這件事,對隨行人員說:"馬上到車站去補交三張站臺票錢,公安大員應當做守法的模范。古人有一句話:"'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要防微杜漸嘛!"
2. 東晉孝武帝時,郗超與謝玄合不來,但當秦王持堅率兵攻晉時,都超推薦謝玄,他認為對人才當做到人盡其用,此次出征,必然能夠建立功勛。結果,謝玄果然在淝水之戰中一舉獲全勝。
3. 孫中山是人們所敬仰的革命家,也曾擔任革命政府首腦,但他從不利用職權為自己的親友謀私利。辛亥革命后,許多人建議要求孫中山委任撫養他成人,又支持了革命的哥哥孫眉接任廣東都督,孫中山堅決拒絕了。孫中山任非常大總統時,他的同鄉密友楊鶴年幾次要求委以重任,均遭拒絕。
4. 春秋戰國時代的晉國有個大臣祁黃羊,晉國公叫他推舉一個人去當縣官。他就舉薦了同自己有私仇的解狐。后來晉國公又要他推舉一個去當法官,他舉薦了自己的兒子祁午。這兩個人到任后都很稱職。晉國公問他為什么不避仇,他說:'您沒有問我誰是我的仇人,誰是我的親人,您只要我舉薦能夠當官辦事的賢人,我認為他們有才能,所以推薦了他們。"
5. 哈爾濱市某公司到省人才中心招聘時,在應聘者搶占座位做面試準備過程中,一位叫張嬡嬡的大學生卻幾次主動讓座,讓別人先行面試。而到她面試時,公司負責人對她的條件雖很滿意,但認為她過于謙讓,不適合到銷售部工作。該公司負責人認為,謙遜的確是種美德,但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更需要有競爭意識的員工。張嬡嬡說,不具有良好道德修養的人,不一定就能干好工作。此事在冰城議論紛紛。有人說公司的要求符合市場經濟的需要;有人說張嬡嬡做得對,應當繼續保持這種美德,莫衷一是。
6. 生物進化和人類社會進步,雖然都是在競爭中適者生存,但兩者性質迥然不同:生物進化是自然的、無意識的選擇,人類則是有目的、有意識的選擇。人類社會的競爭選擇,必須公正、有序、嚴格遵守社會公德和法律規范。如此,才能在競爭中“優勝劣汰”,使人類社會不斷發展進步。否則,任人性中奸詐、邪惡的一面恣肆,競爭必然導致“劣勝優汰”。曲解了人類社會“競爭”的本意。丟卻道德底線,無視法律,為了滿足個人私欲,不擇手段,實則將自己劃入了動物的行列。人到了這份上,還有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做不出來?比如在商品方面,有的不僅制造假冒偽劣,還制售毒大米等有毒食物;在建筑領域,有的竟不顧人們的安危,弄出一些“豆腐渣”工程;在官場上,有的不僅跑官要官買官,還為掃除自己仕途上的障礙而雇兇殺害對手,等等。于是,邪者揚眉,正者遭殃,致病、致殘、致死人命的事不絕如縷。足見有些人實在喪盡天良,十惡不赦!
