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員問責條例心得體會6篇(2)
中國共產黨員問責條例心得體會篇4:發揮好“利器”作用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黨的建設的一貫要求和根本方針。全面從嚴治黨,要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全方位扎緊制度籠子,更多用制度治黨、管權、治吏。今年1月召開的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的工作報告中,明確今年要制定黨內問責條例,將問責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制定問責條例,是繼2015年修訂《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后,中央就全面從嚴治黨提出的又一重要部署。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是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又一利器,為防止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權力脫韁”加上了一把鎖。
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就要靠嚴明的紀律和規矩。指出,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要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紀律執行的主體是全體黨員,問責條例貫徹黨章,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開展問責,就是要倒逼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始終將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讓領導干部在用權時多一份敬畏和擔當,不能再拿紀律和規矩不當回事,也不能再游離于管黨治黨責任之外了,切實做到發現苗頭及時提醒,違反紀律立即處理,嚴格以紀律為標尺管住全體黨員特別是80多萬名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真正把紀律立起來、嚴起來、執行到位。
將制度執行抓嚴抓實。制度的生命在于執行。問責條例作為管黨治黨制度建設的一項重要成果,只有落地才能見效。如果僅僅停留在有了制度規范,而不去狠抓重抓執行,管黨治黨的責任依然難以真正歸位到位。要狠抓制度執行,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行制度沒有例外,不留“暗門”、不開“天窗”,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讓鐵規發力、讓禁令生威,使制度真正成為硬約束而不是“軟皮筋”。各級各地黨組織,特別是組織、紀檢、宣傳、統戰、zd等黨的工作部門,要克服“老好人”思想,以擔當精神抓好問責條例的貫徹落實,要嚴字當頭、實字打底,抓嚴管嚴、抓實抓好,堅持“一碗水端平”,杜絕特殊化和“破窗效應”,尤其是對于那些在執行制度方面失職失責的,要敢于碰硬、敢于亮劍,堅決做到執紀必嚴、失責必究,讓黨紀黨規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
讓有責必問成為常態。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無數事實證明,只有通過層層筑牢防線、層層壓實責任,將監督管理的網織得越來越密,讓管黨治黨真正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才能最大程度阻止黨員干部滑向違法犯罪的深淵,避免違規違紀違法的各類悲劇反復上演。各級黨組織要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層層壓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失責就必須被問責。少數地方單位的領導干部缺乏擔當精神,對于班子成員和下屬職工的監督管理失之于寬、失之于軟、失之于松,滿足于你好我好大家好,而實際上是你不好,我不好,大家不好。問責條例的審議通過,將從根本上打破這一“僵局”,這也是倒逼解決“為官不為”、“為官亂為”以及腐敗問題的一項重要措施。對于失職失責造成嚴重后果、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損害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都要嚴肅追究責任,既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又追究領導責任,從而倒逼各級黨組織尤其是領導干部要擔當責任,在黨憂黨,為黨盡職、為民盡責。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黨內問責由規定升格為條例,層級更高,覆蓋更廣,權威性也更強,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器,必將為全面從嚴治黨再加制度砝碼。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只有讓問責條例的各項要求落地生根,才能真正發揮好重器的重磅作用以及“利器”的利劍作用。這就要求各級黨組織以及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以擔當精神抓好落實,讓問責條例真正發揮治黨、管權、治吏的積極作用。
中國共產黨員問責條例心得體會篇5:強化執行讓問責條例落地生根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8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共中央主持會議。會議指出,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忠誠干凈擔當是黨對領導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我們黨95年奮斗取得的偉大成就,充分展現了共產黨人的擔當精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是各級黨組織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要擔當責任,做到在黨憂黨,為黨盡職、為民盡責。只要各級領導干部心系使命、扛起責任,就沒有過不去的坎。要喚醒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永葆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今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紀念日,在95年的光輝歲月中,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中國人民克服重重困難、跨越道道險阻,將曾經一窮二白的國家建設成為富強文明的國度,讓人民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國共產黨能夠始終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始終堅持從嚴治黨,從而擁有一支紀律嚴明、思想過硬、作風優良的干部隊伍,讓人民有信心、國家有希望、民族有未來。
能否擁有一支深受群眾信賴的干部隊伍,不僅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也關系到國家的興衰成敗。雖然從總體上講,建黨95年來,絕大多數廣大黨員干部都能夠克己奉公、一心為民,始終懷揣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來開展工作,但是仍有少數黨員干部理想信念不夠堅定,政治立場有所動搖,在開展工作時急功近利、患得患失。特別是近些年來,一些黨員干部受不良習氣的影響,放松了世界觀改造,不僅貪圖享樂安逸,甚至還沾染上了腐敗習氣,工作上更是消極應付,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敗壞了黨風、疏遠了黨群關系,黨的隊伍建設因此面臨新的挑戰。
當下,我國已經全面進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關鍵時期,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不行,這是由中國的國情、中國的實際決定的。因此,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我們更需要通過從嚴治黨來提升黨的戰斗力,更好地為來百姓服務。而在建黨95周年紀念日來臨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無疑釋放出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為了人民的利益、國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從嚴治黨的強烈信號。
這次通過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貫徹黨章,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開展問責。應該說,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有利于打造更廉潔、更高效、更主動的黨員干部隊伍。但是筆者覺得,要想使問責條例能夠真正成為推動并改進黨的工作,更好服務身邊百姓的重要力量,關鍵還是要強化執行。這就要求各級黨組織要敢于較真、敢于碰硬,始終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的指導思想,以強有力的執行讓問責條例落地生根,錘煉出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帶領全國人民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中國共產黨員問責條例心得體會篇6:共產黨問責條例,彰顯黨的時代擔當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8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共中央主持會議。會議指出,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忠誠干凈擔當是黨對領導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制度的生命在于執行。
自從我黨提出建設服務型政府以來,我們黨對于政府、黨員干部及全體黨員賦予了更多的社會責任,對于責任擔當也在通過相應的黨內主題教育進行專項培養,這其中就包括“群眾路線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主題教育活動”以及今年伊始開展至今的“兩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等等。本次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是將這些零散的規定串聯起來,使他們形成一個有條理的制度。
在會議上提出“要整合問責制度,健全問責機制,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把監督檢查、目標考核、責任追究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問責內容、對象、事項、主體、程序、方式的制度化、程序化。”權利的行使就是責任的擔當,在黨的培養下樹立新時期一名黨員應有的社會擔當精神是當今社會所必需的,同時也是“兩學一做”活動倡導的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所應有的。
在以來,我黨反腐的力度是空前的,許多“老虎”級官員落馬,但是我黨明確強調,抓、打不是反腐的目的,反腐是為了治病救人,是在反腐的過程正確的價值觀傳輸給腐敗的人,在懲處的同時給予相當一部分人以警醒,使得在內心深處重視我黨的紀律,使得他們深刻的意識到我黨為人民服務的態度與決心。與此同時黨紀的嚴明是為了更好的為人民服務,對于廣大的人民群眾來講會有更好的政府、黨員干部來接待他們,會感受到我們黨在歷經95年崢嶸歲月后仍然不忘初心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我想《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審議通過給我們黨又增加了一副“鐐銬”,她的實施也給許多黨務部門以震懾,在實踐中必然是問責一人,警示一部分人,對于黨員干部或機關行為規范的指引具有深遠的意義。對于《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這種強有力文件的出臺必然會讓我們的老百姓在未來的生活更加的幸福,我想這就是我們中國共產黨的時代擔當!
中國共產黨員問責條例心得體會相關