7. 列寧的家庭儉樸得象普通工人的家庭,當他離開幕尼黑時,變賣家具,總共才值十二馬克。他甚至有病也不去醫治,不愿多花黨的-分錢,列寧對穿著從來不講究,他的一件大衣,曾留有一九一八年遇刺的彈痕,但仍然縫縫補補一直穿到逝世。
8. 明朝陳壽,小時候家里很窮,但有一次他拾了財物,卻坐在那里守到深夜,忍饑挨餓等待失主來找。失主來了,他就把財物還給了人家。
9. 周只身訪問京劇著名演員蓋叫天,蓋叫天后來感慨地說:"從前宰相出門,前呼后擁,新中國'宰相'卻沒一點兒架子。"
10. 鄧中夏同志因受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打擊,失去了工作,只靠妻子李瑛當學徒工掙的一點工資度日,常常連吃飯的錢都要借,但他有時還把失去職業的同志帶到家里來居住。李瑛由于過度勞累,營養又不好,早產了。鄧中夏將孩子送給了別人。幾天后他對妻子說:'我們現在只有這一些錢,要先救同志們,不能再顧孩子,我們要割愛,要為革命割骨肉之愛。"
11. 一個寒風凜冽的日子,年輕的左拉因身無分文,只好忍著饑餓坐在巴黎盧森堡公園的長椅上做詩。這時有個一天一夜沒有吃東西的少女哆哆嗦嗦地過來討錢,同樣處境的左拉脫下上衣給那個少女,叫她換頓飯吃,自己只穿一件襯衫,冒著寒冷回到他的閣樓上去。
12. 一八四四年,達爾文得出了物種不斷進化的理論,覺得還不夠完善,一直沒有發表。一八五八年,達爾文突然收到華萊斯從馬來群島寄來的論文,觀點竟和自己研究了二十多年進化論幾乎一模一樣。達爾文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決定先發表華萊斯的文章。只是由于賴爾和胡克的堅決主張,他們兩人的論文同時發表在林耐學會的雜志上。
13. 一九二七年向警予接到湖南通知,到工運部給一個領導當助手。這個領導是個年輕姑娘?見自己敬愛的大姐來當助手,竟不知怎么辦了。向警予誠懇地說:"這是組織上的決定,我們應當服從。再說,當助手也是革命工作,為了革命,干什么都一樣。"
14. 何香凝和廖仲飽是一對情操高尚的革命伴侶。一九O九年,廖仲飽前往天津進行革命活動,何香凝寫了一首送別詩,云:"國仇未報心難死,忍著尋常泣別聲,勸君莫惜頭顱貴,留得中華史上名。"一九二二年,廖仲愷在獄中寫下了《訣香凝》一詩,說:"后事憑君獨任勞,莫教辜負女中豪。我身雖去靈明在,勝似屠門惡殺刀。"充滿了浩然正氣。后廖仲愷果遭謀害,為革命流盡了最后一滴血。
15. 一八四一年,已經二十七的燕妮為了支持馬克思的工作,毫不介意地推遲了婚期。一八四三年,她不顧長兄的阻撓和反對,與不名分文的馬克思舉行了極其簡單的婚禮。婚后,馬克思被迫害、被驅逐、被逮捕,她都與馬克思患難與共,協助馬克思。所以恩格斯對她作了高度評價:"如果有一位女性把使別人幸福視為自己的幸福,那么這位女性就是她。"
16. 宋代劉庭式當官前打算娶一農女,雖未送聘禮,但已許下諾言。后劉庭式中了進士并當了官,那農女卻一場大病雙目失明。有人勸他換娶農女的妹妹,劉庭式道:"我心早已許給那盲女,怎能負我的初心呢?"他終于娶了盲女,而且婚后相親相愛。
17. 南宋初年的將帥,大都驕奢淫逸,妻妾成群,岳飛卻不納妾。有一次,蜀師吳介買了個美女送給岳飛,岳飛派人送她回去,部下勸他把女子留下以結好吳介,岳飛說:"國恥未雪,豈是大將安逸取樂之時。"
18. 明代民族英雄于謙,先后平冤獄數百起,并奏請撥發河南官倉存糧八十余萬石賑濟災民,使災民得以生產自救。老百姓稱他為"于龍圖"。于謙每次進京,都是"空襄以人",有好心人勸告于謙帶上土特產,巴結上司,于謙哈哈一笑,戲作一絕曰:"手帕蘑菇和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闖閻話短長。"
19. 陳嘉庚相繼捐了巨額金錢,在國內興辦各類學校。他有個兒子曾向公司支借了五十元錢。陳老查帳時發現,回家警告兒子說:"你爸爸的錢是不能給侵吞的!"有人覺得不可理解,陳笑著解釋說:"人誰不愛其子,惟別有道德之愛,非多遺金錢方謂之愛,且賢而多財必損其志,愚而多財益其過,實乃害之,非愛之也。"
20. 有一次馬克思的朋友庫格曼稱頌馬克思為十九世紀的智慧的思想家,《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是劃時代的著作。馬克思知道后很不滿意,給庫格曼的回信說:"過分贊揚我的活動是十分令人厭惡的,一切總歸有個限度。
21. 一九六一年周和陳毅同志到上海,與電影演員白楊等會面。在談話中;有的同志熱情地說:",您給我們寫一本書吧!"很爽快地說:"如果我寫書,就寫我一生中的錯誤,讓活著的人們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
關于道德的作文素材:道德事件事件一:河北“李剛門”
16日晚21時40分許,河北傳媒學院08級播音主持專業學生李啟銘,開車在河北大學新校區內易百超市門口撞倒兩名女大學生后,不但沒有停車,反而若無其事一臉輕松,繼續開車接其女友,返回途中被學生和保安攔下,李啟銘下車后沒有絲毫的歉意,卻口出狂言:“看把我車刮的!知道我爹是誰不?有本事你們告去,我爸是李剛。”后經證實肇事者爸爸李剛是河北省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區分局副局長。這一事件被稱之為“李剛門”。
點評
這個事件曾經是網上點擊率最高的新聞,如今讀來依然讓人心緒難平。在中國,“官二代”的囂張跋扈、趾高氣昂、橫行霸道,已經到了多么令人側目的地步!這些“高衙內”們的叫囂,嚴峻地挑釁和挑戰中國普通民眾的生命、財產和尊嚴!消除特權及其利益鏈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
當然,事件中的另一個主角——死者學校河北大學學校當局——的冷漠、自私和殘忍也讓我們的心冷得徹骨:成都商報記者就學校對此事的處理問題電話采訪河北大學工商學院任國升書記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我們賠償什么?這個是交通肇事,學校還是受害方呢!”學生在學校出了事情,失去生命,學校不是想著承擔責任,而是耍滑頭一推三六五!
而更令人遺憾的是,“我叔是金國友”“我女兒是彭帥”等“我爸是李剛”的續集還在現實中不斷翻新上演……
事件二:復旦大學“黃山門”
12月12日,以復旦大學學生為主的18名上海驢友在黃山遇險,致營救民警張寧海不慎墜崖,獻出了自己的年輕的生命。(張寧海去年剛從大學畢業,24歲,家中獨子。)事情并未就此結束,連日來繼續膨脹,不斷“發酵”:復旦學生脫險后不談哀悼殉職民警、先討論如何搞好媒體公關,對民警犧牲冷漠無情、不承認錯誤推卸責任……網絡上層出不窮爆出的“內情”,讓復旦大學深陷“黃山門”。
點評
黃山事件發生后,一度爭論的中心點在大學生該不該去探險,該不該去登山。其實,登山并沒有錯,探險也不是問題,關鍵是,學生獲救回學校后,不反思反而公開討論所謂的危機公關、推卸責任。中國如此著名高校的學生如此冷漠的表現,不知道責任也不知道尊重生命,真令人不寒而栗!“黃山門”的發生雖是偶然事件,卻折射出一個時期以來局部存在的冷漠和功利主義等蔓延的可怕習氣,而且這種冷漠現在并不單單局限在高校……
事件三:鄭州城管“耳光門”
11月9日,在九朝古都鄭州發生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76歲滿頭白發的張全會夫婦,為給癱瘓在床已經兩年的兒子掙一點藥費,趕著毛驢整整走了8個小時,來到鄭州賣紅薯。但是一個從執法車上下來的男子,不問青紅皂白,直接就摔爛張會全的紅薯。而且當著眾多圍觀群眾的面,對張老漢連連扇耳光。這就是鄭州城管“耳光門”。
點評
“中國式城管”的一個耳光在這一天又響起了。不過,這記耳光不只是抽在了張會全臉上,更是打在了中國城管、中國地方政府的臉上,也是打在了全中國百姓的臉上。在倡導和諧社會的今天,在政府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大力發展三農事業、關注農民利益的大背景下,這樣的暴力執法事件和暴力執法者,無疑是在和諧社會的臉上抹黑!
事件四:成都“讓座門”
2010年9月16日,四川成都49路公交車上,一名63歲老人為搶座位,坐到一穿短裙的青年女子的腿上,并在該女子讓座后因言語不和扇其耳光。此事經憤怒的網友放到網上后,在網民中引起了異常熱烈的反響,幾乎是一邊倒地對老人進行了指責。該事件被稱為“讓座門”事件。
點評
王大爺可能覺得年輕的小吳給他讓座是理所當然的事,于是坐上小吳的腿也就成了順理成章;那么在小吳委屈的眼淚中,這樣的座位能否坐得心安理得呢?其實,女孩不給老人讓座充其量只有違社會美德,而老人強行坐在女孩子身上,這卻是一種無理取鬧的行為,還涉嫌性騷擾或猥褻婦女。從這個意義上說,“讓座門”折射的就不再是道德層面的問題,而是法律層面的問題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而每個老人也都曾年輕過。希望年輕人都能多替老人考慮,老人也應多給年輕人一份寬容。
事件五:周立波“微博門”
“微博門”緣于周立波11月16日凌晨在微博上發表的一篇批駁網友的帖子,沒想到這篇短短的微博立刻引起了一場網絡罵戰,不甘示弱的周立波以近30篇更新微博一一“舌戰群儒”,其“自宮論”“公廁論”等引來了更大的反擊。包括網絡衛士方舟子在內的20萬網友迅速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倒周團”,和周立波開始了一場口水大戰,一時間網絡上波濤洶涌,這就是周立波“微博門”。
點評
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在脫口秀中騰空出世,曾一度備受推崇。但是這次,周立波一改往日的形象,“脫下西裝,與網友爆粗對罵”,硬生生的把“海派清口”成功轉型為“海派粗口”,也讓人見識到了周立波在爆粗口上的造詣!
作為社會公眾人物,受到別人批評是很正常的,他們應該有更大的容忍性。當然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進行還擊,比如謠言、別人對你的誤解,但是回擊的方式,卻應該是有理有據的。公眾人物更應該珍惜自己的話語權,用好自己的話語權。
事件六:
事件七:深圳“紅包門”
7月23日,一名孕婦在深圳鳳凰醫院順產男嬰后,肛門竟然被助產士縫上。丈夫陳先生認為妻子肛門被縫,疑因未給助產士足夠的紅包遭到報復。院方解釋稱,助產士是好心幫孕婦做了一個免費的痔瘡手術。
點評
這真是做免費痔瘡手術嗎?一個索要紅包并收下紅包的助產士會有天使的心懷,主動免費給陌生人做手術?痔瘡手術應由外科醫生操刀,一個助產士有做這種手術的資格?做任何手術都需征得患者和其家屬同意,即使免費手術也是如此,為什么助產士沒經患者和其家屬同意就做了?生孩子之后立即做痔瘡手術,合適嗎?
我們希望所有醫護人員都是天使,但現實中,確有一些醫護人員變成了魔鬼。這樣的魔鬼也許只是少數,卻敗壞了整個醫護隊伍形象。因此,對這類事件,有關部門應深入查下去,給患者一個明白交代。千萬別讓魔鬼混入天使的隊伍,既污了天使的名聲,也給患者埋下了痛苦的隱患,更有損公眾對當前醫療環境的信任。
事件八:張悟本“神醫門”
“吃出來的病,現在我們還把它吃回去。”這算是2010年度最具影響力,最具哲理,最具“神醫”屬性的一句話,這句話的“版權擁有者”是一度被奉為“神醫”的張悟本。
張悟本,一個下崗職工,或許懂得一些基本的中醫保健養生常識,便斗膽借“中醫邏輯”,自創一套“張氏保健養生邏輯”,極力夸大食療的功效,將食療神化。然后靠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在電視臺搞養生講座,并出書《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他一舉成為電視名人,成為暢銷書作者,也成為掛號費本素材來自廣祥大語文博客昂貴的“神醫”;在主流媒體、醫學專家和衛生部對張悟本的資質和其養生邏輯提出質疑后,一片噓聲中,號稱“中國最權威的營養大師”的張悟本,瞬間原形畢露、威信掃地,而給公眾、社會留下的,則是一幕辛辣的諷刺劇。
點評
褪去張悟本頭頂“神醫”、“大師”的光環其實并不難。衛生部只須查一查相關名單,就可以剝去張悟本“首席營養師”的頭銜;北大醫學部也只要翻閱其學生檔案,就可以查出他從未踏入北大大門的事實。
從下崗職工到“神醫”,張悟本“角色”的演變,并不全靠口若懸河的口才。幕后推手的精心包裝,傳媒的推波助瀾,再加上公眾對健康養生的盲目推崇和基本知識的缺乏,這些都是將張悟本推上“神醫”的重要推手。
反思張悟本忽悠的背后,不能不深思滋生“張悟本們”的土壤。在此之前,已有過號稱御醫后裔的“劉太醫”,宣稱“紅薯可治百病”的林光常,以及同樣被冠以“神醫”的胡萬林,這樣的虛妄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過。這些假專家,假神醫屢屢得逞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大眾科普知識的缺乏,客觀上為這些假專家的滋生提供了可能性。也就是說,“神醫門”暴露出的其實還有我國民眾知識素養普遍低下的現狀。
事件九:富士康“跳樓門”
短短的幾個月里,深圳富士康公司連續發生十多起員工跳樓事件,且這些跳樓者平均年齡不到24歲。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瞬間隕落,讓人無限悲慟的同時,也讓社會震驚。富士康因此也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點評
為什么“跳樓門”偏偏發生在臺資企業,而不是發生在港資、歐美或者民營企業?究其原因,應該是富士康公司的企業管理文化和道德文化存在缺失。據一些接受媒體采訪的富士康前員工回憶,富士康內部“缺乏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員工關系冷漠”,富士康雖然企業精神“非常嚴謹”,但企業文化冷漠,“對員工精神生活卻關注不夠”等等。
死者為大,逝者逝矣。在“跳樓門”的背后,或許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啟發:人是“社會人”,而不單純是“經濟人”;管理者應該把自己的工作定位為向員工提供服務,而非傳統意義上的“監督、管理”;管理者還應學會尊重員工的人格,為員工創造良愉悅的工作環境,盡可能讓員工活得更有尊嚴,賦予勞動者更充分的尊嚴!
事件十:蒙牛“誹謗門”
10月19日晚,網絡若干論壇突然傳出消息,稱曾引起軒然大波的“圣元奶粉致兒童性早熟事件”,是奶業巨頭蒙牛及其公關公司策劃出來,以打擊競爭對手的。同時另一奶業巨頭伊利公司也指控蒙牛對伊利旗下產品QQ星兒童奶、嬰兒奶粉,進行有計劃的輿論攻擊。截至10月24日,“蒙牛誹謗門”案件偵破后,涉及蒙牛誹謗門的蒙牛未來星品牌經理安勇、北京博思智奇公關顧問公司郝歷平等4人被批捕。
10月22日,蒙牛集團發布《蒙牛集團關于“安勇事件”及誹謗與被誹謗的聲明》。
點評
沸沸揚揚的蒙牛“誹謗門”,暴露的其實是我國乳制品行業的“窩里斗”(蒙牛集團在22日發布致歉聲明以后,接下來連續幾天公布了有關伊利集團如何制造并傳播蒙牛的負面信息的相關例子)。中國乳業在“三聚氰胺事件”粉墨登場,“奶粉導致性早熟事件”又甚囂塵上之后,本來消費者信心就比較脆弱,產品質量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在這個當口,蒙牛、伊利等中國乳制品的龍頭品牌,卻熱衷于打擊同行,刻意炒作事件以互相抹黑,甚至雙方刺刀見紅、魚死網破,不是要讓國人對整個中國乳業失去最后的信任?
蒙牛、伊利同坐中國乳制品企業的一、二把交椅,沒競爭是不正常的。但這種競爭應該再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意氣;多一些陽光,少一些陰霾。我們只有將目光集中在產品質量、營銷手法、產品價格以及售后服務之上,我們的民族乳制品企業才有希望;而不正常的商業競爭,卻只會把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讓人,讓外資品牌乘機而入、坐收漁利。
關于道德的作文素材:道德的名言1.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鳩
2.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 但丁
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 劉備
4.土扶可城墻,積德為厚地。 -- 李白
5.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6.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于良心的死滅。 -- 郭沫若
7.害羞是畏懼或害怕羞辱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為。 -- 斯賓諾莎
8.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 羅曼•羅蘭
9.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過受到的誘惑不足而已;這不是因為他們生活單調刻板,就是因為他們專心一意奔向一個目標而無暇旁顧。 -- 鄧肯
10.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朗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 -- 契訶夫
11.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會偷竊,可是,即使把百萬金元給了盜賊,也沒法兒指望他從此不偷不盜。 -- 克雷洛夫
12.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 --狄德羅
13.我愿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 -- 貝多芬
14.裝飾對于德行也同樣是格格不入的,因為德行是靈魂的力量和生氣。 -- 盧梭
15.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 -- 培根
16.我們有力的道德就是通過奮斗取得物質上的成功;這種道德既適用于國家,也適用于個人。 -- 羅素
17.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 -- 魯迅
18.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 -- 鄒韜奮
19.要留心,即使當你獨自一人時,也不要說壞話或做壞事,而要學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別人面前更知恥。 -- 德謨克利特
20.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諸葛亮
21.應該熱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 德謨克利特
22.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爾基
23.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 -- 列夫•托爾斯泰
看過"關于道德的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